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6-诊脉三十二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按至筋脉。如筝弦相似曰弦。次稍加力。脉道迨递为长。此其平脉也。少见筋急。其脉必紧。若见肺脉。金来克木为 
贼邪。然二者皆阳。阳之性热。金畏热。金反虚而木反盛。木来乘金。则为空虚。浮而数。风热入肝经。目昏眼泪。筋 
。浮而促。心腹胀满。涩则肝虚不能藏血。肋胀身痛目昏。缓大则微邪。不治自退。沉濡而滑。肾邪相干。是为虚邪。 
沉则引寒入胃。主血冷痞满。沉而坚实。致 癖之疾。沉而虚弱。肝家虚乏。濡至受湿冷雾露之气。精枯筋 。滑则肝 
家有热。头旋目暗筋急。洪大属火为实邪。风热侵胃。中焦烦闷。目赤左瘫。盗汗呕吐。芤则血不归宗。主吐血。血不 
养筋。主瘫缓。不能含血养目。主眼暗。又木火相合。木挟火而侮金。主肠痈。又有正邪。弦为本脉。亦不可过。如新 
上弓弦而急者为太过。病邪在外。令人常怒。忽忽眩冒癫疾。如筝弦解落为不及。胸胁痛引背。下则两胁 满。弦脉 
见于三部。乃肝气有余。主目痛。又主恚逆满胸。若溢关上涌出寸口。乃木盛生风。主目弦头重筋疼。肝之积名曰肥气。 
状如覆杯。在左胁下。突出如肉肥盛之状。以季夏戊己日得之。盖肺邪传肝。肝当传脾。脾旺不受传。肝复欲还肺。肺 
不受。故留结为积。肝气实梦山林树木。虚则梦细草。若肝绝而真藏脉见。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见于外者。睹 
物而不能转睛曰直视。又手足爪甲皆青黑。卵筋缩。舌卷。盖筋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故也。庚日笃。辛日死。死于 
申酉时。肝之大略如此。 

十一·辨肝胆脉
胆脉
属性:足少阳胆经。为清净之府。官中正。主决断。与肝为表里。属东方甲木。用与性情等。皆不外乎肝。而惊则伤胆。 
脉受三焦之交。三焦脉终于目锐 。胆脉即起于目锐 。病则目锐 痛。上抵头角。主头角痛。下耳后。循颈至肩上。 
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抵于 。下颈合缺盆。故颊颔耳后痛。颈缺 
盆肿痛。 
皆属胆。从是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枢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 
下合髀枢中。故心胁肋髀。痛不能转侧。颈项腋胁。生疮为马刀侠瘿皆属胆。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 
下抵外踝以上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足跗上。循大指本节之后岐骨内。出 
其端。还贯爪甲。出爪甲后三毛。故胆病胫膝至外踝。及大指诸节皆痛。又胆汁味苦为口苦。胆气不舒。为善大息。少 
阳气郁。为面有尘气。体无膏泽。少阳有火。为汗出。胆之大略如此。 


