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战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事件就算了结。
  “珀内号”被击沉的第二天,松井石根将军——一个骑在一匹象征性的白色战马上的矮胖军人——率兵闯入南京,宣告“帝国方式闪射着光芒”。他保证“亚洲新的复兴的曙光即将来临!”但就在后来的四个星期里,日军对南京城进行了野蛮的血洗,日军错误地认为这样就可使国民党人惊惶失措而投降。估计有二十五万中国人——男人、妇女和儿童——在血洗南京中惨遭杀戮;连冷酷的德国军事观察家也说,在这次有组织的大屠杀中;日军简直无异于“一群野兽”。
  蒋介石的决心远远没有因此而有所削弱,国民党决意进行抵抗。愤怒的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对这场野蛮屠杀的第一手报道激发了美国对中国的同情和对丧尽天良的日军的谴责。国务卿赫尔在“珀内号”被击沉时,就谴责这是“一群野蛮的半疯狂的陆海军军官”干的,此时他满腔义愤,主张干涉,被持谨慎态度的国务院其它官员制止。但总统并不如此。海军作战部长威廉·李海曾向总统递交了亚洲舰队的方案,建议同英国皇家海军联合进行一场用该舰队司令哈里·亚内尔海军上将的话来说是“绞死日本的海战”。总统接到方案后恢复了封锁计划。但是,由于众议院当时正在激烈辩论议员路易斯·勒德洛提出的应将宣战权交给国会而不是交给总统的议案,罗斯福在采取必要的步骤试探英国是否支持他恢复大棒外交以遏制日本时,行动是极其谨慎的。
  采取联合行动的想法是罗斯福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在白宫秘密会见英国大使罗纳德·林赛爵士时提出来的。林赛向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报告时,将这个建议说成是“轻率的政治家的意见”,首相也同意这个看法。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张伯伦曾对他的内阁说,他“想象不出在欧洲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还有什么比在此时向日本寻衅更带有自杀性质”。外文大臣(国务秘书)安东尼·艾登是一个比较坚强的人。他致电华盛顿。说他有兴趣支持“以压倒之势显示海军力量”,皇家海军可派多至九艘的战舰参加。李海海军上将派他的作战计划局局长前往伦敦,为联合行动作准备。尽管罗亚尔·英格索尔上校拿不准总统是否执意实施封锁计划,但他与持同情态度的英国海军部作战计划局局长汤姆·非利普斯上校商谈后,制订了一个联合封锁计划。英国将派出一个舰队前往新加坡海军基地,切断通往太平洋的东方航道,美国海军则封锁太平洋的西半部分。
  勒德洛修正案以一票之差未获通过,促使罗斯福更希望英美海军联合显示力量将能威慑住日本。一九三八年一月初,他写信给英国首相,要求他支持召集一次讨论中国问题的国际会议作为行动的第一步。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三日,美国海军和皇家海军草签“会谈纪要”。当天,唐宁街致电白宫要求总统“暂时不要动手”,使会谈纪要变得毫无意义。张泊伦正准备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征服,从而开始他的灾难性的绥靖政策。这就需要一支强大的皇家海军舰队驻守地中海,以“促使”墨索里尼作出反应,也就没有多余的舰只派往远东。在此之前,参谋总长曾在二月份报告:“不管被迫在东方还是西方作战,都严重困住我们的手脚。”这就使英国政府没有选择余地,只好在中国问题上对日本站息迁就。严格说来,英美联合封锁计划是不可能实施的,因为新加坡基地还要两年才能容纳一支大规队。但海军部现已将派出战舰的时间改为两个多月——如果能有这么一支舰队的话。不过,同年召开的帝国国防委员会会议保证将派一支“力量足够雄厚的舰队”前往东方以保卫英国的自治领。他们的最现实的估计是到一九四二年才只能有一艘战舰进港,尽管澳大利亚高级专员们听说将有七艘。委员会还认为,“新加坡的安全将是英联邦国家赖以生存的冠石。”但是,现实将注定使他们大夫所望,因为远东的危机正在激化。
  “我们时代的和平”
