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黄河下游说:这是李江浙在《大费育稻考》(《农业考古》1986 年第
2 期)文中提出的,李氏主张“中国稻作的创始人是秦之先人大费,发源地
是其族居地在今日鲁南、苏北和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区,时间大约
是至少在距今7800 年”。
4。长江下游说:此说为闵宗殿先生率先提出(《江苏农业科学》1979 年
第1 期)。然对此全面论证的要数严文明教授,严氏以历史文献中的野生稻
记录,栽培稻的直接祖本,即普通野生稻的分布,考古发现中的早期稻谷遗
存,从考古学角度结合作物学、生态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进行研究
后,认为中国史前栽培稻的分布图,“是以长江下游为中心逐级扩大的;大
约在5000BC(公元前)一4000BC,史前栽培稻已分布于长江下游到杭州湾一
带,长江中游也可能有个别分布地点;大约在4000BC 一3000BC 整个长江中
下游平原和江苏北部已有较广泛的分布;大约在3000BC 一200BC,湖南、江
西中部和浙江的中南部均有分布,有的已达到广东北部,北面则扩展到淮河
流域以北;大约在2000BC 一1000BC,水稻已进一步传播到福建、台湾、广
东,向西到四川、云南,向北已达山东、河南和陕西,大致已接近于现代水
稻分布的格局”(《农业考古》1982 年和1989 年第2 期)。杨式挺先生也
认为长江流域,“特别是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栽培稻的一个起源区” 
(《农史研究》第2 辑,1982 年)。
5。长江中、下游说:此说以安志敏和林华东先生为代表。安氏认为“秦
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沼泽众多,较早地产生了稻
作农耕,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普遍有所发现。。。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从新石
器时代起这里广泛发展着稻作农耕。并且长江中、下游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 
(《考古》1984 年第5 期)。对此全面论证而又较令人信服的应首推林华东
先生的《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东传日本》一文,林氏指出华南说、云贵高
原说和黄河下游说,大多缺乏考古学证据,尤其黄河下游说和云贵高原说证
据更是十分薄弱,李江浙主张的黄河下游说,单靠文字训诂与强解典籍。缺
乏作物学、生态学支持,难为学术界接受。云贵高原说虽占有“天时”、“地
利”,然其致命之处是缺乏“人为”因素。须知道原始人从普通野生稻驯化
成栽培稻,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但要有萌发栽培植物的心理欲望,而且还
须具备较先进发达的文化土壤:《吕氏春秋·审时篇》所云:“夫稼,为之
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便是这个道理。云南、贵州地处崇山
峻岭的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原始文化发展迟缓,因之,作为稻作农业起源
地可以排除;华南地区“天时”、“地利”优势显著,然史前稻谷遗存发现
很少,年代也不早。究其因,或许同两广地区采集食物来源充裕,因而缺乏
萌生栽培作物的欲望有关。

相比之下,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但具有“天时”、“地利”,同时还拥
有“人为”条件,而考古出上的众多早期稻谷遗存及定居聚落遗址,更可为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栽培稻起源地找到合理的答案。(见林华东著《河姆渡
文化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年出版) 
不过,学术界也有主张栽培稻的起源应是多元的,如日本的冈彦一博上
明确指出,“栽培稻是多元起源或分散起源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丛刊之
四》1985 年)。裴安平先生也认为“在中国,与其将长江流域当作稻作农业
的起源地,不如将其看作是稻作农业的早期发达区域。即使认为这些区域就
是某种意义的中心,那么在中国也不止一个或二个,而是更多。而且,所有
的中心,可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历”(《农业考古》1989 年第2 期) 
(朱月 琴东文) 
养蚕起源于何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点已成定论,但是, 
关于养蚕的起源,却存在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争论。
流行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种论点是“嫘祖始蚕”。螺祖是传说中的北方
