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谱》载有20 国名。综此所列国名,除与前所列国同名外,新列出国名有: 
加异勒、阿拔巴丹、甘巴里、急兰丹、孙刺、麻林、沙里湾泥、哈丹、西洋
琐里、默底纳等。
根据以上数种史料的不同记载,近80 年来,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和考证, 
其中梁启超、朱偰为代表。梁启超以马欢、费信等书记载,加以综合考证, 
早在1904 年就撰《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首先按地区列出了40 国名。
马来半岛以东诸国,凡15 国名:占城、灵山、真腊、昆仑、宾童龙、暹罗, 
彭坑、东西竺、龙牙门、交栏山、假里马丁、麻逸冻、爪哇、重迦罗、吉里
地闷满。剌加诸国,凡4 国名:满剌加国、亚鲁、九州山(原文缺一国名)。
苏门答刺诸国,凡7 国名:旧港、苏门答剌国、南浡里、那孤儿、黎代,龙
涎屿、翠兰屿。印度诸国,凡6 国名:榜葛刺、柯枝、大小葛兰(实为二国)、
古里国、锡兰、溜山洋。阿拉伯诸国,凡5 国名:阿丹国、祖法儿、忽鲁谟
斯、天方、刺撒。非洲东岸诸国,凡3 国名: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此
外梁启超还考证,郑和还曾到达文莱(浡泥国)、吕宋(菲律宾)。
朱偰于解放后著《郑和》一书,他亦据马欢、费信、巩珍的记载和《明
史》、《碑文》所载,更详细加以归纳考证,提出了56 个国家和地区名称。
属于东洋者有琉球一处。属于印度支那半岛者有占城、灵山、昆仑山、宾童
龙、真腊、暹罗,共6 处。属于马来半岛者有满剌加、急兰丹、彭亨(彭坑)、
东西竺,共4 处。属于南洋群岛者有苏门答剌、阿鲁(亚鲁)、那孤儿(花
面国)、黎代、南浡、旧港(三佛齐)、淡洋、九州山、龙涎屿、龙牙迦邈
(龙牙犀角)、龙牙门、爪哇、重迦罗、吉里地闷、浡泥、假里马丁、交栏
山、麻逸冻(麻逸)、龙牙善提(龙牙菩提)、三岛国(三屿)、苏禄国, 
共21 处。属于印度、锡兰及其附近岛屿者有榜葛剌,琐里(西洋琐里)、迦
异勒、柯枝、古里、小葛兰(小(口具)喃)、大葛兰(大(口具)喃)、
南巫里、甘巴里、阿拨把丹、沙里湾泥、锡兰、翠兰屿、溜山,共14 处。属

于波斯湾者有忽鲁谟斯一处。属于阿拉伯者有祖法儿、阿丹、天方,共3 处。
属于非洲者有卜剌哇(比剌)、竹步、木骨都束、麻林、剌撒、孙剌,共6 
处。
以上是郑和或其船队的其他使者分(舟宗)去过的国家和地区名称。如
再加上前列未包括的吕宋、南天竺、哈丹、默底纳,则有六十个国家和地区
之多了。但郑和到底亲自访问了哪30 余国,则有待深入考证。
(薛金度) 
郑和的“宝船”究竟有多大? 
