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托普检讨-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使用为主。这是非常巨大的平台。”    
    照此“发展逻辑”推论下去,宋如华说——    
    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对托普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颇有疑问,包括我们托普内部一些员工也对“核心竞争力”这几个字想不明白,甚至把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弄成了一个概念,等量齐观地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显然是被表面的现象误导了,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或许有些企业是靠一个技术的发明或者占有而发家致富的,若仅仅依靠这一个东西,企业只能是昙花一现。尽管有的企业有好的技术研发队伍,以及有好的技术和产品出炉,也不能就此判定这个企业具有了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技术不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从我们身边的例子就可以知道,联想、方正等发展良好的企业,他们靠的是管理机制、营销策略和运营模式,这些东西的成功才能确保事业的蓬勃发展,才能确保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所以,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并合理利用而形成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好的技术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在危难的时候能够挽救企业的生命,但是,再好的技术只能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托普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搞贸易、做产品,包括做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搞资本运作、建设软件园,一步一步地确立了我们在软件行业、信息产业里的领先地位,托普的实力和影响都空前提高。我们凭借的是什么呢?我看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以市场、技术、人力、财务以及后勤物资和公共关系等各方面资源融为一体的集成化的平台,这个平台使我们能够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充分利用资源并把握机会。    
    这是宋如华关于托普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个解释版本。    
    不同地点的会议,他有不同的版本,他的第二解释版本是——    
    有人问,你们托普到底有什么?我想反问一句,中国别的企业又有什么呢?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长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造成了需要高度市场化的IT业在我国畸形发展,在夹缝中生存。只有搞软件产业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种环境里,我们形成了有竞争力的市场意识,有竞争力的管理方式,有竞争力的企业平台。这使我们相对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存在即有道理,成长更有道理,能快速成长道理就更深奥了。    
    至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又是如何的一个“深奥”,宋如华没有拓展开来讲。关于托普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第三个解释版本,宋是在成都讲的——    
    曾经有人问,托普的核心技术在哪里?我说:1我们有相对领先的核心技术;2托普的优势不仅仅是核心技术,而是核心竞争力。NIKE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商标(品牌),它没有生产、技术,但它把这个商标搞好、维护好了,就是核心竞争力。麦当劳、肯德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些配方和经营模式;沃尔玛特就是一套管理体系,如此等等,它们都没有核心技术,但都可以进入世界500强。    
    攘外必先安内。宋如华的五次讲话报告还特别解释了建软件园的目的——    
    有人问,托普搞那么多软件园干什么?这个问题我本来不想说,但是托普已经创立十年了,我觉得有必要让托普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    
    我们为了让托普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国开始迅速建立软件产业基地,以基地建设推动托普发展。这些基地都是独家投资,主要以自用为主,也有其他软件企业和合作伙伴进驻,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平台。    
    我们建立了那么多的软件园,它的意义在哪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这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平台,也是与我们合作或潜在客户的心理支撑。我们有了这么多基地,一批又一批的客户前来参观、考察,都莫不感到心里踏实。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没有建立起信用体系,人家要看到你实地的东西才相信你,才敢跟你合作,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第二个好处是使我们的员工有家的归属感,托普的中高层一直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基地,有自己的根基,都是我们自己的家,因而感觉到托普是稳当的,托普事业是稳当的。第三个好处,我们在当地建设基地,在全国了形成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可以进行分布式处理,使当地的客户感到有后续技术支持的保障,并在心理上会有本地企业的认同感,客户、银行、投资者都会对我们感到很放心。第四个好处是,我们建设软件园可以以投资换市场,这是我们做得最好的。因为中国的市场被行政关系划分成相互之间没有明确关联的若干个区域。没有基地的时候,托普的影响也很大,但是我们的销售收入上不去,我们现在建了软件园后,销售与以前比,都有十倍以上的差距,可见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这个阶段是以基地建设带动托普事业的蓬勃发展,构筑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资本运作,它对托普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为什么要搞资本运作呢,国际上大公司70%以上的财富都来自资本市场,特别是IT企业,大约有90%以上的财富都来自资本市场而不是产品市场,所以资本市场是真正提高企业资产、资本和市值地方。资本市场具有很好的未来发展性,IT企业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力量,搞IT的人谁不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他必然被淘汰,所以我们进入了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一方面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资本运作使托普的实力一下子大增,资产、资本和市值成几十倍的上升,另一方面我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重大的代价,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因为很多人对托普是看不惯的。    
    目前托普的发展正处于第四阶段,“托普今后往哪里走?托普新的使命在哪里?是再搞几个上市公司还是其他?”宋如华说这是他近一年多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托普检讨》 上市前夜的一份传真件《托普检讨》 包治百病的“信息化”战略

    ●包治百病的“信息化”战略    
    说是思考,其实,宋如华早已胸有成竹。他的答案只有三个字:信息化。    
    他认为只有“信息化”,才能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托普事业的新一轮腾飞,“信息化并不纯粹是搞信息技术的人的事情,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是为了理顺工作流程,通过信息化改变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流程,甚至简化工作流程。你的本职工作是否称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你的信息化程度。”    
    同时,他还指出,“推动信息化——是检验制度化建设的最好手段,实施数字化管理,建设公共资源库、公共关系库、管理制度资源库等数字化资源库是构筑我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步骤,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们长足发展的基石。”    
    对“信息化”的顶礼膜拜,在宋的讲话报告中随处可寻。他认为“信息化”可以四两拨千斤,只要实行了“信息化”战略,建立“托普经济帝国”就指日可待,所有资源都可以被拧成一股绳,形成积聚效应和综合优势;所有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也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考勤,宋如华认为以后就不必考勤了,“就看你是否在数据库里放东西了。有利润指标的,就考核你的利润指标,没有利润指标的,就考核你对托普资源的贡献,就是输入数据库里的资源,比如你写了一个方案,有二三十个人下载这个方案,那这个就非常重要了。三是考核你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社会交际、应酬能力等等”。    
    比如财务管理,只要托普“信息化”了,宋如华说他就可以通过信息化后的内部网络直接查询托普的银行账户,进而通过银行数据库直接进行资金的调拨和支付;在对方授权的范围内,他还能够从客户那里直接得到交易数据而不是从托普自身的销售部门。    
    再拿印章来说,如果印章由各个法人公司自己保管,宋如华意味深长地表示,那就很容易出问题;如果由集团公司统一保管,就会在印章审批、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