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纯传》)。但对自杀之说,也有人表示怀疑。有人说:“以手枪自杀之
人,宁有在床上而以枪自击其腹者乎?”也有人说:“遗嘱指定,四妾各给
二千元,以李纯之财产,李纯之地位,而有此遗命,亦非事理之常”,“且
自杀时间,在清晨四时,亦甚可异”;至于在被褥堆中,举枪自杀,“枪声
必不能闻于外,即闻亦不远。”还有人认为,“以李之为人,亦一健者,讵
甘如此毕命,实令人费解”(《李纯轶事》)。
近年来,随着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对李纯之死的探讨,在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见解。例如,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沈
云龙主编的《北洋人物史料三种》,既否定马弁刺杀说,也不赞成自杀说, 
而认为李纯之死是由李手下的军官与前帝制犯顾鳌合谋刺杀的。作者在书中
明确指出:“一月前(即李死前一月),帝制犯顾鳌(字巨六、四川人,袁
世凯称帝时任大典筹备处法典组主任。袁死后作为帝制祸首被通缉,出逃南
京)由李下令拘捕,下之于狱,并经秘密审讯,顾氏承认此来为运动帝制, 
与苏省军官密谋接洽,并历举其名,中有一人,自民国以来,即与李督甚为
接近,且为李一手提拔,擢升要职。李氏闻之固然之怒,然亦无法,因兵权
皆在其手也。及后奉上方命令释放,此殆由于张作霖之授意,李亦不言其释
放之理由,此十日前事也。顾鳌既释,某军官即密谋害李,其计划极慎,其
布置极周,遂获成功。”但也有人对此说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所以李纯之死
真相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悬案, 
(黄清根) 
冯玉祥“贺寿送水”是什么含义? 
冯玉祥将军是近代的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在
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又可以说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传奇英雄。
近年推出的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陈陈相传冯玉祥的轶事,其中颇为炙
口的就是他的“贺寿送水”故事。据当时在西北军追随他多年的简又文回忆, 
说这件事是“适足表现其特殊性格的”,他后来写的洋洋数十万言的《冯玉
祥传》也记述了这件事:“其年,吴佩孚在洛阳做其五十大寿。当时,吴高
任直鲁豫巡阅副使,威风权势,煊赫一时,巴结者均送金送玉或谀辞致贺。
其中颇为典型的是康有为写的一副祝联:‘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才半纪;洛
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最获得吴佩孚的欢心。当时冯玉祥派员前往拜
寿,赠以冷水一罐,自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涵有‘谲谏’之意。这一来,

冯氏任性奚落人家,因自鸣得意,然身受者自然觉得真似‘冷水浇背’”。
(《冯玉祥传》1972 年6 月台湾传记文学社版) 
简又文说,冯玉祥贺寿送水事,传闻遐迩于民间和上层,“久已遍传人
口,初以为谣言”,后经冯玉样本人证实“亦自言不讳,乃知为真事”。由
此可见,冯玉祥确有此事。
可是近年推出有关冯玉祥故事对此却有所花样翻新,而且对“送水”含
义又有相异说法。
一说是1922 年4 月,吴佩孚在洛阳过50 岁生日,河南督军冯玉祥前来
祝寿,送来一只用红纸封着的瓦罐,吴打开一看是一罐清水,故作惊喜尝了
一口“寿水”,并自我解嘲地笑道:嗯,很好很好,还是焕章想得高人一筹, 
不同流俗——一罐清水,这岂不是说成“为官清如水嘛!”冯玉祥说,“君
子之交清如水”。(冯桂荣编《冯玉祥传说的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本篇系72 岁老人吕资安口碑,可见此故事深人民间,传闻之广, 
但此处不同的是冯玉祥亲自送礼,而且还让吴佩孚当着他面品尝,加上两人
对话,显然有点戏剧化了,与此内容相近的《冯玉祥将军传奇》(王华岑、
朱耕,1983 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篇也有类似写
法,所不同的一是时间改为1922 年12 月,向后拖了8 个月,地点不是在洛