十二·辨肾膀胱脉
属性:足少阴肾经。居左手尺部。与足太阳膀胱为表里。肾脏膀胱腑。言其体属北方癸水。盖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枝 
叶 
虽枯槁。本立将自生。故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言其用。肾纳气。又藏志。存神守精谓之志。专一而不 
移。故曰作强之官。伎巧于是乎出。其窍通于耳。肾和则耳辨五音。言其性情之杂着。肾主液。自入为唾。故肾损唾中 
有血。其传于五脏者。亦各自有液。其为各脏所传者。肺主声。入肾为呻。心主臭。入肾为腐。脾主味。入肾为咸。 
肝主色。入肾为黑。其为六淫所中。寒疾皆根据于肾。而兼恶湿。如久坐湿地。或带汗入水。肾受伤矣。其为七情所害。 
恐 
则志窒不遂。水气旋怯。脾土乘之。其有不内外因而病者。劳役阴阳。每伤肾也。脉受足太阳之交。膀胱终于足小指。 
肾脉即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故肾病为足下热而痛。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 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 
脊属肾络膀胱。故病先发于肾者。必腰脊痛。胫酸。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肾病主咳。循喉咙挟舌本。故 
为舌干嗌干咽肿。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为烦心为心痛。诊脉如十五菽之重浮于十五菽者。膀胱脉也。按之 
与骨相得曰沉。故伤肾骨瘦如柴。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濡。举止流利为滑。此平脉也。若缓漫则土来克水为贼邪。腰 
间凝滞。膀胱壅塞。阴痿脚轻重。洪则属火为微邪。盗汗发渴。小便赤涩。脚作酸疼。此乃肾虚。小便血。女人血淋血 
崩为患。浮属金为虚邪。金水相合。母令子虚。子虚则水衰。水衰则火盛。而侮金。金无所恃。致风入肺。虚喘耳鸣。 
膀胱热。涩则主伤精。弦从肝为实邪。风寒在下焦。头旋腰痛。筋疼。浮紧应耳聋。又有正邪。滑者肾脉滑而实。如土 
丸之堕而急甚。茎中痛。小便闭。如小豆在潮而无力主肾虚。沉者阴脉。沉见三部。肾脏寒。皮燥毛干津液少而喜饮。 
或水溢于上而多唾。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豚状。上下无时。以夏丙丁日得之。盖脾邪传肾。肾当 
传心。心旺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受。故留结为积。肾实则梦腰有所系。虚则梦溺水。或梦鬼神。若肾绝而真脏脉 
见。按之如乱丸如弹石。如解索。其见于外者。肾邪浸淫各脏。黑色见于耳目口鼻。至舌黑必死。或项筋舒展。瞳人反 
背。遗尿不禁。戊日笃。己日死。死于辰戌丑未时。肾之大略如此。 

十二·辨肾膀胱脉
膀胱脉
属性:足太阳膀胱。在肾之下。大肠之侧。上系小肠。下连前阴。为州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则能出。与肾为表里。属 
北方壬水。用与性情等。俱不外乎肾。脉受手太阳小肠之交。故小肠脉终目内 。膀胱脉即起目内 。病为目似脱。或 
目黄泪出。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故病为邪气冲头而痛。还出别下项。故项似拔。 
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病腰似拔。其支者。从腰下贯臀入 中。故病痔。 似结。其支者。 
从膊内在右别下。贯脾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贯 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故病 
髀不可以曲。 似裂。足小指不能举用。又凡病背膂筋痛。小便闭。即知其发于膀胱。膀胱之大略如此。 


十三·辨心胞络三焦脉
属性:手厥阴心胞络。名手心主。手心主者。手少阴心经之主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所舍。其脏坚固。邪物能 
客。客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故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络胞。有裹心之膜。包于心外。相君用事。为心主 
之脉。居右手尺部。与手少阳三焦为表里。胞络脏三焦腑。此内经之说。断断不诬。即灵兰秘典。问十二经相使贵贱。 
有曰膻中者。臣使之官。而不及心胞。则似膻中与三焦为腑脏。至其所云。喜怒出焉者。与心主之性相合。则意主宣 
教。膻中奉令。言膻中即言心胞也。其命门一说。穴在两肾之中。即彼太极图中之白圈是也。水火两蕴。为真阴真阳所 
自出。初未尝有左右之分。越人始分之。亦不言其为相火之脏。叔和立说。方以三焦命门为表里。然亦不可谓无深意。 
且以五行之理言之。如在地有木火土金水之五行。在天则有风热湿燥寒火之六气。人肖天地。其脏腑之具于身者。与天 
地造化生成之理。若合符节。是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脏腑为肝为胆。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脏腑为心为小 
肠。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脏腑为脾为胃。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脏腑为肺为大肠。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 
人脏腑为肾为膀胱。五者之外。又有相火游行于天地上下气交之中。故合为五运六气。人身之相火。亦游行腔子之内。 
上下肓膜之间。丹溪云。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肾属阴。主乎静。静则阳寓乎其中。阳既孕矣。 
其能纯乎。静而无生气之动欤。若经所谓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阳归之阴。而成孕者也。又谓肾为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是阳出之阴而化生者也。是故肾为一脏。配五行而言。则属之水。以其两肾之中。左右各有一小窍。右为阳。 
为火为气。乃三焦所禀。左为阴。为水为血。乃真阴所禀命。于是左肾之阴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右肾之阳火生脾土。 
脾土生肺金。其四脏之于肾。犹枝叶之出于根也。繇是言之。命门虽为水脏。实为相火所寓之地。相火无定体。在上则 
寄于肝胆胞络之间。发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