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 册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之说似难首肯。
有的史家提出原文可能仍是阿拉伯文,而中国人只译出了书名。也有的
认为演绎几何学知识在中国传播得这样迟缓,以后若干世纪都看不到这种影
响,说明元代显然不存在有《几何原本》中译本的可能性。也有的学者提出
假设:皇家天文台搞了一个译本,可能由于它与2000 年的中国数学传统背道
而驰而引不起广泛的兴趣。
真正在中国发生影响的译本是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克拉维斯的注解本。但
有的同志认为这算不上是完整意义上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因为利玛窦老师
的这个底本共十五卷,利玛窦只译出了前六卷,认为已达到他们用数学来笼
络人心的目的,于是没有答应徐光启希望全部译完的要求。200 多年后,后
九卷才由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与美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完成,也就是说,直
到1857 年这部古希腊的数学名著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中译本。那么,这能否
说:《几何原本》的完整意义上的传入中国是在近代呢?

(邹振环) 
火车自动挂钩是詹天佑发明的吗? 
火车上联结车厢之间的自动挂钩究竟是何人发明?我国的有关论著中有
过不同意见。
一、自动挂钩的发明者是詹天佑。这一说法,早在詹天佑在世时就流传
于民间。由于这位杰出的铁道工程师在主持建造我国第一条京张铁路时,采
用了自动挂钩,因此在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有关论著将此钩称之为“詹天佑
挂钩”。解放以后,徐盈等编著的《詹天佑》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年版)和徐启恒、李希泌著的《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初版,1978 年第二次印刷)中,都有如下记载:詹天佑在建筑京张铁路时, 
1905 年在丰台车站辅轨的第一天,京张铁路工程队的工程列车中有一节车钩
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费了很大力气才恢复原状,影响到部分列车的行
驶。那些不相信中国人自己能修好京张铁路的人抓住此事,乘机造谣,说什
么詹天佑在钉道的头一天就翻了车,这条铁路不用外国工程师就是靠不住
的。但这次列车钩链折断的事故却提醒了詹天佑:不仅要有坚固的路基和标
准的轨距,还要使列车的车厢之间能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特别是爬向高地
或自高地下降,都必须十分安全。这一系列的安全措施,都要在中国人自造
的第一条铁路上全部予以实现。后来,他终于发明了自动挂钩,使十几节车
厢牢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这种挂钩现在通用于全世界,人们称为“詹天佑
钩”。
詹天佑发明自动拴钩的说法,曾得到今天尚健在的詹天佑幼子詹文耀的
印证。年逾八旬的詹文耀几年前曾对来访者说:“先父弃世时,我已二十岁; 
嗣后听先母说过,先父为解决车厢连结的问题费透脑筋,后来偶然从人们的
握手动作中得到了启发,终于摸索出了自动挂钧。” 
二、火车自动挂钧是中国工人的发明。
这一观点是《纵横》杂志1983 年第二期刊登的郭民原《詹天佑说,火车
自动挂钧是中国工人的发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郭民原在文章中说,他曾
于1917 年在汉口当面询问过詹天佑本人关于发明自动挂钧的经过。可詹天佑
听了呵呵大笑说:“哪有此事!哪有此事!我自己本分的事都忙不过来,哪
里还有工夫去管挂车这种事呢?这自动挂钩倒是一个中国人发明的,但决不
是我。”郭问发明者是何人,他说:“可惜此人的姓名己被埋没了,他是某
车站一个挂钩工人。” 
三、火车自动挂钩是美国人伊利·汉弥尔顿·詹内(EliHamiltonJanney) 
发明的。
北方交通大学吕昌在《火车自动挂钩究竟是何人发明》一文(载《纵横》
杂志1984 年第4 期)中对郭民原的意见提出商榷。他提出,据国外有关资料
记载,詹内对1860 年美国人依士洛·米勒(FzraMiller)发明的垂直式平面
车钩加以改进,制成了一种新的自动挂钩,于1868 年4 月21 日获得专利权。
以后,他又继续改进,在1873 年4 月29 日得到第二次专利权。而在当时, 
我国还没有开始建造铁路。由于詹内发明的自动挂钧有很好的性能,所以
1887 年美国车辆制造技师协会就正式建议采用詹氏(内)挂钩。1893 年,美