阳,而在直系大本营的河北保定,做寿者也换成了直系头子、时任直鲁豫巡
阅使的曹锟,他做的是60 大寿。考证于当时报纸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陶菊隐著),以及冯玉祥和曹锟的主从隶属,他不至于仍拿一罐清水充寿
礼的故技,嘲弄曹锟的,但也不排斥另有张本。
但也有一说是说冯玉祥送水并非是为吴佩孚祝寿,也不是讽刺,而是对
吴佩孚支持的表示。据称吴在直奉战争击败张作霖后回到洛阳,他人要为他
作寿,吴不同意,冯玉祥在陕西督军任上“乃遣人送蒸馏水一坛,外加封签, 
题八字曰:君子之交,有如此水。吴得之大悦,谓其部下曰:‘知我者唯焕
章一人。外界企以为异,且有议冯寿礼之菲薄者,殊不知此中大有作用。” 
(春明逐客《冯玉祥全史》1924 年8 月七版)原来方此之际,直系和奉系又
在酝酿第二次大决战,双方调兵遣将,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态势,吴佩孚要
冯玉祥率军出潼关助其一臂之力,冯表示同意,但迟迟按兵不动。吴佩孚疑
鬼疑神,深怕他变卦,几次三番派专使进关探问,“冯笑曰:子玉何视人若
是之轻,我不能效妇女之矢誓言,又难仿战国年间之歃血为盟,故送以蒸馏
水一坛,附签八字。以表寸心。”吴佩孚见之,非常高兴,“欣然色喜,而
曰“知我者,其唯焕章乎!”这是因为吴是秀才出身,军阀行列中罕有的“儒
将”,要附和风雅,冯即投其所好,因而春明逐客对此评曰:“自古君子之
交,宗信义,重然诺,一言既出,驷马难逃,苟背盟携贰,有如此水”。所
谓“送水”,其实乃是冯玉祥的独出心裁的表态,此中心迹,两人自知。显
然,这种说法更为特殊了。
冯玉祥“送水祝寿”,只是一件小小插曲,可是无论从时间、对象或者
是他的行为和动机,都是相异处,难道是文字记载的失真,事过境迁的模糊, 
甚至是冯玉祥在若干年后的记忆失误或另有他因,但总给人带来是是非非的
感觉,聪明好思的读者,你能由此得出正确的答案吗? 
(盛巽昌) 
政事篇

殷都屡迁的原因是什么?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改换自己居留地的迁徙活动,是常有的事。不论哪
一种形式和规模的迁徙,各民族和社会群体在不同时期有其客观的历史原
因。我国商代,殷人多次迁都,其原因究竟何在?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公认的
解释。
殷人迁都,史料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尚书》中的《盘庚》三篇里。
殷人迁徙了多少次,一般认为“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张衡《西京赋》) 
但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殷人“不常厥邑”的原因,过去比较普遍的看
法是殷人为了躲避水灾的威胁,才不得不如此的。《书序》称:“祖乙圮于
耿”。《正义》曰:“圮,毁也;河水所毁曰圮”。后人据此发展成了“河
患”说。著名学者王国维也不脱陈说,在《说耿》中把“耿”考释为邢丘, 
“其地正滨大河,故祖乙圮于此也”。(《观堂集林》卷十二)对于“河患
说”,有人提出反驳:“上古黄河流域的水灾当是常常发生的,那几百年间
常常发生的水灾,绝不能解释几百年间才有几次迁徙的事实原因”(芳明《殷
商为什么屡次迁都》,《历史教学》1956 年第6 期)。傅筑夫先生进一步认
为当时的“河患”并不严重,而成汤以前的八迁地点都是离河甚远的高地, 
这些地方根本就没有“河患”,即使盘庚以后的两迁,也不避“河患”,往
返于大河南北;再则,殷人迁徙反而是“有目的地向滨河一带移动,并且还
是尽可能地要在距河不远的适宜地点定居”。(《中国经济史论丛》上册) 
因此,有人从经济方面解释了殷人屡迁的原因。1935 年,丁山就提出由
于“部落时代之生活,农业方在萌芽,大部分生活基础仍为游牧,游牧者因
水草而转徙,部落之领袖因其族类而亦转徙不定;于是政治中心之所在,既
无所谓都邑,更无固定可言”(《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载《中央研
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这里明确指出了游牧生活是殷都屡迁的决定
因素。所以有人认为找出殷人“定居条件是否成熟”,是说明殷都屡迁原因
的途径。在盘庚前,畜牧业占主导地位,长久定居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有
多次必要的大迁徙,但到盘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