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沈括_2-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斩刘归仁和士兵溃逃之事,沈括具实报告,并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按军法处 

分溃卒的原因,他说:“士兵离开家人远在几千里之外,当走入九死一生的 

境地后,偏偏将领失策,而且无衣无食,这时又有长官带头逃跑,所以才跟 

着逃命,这是人之常情,当然应该原谅他们。” 

     最后,五路宋军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各军不能互相协调,再加上自然条 

件的限制,进攻西夏没能取得大的战果,各军陆续回撤。 

     西夏经过修整后,重新组织兵力,准备反攻。他们把兵力集结在金汤堡 

 (今陕西志丹西北),作为南进的前哨。为了解除敌人的威胁,沈括决定夺 


… Page 15…

取金汤。他采用声东击西的作战方针,派大将曲珍领兵二万,故意“泄露” 

出要进攻西夏的葭芦寨。西夏果然中计,把兵力调向葭芦寨方向以图拦截宋 

军。曲珍率军突然折行,直指敌人守备空虚的金汤寨,金汤守将措手不及, 

慌忙迎战,被杀得大败,宋军随后占领了金汤寨。 

     金汤寨得胜后,沈括决意扩大战果,“真正”夺取葭芦寨。这次他用了 

 “暗渡陈仓”之计,他派曲珍带兵虚张声势,佯装正面进攻;另派李议率精 

兵采取迂围包抄战术,连夜渡河从侧面袭击敌寨。寨中夏军还在睡梦中,被 

四面喊杀声惊醒,随即溃散;负责正面防守的部队急忙来救援,与宋军混战。 

这时曲珍从正面合力进攻,很快击溃了敌军,占领了葭芦寨。 

     鄜延路宋军在沈括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多次夺寨斩将,收复了大片土 

地,在已占领的地方筑垒派兵,并招募流亡的农民耕种荒芜已久的田地,增 

强了西北的边防力量。因此,沈括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为了朝廷以后能顺利出兵,知己知彼,元丰五年(1082年)五月,沈括 

根据自己的实际侦察和对双方作战形势的估计,编写成《边略》一文,记述 

了西夏边界上的防卫布署情况及地形,并且分析了未来的边地形势,上呈宋 

神宗作为决策参考。在绘制 《边略》中的地图时,沈括作了大量地理地貌考 

察,并研究了宋夏之间以往的战争,发现西夏之所以能常常进犯而且进退自 

如,在于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而宋军则处在一种防卫不利的局面,能否改 

变这一局面是能否解决边患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他发现,夏州西南的乌延 

地势险要,而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下瞰平原、背倚山界,是要冲之地, 

所以他和种谔联名写了一道请筑乌延城的奏章。因为事关重大,种谔为此特 

地进京向宋神宗当面陈述他们的看法,建议先筑银州城、再筑乌延城、然后 

修筑夏州城,这样在整个边界地区就形成鼎足之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宋神宗看了奏章,又听了种谔的陈述,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派大臣徐禧 