国国会开会通过了要求各铁路公司限期采用詹氏(内)自动挂钩的决议条款。
到1902 年为止,美国铁路约有90%的货车已安装了自动挂钩。这种自动挂
钩的图样,与我国现在使用的自动车钩基本上是一样的。
吕昌还指出,詹天佑是1888 年,即詹内取得专利权20 年后,才由广东
水师学堂北上,正式到铁路任职。由于詹内发明的自动挂钧在英语中写作
JanneyCoupler,在我国的铁路材料目录中就把它简译为詹氏车钩。再加上詹
天佑在我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所以造成“众善归尧”的误传, 
把詹氏车钩误解为詹大佑发明的挂钩。
况且,我国首次装上自动车钩是在19 世纪80 年代建筑的唐山一胥各庄
铁路。1888 年秋天,这条铁路又从芦台修到天津,而当时在我国向北英机车
公司购进的2—2—0 机车上,就已经装有自动挂钩了。
另外,据同詹天佑一起工作过的京绥工务处长柴俊畴工程师生前回忆, 
詹天佑曾亲自对周围的人讲:“请同事们帮助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 
请大家澄清一下关于他发明自动挂钧的误传。在詹天佑亲自编著的《新编华
英工学字汇》的《车钧》词条内,对于JanneyCoupler 一词,音译时他有意
避开了“詹”字的音译,译作“郑”氏车钧,即回避了对自己的误传,更未
提到是“中国工人的发明”之类。
(丁越父) 
博物篇
“太一”究竟作何解释? 
读中国古代典籍,每每遇到“太一”二字而不知作何解释。这也难怪, 
因为自古以来的注家都没有给“太一”下过确切的定义。而且,“太一”的
字形有时还写作“大一”、“太乙”、“泰一”或“泰壹”。当然,它们的
意义仍旧是相同的。
“太一”最先见于《庄子》和《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称老子
之学“主之以太一”,将“太一”等同于老子哲学中的最高范畴——“道”。
《吕氏春秋·大乐》同意这种说法,认为“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
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并提出“太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说法。
这样,“太一”又和《周易·系辞传》中的“太极”意义相同。
《淮南子》原则上同意上述解释,如《诠言训》说:“洞同天地,浑沌
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将“太一”解为阴阳的合体。但是,在《淮
南子》中有时也将“太一”解释为天神和星名。可惜的是到了东汉,高诱注
《淮南子》没有将“太一”作清楚的解释。他注《本经训》说:“太一,天
之刑神”,注《诠言训》说:“太一,天神总万物者。” 
那么,刑神、天神又是什么呢?《楚辞·九歌》第一首叫做《东皇太一》。
《〈文选〉五臣注》说:“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 
故云东皇。”这就将“太一”解释为执掌东方的天神。
天神只是“太一”众多解释之一,而且,它的出现不会太早,盖为后人
附会耳。因为只是在汉武帝时才开始立太一坛于长安城东南郊,而且,这里
的“太一神”决不是执掌东方的天神,因为太一坛的周围环绕着五帝坛,可
见太一神是众神之主。
“太一”是怎样演变为天神的?封建时代的学者当然不能解释这个过

程。其实,太一成为天神,中间很可能经历一个星名的过渡阶段。《史记·天
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汉书·天文志》
的说法基本相同,这表明,司马迁只是说太一仅仅是北极附近的一颗星名。
这颗星是北极附近比较显明的大星,位于现在赤经14h50m53s 和赤纬74 
°24′54″的交点上,唐以后称之为帝星,国际上通称Bursaminor,秦以前
的文献如《公羊传·昭公十七年》称之为大辰或大火。这个星在天空最高处, 
地位比较优越,有率领众星的资格,故而太一作为星名是太一由一般名词过
渡到天神的中间环节。
由于“太一”和神和星有关,因而秦汉的占星家也写了不少以“太一” 
命名的书,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