郑和访问亚非各国,船队中的大海船称作宝船,是船队的主体。郑和下
西洋时,使团领导成员所乘坐的,以及所携带的各种物品和从西洋换回来的
奇珍异宝,都装在这种船上。宝船究竟有多大?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分歧
很大,至今还是一个谜。
根据《明史·郑和传》、《郑和家谱》、马欢《瀛涯胜览》、顾起元《客
座赘语》、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古籍记载:“大船修四十
四丈,广十八丈。”有人根据明代工部尺1 尺相当于0。311 米,明代造船习
惯用淮尺,而1 淮尺合现在0。342 米。因此大型宝船长度约合151。8 米,宽
61。6 米。这么大的船体,堪称“体势巍然,巨无与敌”。
从事造船史研究的专家,从船的长度与宽度推算“宝船”排水量约3 万
吨,比我国现代的万吨轮还要大,在古代要造这样大的船,是难以置信的。
他们曾对我国各地的木帆船进行广泛调查,考察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等沿海地区及长江各口岸的许多木帆船。调查了不少造船厂,访问了许多熟
悉木帆船制作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认为要造长44 丈、宽18 丈的大船是难
以想象的。他们根据木帆船厂老工人估计,郑和宝船长60 米左右,宽11 米
左右,排水量1000 吨左右,是较为切合实际的。
上海交通大学杨槱教授认为,从航海与造船角度分析,长44 丈、宽18 
丈,这种长度与宽度之比过小,不适于航行与操纵,因而推断史籍记载有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周世德认为,广18 丈中之“十八”二字, 
可能是“六”字分开抄写之误。
山东大学历史系邱克从北京图书馆首先查阅到《三宝征彝集》。这是一
部过去只闻其名、不见其书的孤本,书里写着“宝船陆拾叁只,大者长肆拾
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数字都是大写,不可能是传抄错误。而这个尺寸
却与《瀛涯胜览》等古籍记载相吻合,因而排除了认为“十八”系“六”字
分开抄写之误。同时认为《瀛涯胜览》的作者马欢,以回教徒而随郑和使团
三次奉使西洋诸国,任通事(即翻译)之职,他耳濡目染,身履“宝船”, 
所见所闻应是第一手资料。在明钞说集本《瀛涯胜览》记载着:“宝舡六十
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应属可信。
浙江卢英逴、新疆华卫疆等,从古代汉语修辞学角度来加以解释,认为
《明史》中关于宝船修44 丈、广十八丈的记载,“修”、“广”不能解释为
现代汉语中的“长”、“宽”。“修”、“广”在古代是指物体的体积大小, 
而不是用来衡量物体的长短。《明史》中采用“修”、“广”二字作为宝船
建造工程的术语,既表示宝船的高大壮观,又能与长宽有所区别。并推算出, 
宝船的长度为18 丈(约合60 米),宽约4 丈(约合13 米)。

管劲丞撰《郑和下西洋的船》(载《东方杂志》43 卷1 号,1947 年1 
月商务版),认为明史所载郑和的宝船,长40 丈,宽18 丈,长宽之比约为
7∶3。根据近现代各种不同吨位的船只长宽之比推测,断无此种长方形的海
船。作者根据《龙江船厂志》所附海船图,船四桅并立,每桅张帆三叶,与
明代费信《星槎胜览》中所记载“张十二帆”相符合。推算宝船长度,充其
量不过20 丈。
1983 年我们曾到南京市下关三汉河附近的中保村明朝制造宝船的龙江
船厂遗址,作实地调查。共有平行的七个“作塘”,现在第四、五、六作塘
保存较好,其中尤以“四作”保存得最好。1953 年,在“四作”曾出土长达
10 余米的方形无孔木料;1957 年,曾在“六作”出土长11。07 米的巨型舵杆, 
是铁力木制作的。据当地农民说,近几年还常在作塘的水下发现大的木料。
从巨舵杆长度和结构分析,这样的舵杆上安装的舵叶高度为6。35 米,而安这
样巨船舵的船长度,应在48 丈到56 丈之间,因此,这个巨型舵杆,很可能
配制于下西洋的“宝船”。
曾随郑和四次出使西洋的南京人巩珍,其所撰《西洋番国志》中记载: 
“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由此也可推知,郑和的宝船是非常巨大的。
1984 年10 月,武汉长江轮船公司仿造了郑和下西洋的帅船,长60 余米, 
宽10 余米。为拍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之用。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原藏于明朝兵部,在成化年间,被职方郎
中刘大夏焚毁,使今天难于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全貌。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大小,目前历史学界运用古籍和出土文物,坚信史籍记载是可信的,宝船长
44 丈,宽18 丈。而科学技术界结合造船业的发展史,对古籍记载持怀疑态
度,认为古代不可能造出这么大的宝船,只能造60 米左右长,10 余米宽的
船。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有多大,现在争论较为激烈,各派坚
持己见,互不相让。看来,在短期内这个谜底还是不能揭晓。
(蔡继福)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怎样?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曾七次下西洋, 
到达西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东非等地,历经30 余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据《明史》记载,郑和奉永乐皇
帝之命,率领大小船舶200 余艘,官兵27800 余人,其中大型宝船62 艘,最
大者长44 丈,宽18 丈,设有九桅十二帆,最远航线达6000 海里以上,绘制
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图。郑和船队,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组织之严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