和李舜举前往鄜延审议。徐禧为人向来自大,这回奉圣旨赴边更是目中无人, 

为了把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他抢在种谔之前赶到了鄜延,并匆匆成立了一 

个计议边事所,主管修筑城堡之事。经过了一番浮光掠影般的观察,徐禧否 

定了沈括、种谔关于建立银州—一乌延城——夏州的防卫措施,主张修筑城 

防于永乐。然而实际上,永乐地方在米脂寨西一百五十里,距银州城二十五 

里,北倚高山,南临无定河,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虽然地势险要,但属于绝 

境,战时易被围困,败则无路可退,无论战守两个方面都没有大的军事价值。 

     沈括不同意这种方案,无奈徐禧处处摆着“钦差大臣”的架子,揽大权 

于一身,根本不听沈括的意见。三个月后,沈括只得附和了徐禧的主张,徐 

禧上奏神宗,说“已经和沈括商定了,先筑永乐城。”同意筑永乐城,是沈 

括的一个严重错误,后来永乐惨败的祸根,就是在这时埋下的。 

     种谔从京师回到鄜延,听说不在乌延筑城而改筑永乐城,立即向徐禧提 

出异议,说到:“如果在永乐筑城,战则必败。”徐禧本来就对种谔的刚正 

不阿不满,见到他又来阻止自己“立功”,就威胁道:“你敢对钦差胡言乱 

语,说不吉利的话,就不怕死吗?”“如果兵败,我自当以死报国;反对你 

的主张,也不过一死,死又有何惧!”徐禧威胁不成,也就没有办法,于是 

向宋神宗上奏,说种谔自做主张,不听调遣。宋神宗听信了他的一面之辞, 

就下诏令种谔留守延州;徐禧、李舜举主持修筑永乐城;沈括将经略府移至 

边界,负责接济军用。 

     永乐城自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动土,至九月六日正式筑成。徐禧洋洋得 


… Page 16…

意,准备邀功请赏。不料刚过了四天,西夏就以三十万兵力围攻永乐城,以 

图拔掉这根钉子。由于事先没能料到敌人会出兵这么多,故宋军没有做好充 

分地准备;沈括带兵试图解围,也没能成功;种谔则在延州带领四千军兵, 

抵抗着另一路敌兵的进攻。前面我们说过,永乐城地势险要,但城内没有水 

源,全靠无定河提供。西夏军在攻城未果的情况下,夺取了无定河水寨,切 

断了宋军的水源,士兵干渴难忍,甚至绞马粪以求能挤出一丁点水来润喉。 

九月二十日夜间,天降大雨,守城将士急忙承接甘霖,不料西夏军也乘此时 

加紧攻城。这时,宋军已经过了十二天的血战苦守,战斗力大大减弱,到了 

半夜永乐城失陷了。 

     后来据宋朝官方公布,这一仗官兵阵亡达一万二千多人,丧失军马一万 

匹,军用物资损失无数。徐禧、李舜举也在乱军中被杀。宋神宗闻此消息, 

心中悲伤以至流泪,几天不进饮食。永乐之败的原因,主要是钦差徐禧主观 

自大,争功心切;而永乐城又是孤寨前伸,水源缺乏,离给养基地也相当远, 

这两个因素是永乐惨败的主要原因。但是,沈括作为鄜延路的“帅司”,从 

定议筑城到城陷兵败,他都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况且徐禧已死,故永兵之败 

的第十天,宋神宗就下诏贬谪沈括,让沈括到均州(今湖北十堰东)任团练 

副使。 

     就这样,沈括含泪告别了曾经一起浴血奋战、同甘共苦的鄜延路将士; 

离开了那些凝聚了他无数血汗的边寨;怀着惆怅的心情踏上了南下的漫漫长 

路。 



                 六、科学史上的巨著—— 《梦溪笔谈》 



     团练副使只不过是一种兼衔空名,从此之后,沈括所挂的也都是空职虚 

衔,只能得到少许俸禄聊以度日。所以宋神宗贬谪沈括的诏书,实际上是宣 

告了沈括政治生涯的终结,这对沈括可以说是一“祸”,但正是此祸,使得 

沈括有了精力抛开繁杂的政务,深入到科学研究中去,留下了不朽的科学巨 

著《梦溪笔谈》,这对于我国文明史来说,是一大“福”。 

     沈括被贬谪后,名义上是均州团练副使,实际被软禁在随州(今湖北随 

县),失去了人身自由。他借住在一个寺庙内,举目无亲、孤独寂寞,朝夕 

只能与纸笔为伴。直到三年后的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即位的 

宋哲宋大赦天下,沈括才得以离开谪居地随州,来到了离家乡很近的秀州(今 

浙江嘉兴)。这里的乡土亲情使得沈括从深深的孤寂和苦闷之中解脱出来, 

专心投入到一项既利国、又利民的工作之中,这就是编制了一套《天下州县 

图》。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三司使任上时,就奉旨编绘一部新的全国地图,但 

繁冗的政务使他无法全力以赴进行这项工作,因此一直没能完成,不过沈括 

一直没有放弃这项工作,即使在被谪随州的日子里,他也随身带着以往收集 

的图稿,不时加以研究。这时,他可以集中精力来实现自己的夙愿了。经过 

广征博引,参考大量的资料,又用了两年时间,他终于绘成《天下州县图》。 

     这套地图包括大图一幅、京城图一幅、诸路图十八幅,包括了当时北宋 

所管辖的全部地区。在制图技术上,沈括所采用的方法是很科学的。他继承 

了我国传统的“制图六体”,即六项制图原则: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