  没有足够的海军力量,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道义力量不足以遏制正在中国蔓延的战争。美国未能与英国达成统一战略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整个太平洋防御战略“总的亲说是不周密的”,因为“桔色作战计划”的前提是,只有海军舰队夺路越过太平洋,陆军守卫部队才能守住菲律宾群岛。而现在看来,这个前提是“完全不适宜的”。战略家们开始从根本上对他们的计划作出重新估价,总统也批准了一项十亿美元的海军扩军议案,这将使海军实力打破原有条约规定而提高百分之二十。国会通过该议案后,美国海军就开始向其目标进发——第一次具有在两大洋作战的能力,虽然美国海军的最近目标是同日本在太平洋上步伐正加快的角逐中较量。两艘快速战列舰和一艘四万吨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已获批准,另拨款使海军飞机增至将近三千架,航空母舰除正在服役的三艘和正在建造中的三艘外,实际上即将交货的只有一艘;日本人已经有六艘航空母舰在服役,建造之中的则更多。不管罗斯福多么着急,造船局仍然在改进一批新的快速航空母舰的设计,而且,第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设计要两年以后才能批准。
  总统和越来越多的高级海军将领都对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的潜力表示欣赏。那一年的舰队演习的结果,将使它们的重要性再次显示出来,这次演习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这是向日本发出的又一个含蓄的警告。三月,“舰队疑难问题十九”的释疑使海军里提倡海空作战的主要代表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得到一个机会,可以对仍持怀疑态度的“枪炮俱乐部”显示一下航空母舰战斗群怎样在没有战列舰的护卫下进行活动。在夏威夷西北雾霭笼罩的海面上,他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避开舰队的主力,神不知鬼不觉地冲了过来,出动飞机对珍珠港进行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模拟空袭。
  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基地容易受航空母舰的袭击,这一点在一九三二年进行的一次类似演习中得到证实。然而,希特勒进军奥地利及其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使美国战略家们在算计时忽视了夏威夷面临的危险。美国人曾安然设想,可望皇家海军保卫大西洋,使美国海军集中兵力于太平洋上。可是,德国人越来越好战并不断加强战列舰和潜艇力量使这种设想破产了。
  “我们的美洲再也不是一个海外争端的利弊不会波及的遥远的大陆了,”八月,当欧洲危机可能发生时,罗斯福发出了警告。他已要求国会再拨款三亿美元,用来制造一万架飞机以加强“因防”。现在美国政府想方设法用总统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来保卫大西洋半球。德国对美洲的商业和政治渗透的惊人消息传到华盛顿,意味着“门罗主义”正受到威胁。于是,下年的海军演习就定在加勒比地区进行,参加演习的部队将组成长驻“大西洋舰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大西洋舰队”只是断断续续地活动过。
  一九三八年秋,捷克斯洛伐克危机的骚动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罗斯福总统只能呼吁希特勒“为了人类”而就他对苏台德区提出的要求达成和平解决办法。当张伯伦在慕尼黑与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一起进行了灾难性的外交活动后飞回伦敦,挥舞着他那等于一张废纸的条约时,美国和欧洲一样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我们时代的和平”这个诺言对德国元首希特勒来说算不了什么,对日本近卫首相来说也毫无意义。十一月,军方成立帝国统帅部以指挥日本在大陆上未经宣布的战争,之后,近卫政府决心使对华战争升级。德国驻华大使奥斯卡·特劳特曼为使中日停止冲突而进行的斡旋活动没有取得进展。尽管蒋介石的军队正向长江撤退,但他坚决拒绝接受东京所要求的“帝国方式”的任何部分。到一九三八年一月,当日本派更多的军队到中国,日本领导人开始准备建立另一个附庸政权时,谈判即告破裂。又有十万军队动员起来了,
  准备派往中国大陆,和八个师的“中国派遣军”会合。这八个师正在进行的一场战争仍被官方描绘为“一起事件”。
  实际上,中日冲突已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一九三八年夏,日本成为第一个动员国。对工业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在对汽油实行配给的同时,内务省派出的冷酷无情的秘密警察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