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到天神的中间环节。
由于“太一”和神和星有关,因而秦汉的占星家也写了不少以“太一” 
命名的书,所以“太一”在古文献中,也时常用作书名。不过,在古书中, 
“太一”有时又和帝王的名字连在一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淮南子·览
冥训》:“白雪,太乙五十弦瑟乐名也。”《礼纬含文嘉》也说:“礼理起
于太一,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太一在遂皇、黄帝之前,就只能
是泰皇了。《汉书·王莽传》说:“太一、黄帝皆仙而上天。”这个“太一” 
不过是传说中的一个上古得道的帝王而已。
现在,“太一”的内涵或许仍未弄清。事实上,“太一”在中国古代文
化史上随着时代的变化起过不同的功能,但是,“太一”的众多解释中究竟
哪一种最接近历史的真相,看来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勇木) 
干支纪法是谁创造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
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
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众所周知的“干支纪法”。
据现有文献资料可知,我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年)二月己已起,连续用
干支纪日,一直到清末宣统三年(1911 年)止,已有2600 多年的历史,是
迄今世界上最长的纪日资料。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干支纪日法在殷商
时代已普遍流行,并已有类似日历的《干支表》出现。(见《殷虚书契前编》
三卷二叶四片)在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 年),按六十甲子的次序来纪年
开始成为定制而施行,这种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此外,“干支”在
我国古代还曾被用来纪月、纪时等。
干支和干支纪法是谁创造的呢?《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 
《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 
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对这大桡创造干支的传说,人们多不以为信。因此, 
干支起源问题便成了一个谜,于是有人认为:“干支和干支纪法究竟最先出
于何处?看来是很雄得出结论的。”(唐汉良《谈天干地支》) 
早年,梁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认为“天干”“地支”这22 字颇为“奇
异复杂而不可思议”,所以,许慎《说文解字》对这些字义的训释最为牵强
附会,不达本义。他在文中引用了丹徒马氏良对“干支”的意见。马氏良认
为:“干支”22 字“与欧洲通用之罗马字母同物,腓尼西亚及希腊文,皆22 
母,其数与此正同”。他把“干支”与罗马、腓尼西亚(腓尼基)和希腊文
的字母等同起来看待,并从字形和读音上指出了彼此间的联系。如“甲”篆
文字j,与罗马文的A 和希腊文的Φ在字形上都相近,在读音上,粤语的“甲”

音也与A 相似。其他如乙、丙、丁、申等字的古篆体写法与罗马的I、B、T、
S 在字形和读音两方面皆相类似。对于马氏良的解释,梁启超表示不赞同。
他认为中西自古以来的字形与读音、方言屡经变迁,“若从两方面尽搜罗其
异形异音而校合之,安此二十二文,非即腓尼西亚之二十二母乎?”并讥马
说为“空前之新发明”。(《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 
郭沫若在1929 年所著《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一书中,对“天干”和
“地支”等有关问题,旁征博引,详加考释。郭沫若认为,自汉以来,人们
对干支的种种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从古文字和神话传说的角度来看, 
“十天干”纯属于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由殷人所创制的。
这些字既无神秘的意味,也没外来的痕迹。(见《沫若文集》第14 卷)对于
“十二地支”,郭老则认为起源于古巴比伦。因为巴比伦天文学把太阳周年
视运动的路径——黄道分为十二宫,而我国古代则把周天分为十二辰,并用
十二地支来命名。郭老把十二辰与十二宫互相比较后,主张中国的十二辰和
十二地支都是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官演变而来的,其传人中国的途径,郭老
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 
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
贾或牧民所输入”。(《沫若文集》第14 卷) 
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中可以看到,“十干”中的字已被人用以名
号,商代汤王以下的所有帝王的名字中都用到了“十干”,因此,有人认为
“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此为干支源于中国说,但
较含糊。(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1 卷) 
力驳干支外来说的是郑文光所著的《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郑文光认
为,各个古老民族相互独立产生的古代天文学体系,虽有相异之处,但在研
究共同的对象中也必然会有相似的地方,所以,“猜测我国的干支法来自巴
比伦”是不科学的。他进一步考证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羲和“生
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记时中的反映。他根据郭沫若的甲、
乙、丙、丁为“鱼身之物”;戊、己、庚、辛、壬、癸是武器的考释意见, 
认为“天干”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至于“十二地支”,郑文光认为
它是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产生于殷商之前,并又
演变为十二辰。十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日月出没的时
间认识。他强调指出,十二支主要是描绘了“十二个朔望月中的新月始见时
(古代称为“胐”,即初三)其附近的星座”。按顺序把十二支的甲骨文字
形与新月所在天区的星象比较后,郑文光认为,子与猎户座等相应的两者在
形态图案上,都有相似之处。可见十二支的产生与观察天象有重要的联系。
他还指出,“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因为亥是商族先祖的名字,他是
个“二首六身”的怪物,当时,日益强大起来的商族已对夏族构成了威胁, 
所以,夏人故意把商族的先祖——亥贬之为十二支之末。
天干和地支究竟产生于何地,源于何事、何物,真是个谜!
(黄显功) 
八卦象征什么? 
郭沫若说《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除了“神秘作为神秘而盲目地赞
仰或规避都是所以神秘其神秘”的原因外,还因为它是由一些神秘的砖块—

—八卦——所砌成,于是这座殿堂一直到20 世纪的现代都还散发着神秘的幽
光。它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渊薮,却和现代科学也有着息息相通的地方。
据李约瑟说,计算机的鼻祖菜布尼茨正是由于康熙手下做过官的邵稣会传教
士Bouvet 带去的两张《易》
图,给了他以关键性的启发,才使二进位制由可能变为现实。
古老的旧物启示了现代科学,然而,现代科学却不能解释这古老的旧物
——八卦——是怎样产生的。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一”符号组成,以“一
为阳,以“一”为阴。
名称是:乾(三)坤(三)震(三)巽(三)坎(三)离(三)艮(三) 
兑(三),它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在八卦之中,乾
坤两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阳“——”和阴“一一”两个符号更是最基
本的元素。那么,这“一一J 和“一”象征着什么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启
发人们发现了这两个古怪的东西? 
对此,古往今来的解释可多啦! 
《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观鸟鲁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是
追溯八卦起源的最早的一种尝试,它羞羞答答地道出一个事实,即神秘的八
卦起源于最简单的事实。
然而,这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什么?说法就不一了。
范文澜认为八卦是由数字或图画文字或结绳引导出来的,也就是说八卦
可能是我国文字的初型。也有人认为八卦是由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转化而来, 
郭沫若批评说这种见解只是皮相。他进而对八卦卦形与既成文字进行对比研
究,认为八卦大部分是由既成文字诱导出来的。举例说,坎所象征的是水, 
其卦象三正与古文水字同,分明是由水字拉直而横置起来所成。
郭沫若还认为八卦中的阳受“一”和阴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