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卦象三正与古文水字同,分明是由水字拉直而横置起来所成。
郭沫若还认为八卦中的阳受“一”和阴爻“一”分别是男女性器官的象
征。他说,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
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女阴,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
地的观念。其实,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钱玄同,他说乾坤两卦就是两性生
殖器的记号,初演为八,再演为六十四,大家拿它来做卜筮之用。不错,中
外考古都证明人类祖先是有过生殖器崇拜的文化现象,但这种现象怎样演化
为八卦的,到现在并没有给予合理的说明。
另一种意见以屈万里、冯友兰和日本学者本田成之为代表。他们认为卦
是由龟卜兆纹所演化。商代人遇事必用龟卜问吉凶,他们拿一个龟壳作占卜
的工具,先把要卜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在龟壳上用刀钻一下,把钻的地方在
火上烤,这时就有许多裂纹围绕在钻的地方出现,这些裂纹叫做“兆”。卜
官根据这些兆断定所问的事是吉是凶。八卦就是对兆的摹仿。它和六十四卦
都是标准化的“兆”。
同这种观点相近的另一种说法是,八卦中的“一”和“一”是龟甲刻文
的标志,从这种标志演进而有数的参伍排比,遂成为八卦,进而成为六十四
卦。(见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问题》,《史语所集刊》第1 本, 
第1 分册。) 
张政烺则认为卜和筮是古代占卜的两种方法。卜就是上面说到的用乌龟

壳或牛肩胛骨,先钻后灼,以求卜兆,据以判断吉凶,这一类如甲骨文便是。
筮则不然,而是利用蓍策,按照一定的方法左数右数,求得几个数目字借以
判断吉凶,这才是《周易》的八卦。这种方法是人们在对于数已经有了奇偶
分类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数理方面的一种抽象
概念的产生和应用的实录。
但是,正如金景芳提出的,用“一”“一”这两个符号来代表阴阳,同
用“+”“-”来代表数学中的正负、物理学中的阳电和阴电一样,它的意
义不在于符号本身,而在于符号所代表的东西。问题就在于这些东西是什么? 
有人根据民族学的研究提出,八卦的阳爻与阴爻只是古代巫师举行筮法
时用来表示奇数和偶数的符号,卦则是三个奇偶数的排列和组合。凉山彝族
有一种叫做“雷夫孜”的占卜方法,由巫师“毕摩”取细竹或草杆一束,握
于左手,右手随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此进行三次, 
即可得三个数字。然后“毕摩”根据这三个数字是奇是偶及其先后排列判断
将行之事的吉凶。”雷夫孜”占卜法,必卜三次,其排列和组合当然有8 种
可能,亦即可得8 个答案。这同八卦中的偶为阴、奇为阳相对照,依次便可
得出正是八卦的卦画。
显然,民族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八卦的起源。但它并未得到学术界
的公认,因而也和其他种种说法一样,都是无从确证的揣测。
看来,打开八卦起源这座神秘殿堂的大门或许不是近期所能解决的。
(勇木) 
杆秤源于春秋战国吗? 
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虽然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诞生,凝聚了
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 
杆秤在繁荣祖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独特,使用价值极高,群
众基础广泛。然而,对这个伴随中华民族世代相处的量具的“身世”,我国
学术界长期聚讼未绝,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一种认为我国商品经济历史悠久,古
代文明发达,杠杆原理问世早于欧洲,名列世界之首,有较早衡权器实物出
土,又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杆秤创始应在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
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杆秤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不等臂秤的基础上,经过
逐步演变,直到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距今约1000 多年。
从目前情况看,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为多,但说法也不同,主要是: 
一曰“秦初说”。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认为:“秦始皇
按秦国制度统一全国度量衡。公元前221 年,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
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四十字的诏书。”并说:“隋时掘得秦始皇时秤权, 
有丞相隗状、王绾二人列名,想见度量衡器由官府遵照诏书负责监制,不许
民间私造。”上面提到的“四十字诏书”,即人们熟悉的“廿六年,皇帝尽
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
疑者,皆明一之”,所谓“秦始皇时秤权”,实指始皇初年的秤锤,说明秦
初即有杆秤。
二曰“西汉说”。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中说:“汉代之衡器,即

今之杆秤。”并说:“汉代之衡器已设有准,称俗作秤。”他还说:“《史
记》有‘大禹身为度,称以出’,不过古者以‘秤’为衡法之名,而称、秤
相通,通以称或秤为衡器之名,汉以后始著。始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
能为人低昂。’”吴氏在《度量衡器名历史表解》中,明确提出衡器被叫作
“秤”起源于汉。再就是1934 年(民国廿三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度
量衡》(林光澂等编著)一书也多次出现“汉秤”说法,认为杆秤源于西汉。
三日“东汉说”,其说有二:一是邱隆在《中国古代衡重计量》中认为: 
“史书上关于杆秤的记载有:‘东汉孟业,身重千斤,帝疑其重,乃以大秤
悬栋间。’”又说:“三国时吴人韦昭《国语》注曰:‘衡,秤上衡。衡有
斤两之数。’”《隋书·律历志》载:‘后魏景明(500—503 年)中,大乐
令公孙崇依《汉书·律历志》先修秤尺,及见此权(指新莽石权),以新秤
称之,重一百二十斤,新秤与权,合若符契。’”并得出“东汉已有杆秤” 
的结论。二是丘光明虽也认为杆秤是东汉产物,但结论源于对92 枚秦汉及新
莽权的分析研究,根据秦(西汉)权和东汉权不同的特点,认为秦和西汉权
“多作天平上的砝码用”,而东汉权“明显是秤砣”。并提出“东汉时己普
遍使用杆秤的结论应该是可信”(《我国古代权衡器简论》,见《文物》1984 
年第10 期)的看法。
四曰“魏晋说”。刘东瑞同志认为:战国的“不等臂秤经过逐步革新,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五六世纪)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提系杆秤”。刘还说“现
在发现的有北魏和北齐时的铁秤砣和铜秤砣。说明杆秤至晚在公元6 世纪已
在我国广泛使用”。(《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秤“王”铜衡》,见《文物》
1979 年第4 期)王云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说:“从春秋战国开始,天平
逐步向杆秤过渡,到三国时,天平中间的提纽从衡杆中间移到一端,并刻有
斤两之数于衡杆上,出现了提系杆秤。”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
通行,并且广为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见《计量工作通
讯》1980 年第2 期) 
与上述看法相反,有人提出我国杆秤创始年代更早,应在春秋战国。持
此看法的材料极少见著报端,但可知观点有如下根据:其一,认为“鼻纽权
便于悬挂使用,形似今天的秤砣”,因此主张已出土的春秋战国铜鼻纽权(亦
应包括秦汉出土的)是“杆秤上的秤砣(锤)”,不是“天平上的砝码”。
其二,“考古发掘中鼻纽权多单独出土,不像铜环权那样成组成套。”其三, 
“《墨子·经说下》有‘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之句,认为讲的就
是杆秤,权就是秤砣”。其四,春秋战国桔橰、杆秤的广泛使用,恰好是《墨
经》上述重要论断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正因为此,钱临照远在40 年代初就
明确指出:“本条述及天平与秤可无疑义。”其五,有人提出生于春秋末、
战国初的庄子,面对当时度量衡严重紊乱的现状,发出“剖斗折衡,而民不
争”的激言,证明春秋战国杆秤使用已相当普遍。否则,庄子所言“折衡” 
的话就无法解说。
由此看来,人们早就围绕我国杆秤创始年代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且愈
来愈深入。就时空范围讲,产生杆秤时间从公元前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