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 年)的元妃。据《隋书·礼仪志》记载, 
北周(557581 年)尊螺祖为“先蚕”(即始蚕之神)。《通鉴外纪》记载: 
“西陵氏之女螺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则
称:“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故《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
始此’。”这种说法在宋元以后开始盛行。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中外有关
文献在涉及我国养蚕起源问题时,几乎都以基本赞同的态度加以引述。1926 
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到割得很平整的
半只蚕茧。这件事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有人把这半只蚕茧与“螺
祖始蚕”说互相印证,由此推定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养蚕业的存在。
但是,从50 年代起,史学界有不少人对“螺祖始蚕”说提出异议。他们
的主要理由是这一说法出现较迟。《史记》中虽然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螺
祖为妻,但没有说起“始蚕”,可见汉初这一说法尚未出现,《通鉴外纪》
为北宋末年的著作;《路史》是南宋人撰写的。《路史》中提到的《淮南(王) 
经》一般被认为是伪书。虽然北周把螺祖尊为先蚕,但在此以前北齐(550 
—577 年)也曾把黄帝作为始蚕之神进行祭祀。同时,一些著名考古学家对
西阴村的半只蚕茧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发现是靠不住的孤证,大概是后世混
人的东西,例如,夏鼐提出:“在华北黄土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层中, 
蚕丝这种质料的东西是不可能保存得那么完好的;而新石器时代又有什么锋
利的刃器可以剪割或切割蚕茧,并且使之有‘极平直’的边缘呢?”(《我
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入见《文物》1972 年第2 期)这些异议和质疑虽然拥
有很多支持者,但远没有得到所有有关研究者的赞同。有人认为,“螺祖始
蚕”说虽然出自后人的推想、但作为时代化身而言,早在黄帝时代我国已有
养蚕业是基本可信的。颇具权威性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
(陈维稷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就持这种观点。对于夏鼐的意见,也
有人发表反驳文章。例如,日本学者布目顺郎认为,在雨量极小的黄土高原, 
蚕茧完全可以保存四五千年以上;他宣称自己用薄的石片和骨片(模拟当时

人的生产工具)进行试验,结果切割的蚕茧确实边缘平直。
另一方面,50 年代末以来,长江下游地区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
发现,使有关养蚕起源的争论更趋复杂。1958 年,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了一
批丝织品,经鉴定其绝对年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1963 年,江苏吴江梅堰出
上了饰有蚕纹的黑陶;1977 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纺织工具组件和饰有
蚕纹和编织纹的牙雕小盅(距今6000 多年)。许多学者认为,蚕纹在陶器和
牙雕上的出现,表明了当时人类对蚕的认识程度以及蚕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蚕纹和编织纹以及纺织工具的一起出土,说明了蚕丝在纺织中的应用;综合
这一系列发现,则证明了东南地区也是养蚕业的一个发祥地,这里开始养蚕
的时代甚至早于传说中黄帝螺祖所代表的时代。但是,也有人认为,浙江地
区的古代文化落后于中原,钱山漾下层可能包括不同时代的遗存,甚至可能
经过部分的扰乱。为此,当时参加钱山漾考古发掘的同志对发掘过程进行了
认真的回忆,基本上排除了扰乱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回忆时距发掘时间较
长,确定某些细节有困难。又有人认为,钱山漾地区出土的丝织物,使用的
不一定是家蚕纤维,也可能是柞蚕丝等野生蚕丝。纺织界的有关人员,使用
石腊切片和显微投影等方法,对钱山漾出上绢片重新做了鉴定,证实它们确
实属于人工养育的家蚕丝。但是,他们又承认,由于出土绢片数量大少,碳
化程度严重,分析工作受到一定局限。此外,对于河姆渡等地出土器物上的
纹饰究竟是蚕还是其他昆虫的形象,目前还存在不同的意见。
(包铭新) 
酒在中国何时有? 
不论是喜庆筵席,还是亲朋往来,甚至在日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