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Q菩薩名。則不復想矣。今謂你死。則不拜亦絕想矣。今見爾。乃化身來也。予明日祭祖茔為二親卜得葬穴。時老父已八十。予戲曰。今日活埋老子。省他日又來也。予把鑊斫地。老母奪之曰。老婆婆自埋。又何煩人。連斫數十下。三日告別。老母歡然如故。未嘗蹙眉。予始知老母非尋常也。即墨有黃生迹谱肿庸庹摺D私翊笏竟芤病3跤柚梁I蠒r。年十九歲。即歸依請益。授以楞嚴。二月成誦。從此齋素。雖父母責之。不異其心。切志叅究。茫恢料r予南歸。光私念曰。吾生邊地。長劫不聞三寶名。今幸遇大善知識。為不請友。倘不回。吾輩失依怙矣。乃對觀音大士。破臂然燈供養。求大士保予早歸。自後火瘡發痛。日夜危坐。持觀音大士名號。三月乃愈。愈時見瘡痕結一大士像。眉日身衣宛然如畫。即其母亦未知也。恆求出家。予絕不聽。乃曰。弟子打個筋斗來。師又何能止我乎。是知篾戾車地。未嘗斷佛種也。初予以重修本寺志居臺山。事已有機。但以動至數十萬計未易言。故待時於海上。至機將熟。乃借送大藏因緣回南都。具得本寺始末回。覆命具奏拢浮G以啤9ご筚M鉅難輕舉。願乞拢溉諟p膳羞百兩。積之三年事可舉。十年工可成。拢榇髳偂<疵妒悄晔聝Ψe始。
  十八年庚寅
  予年四十五。是年殿宇成。春為拢复鷷ㄈA經。時有鄉宦欲值缊稣摺D藫k方外黃冠。假稱占彼道院。聚集多人訟於撫院。開府李公。先具悉其事。痛恨之。下送萊州府。窮治其狀。予親聽理。力捄之。無賴數百眾作椋陡恰S锌锶酥畤r有隨侍二人。予斥之他往。獨徐行其中。為首一人。持銅牌。有利刃出其鞘。鼓舞予前。欲殺予。予笑視之曰。爾殺人何以自處。其人氣索。即收牌刀。圍行城外二里許。將分路。狂眾疑彼為首者。有利於予。即欲毆之。予默計彼眾一鼓。則其人危矣。奈何。乃躊躇將別。即拉住首者。同至寓處。椋чT解衣磅礡。談笑自若。取瓜果共噉之。時滿市喧云。方士殺僧矣。太守聞之。即遣多役並捕之。彼眾惶懼。皆叩首求解免。予曰。勿懼亦勿辯。苐聽予言何如耳。及至。太守問曰。狂徒殺僧耶。予曰。未也。來捕時。僧方與彼為首者同食瓜果耳。守曰。何以作椋S柙弧J行L赜媳恕S柙弧⒂⒅<蟿t固拘之也。太守悟。乃令地方盡驅之。狂眾不三日盡行解散。由是此事遂寧。是歲作觀老莊影響論。
  十九年辛卯
  予年四十六歲。是年拢冈焯聪闩R佛像。建大殿。是年秋。門人黃子光坐脫。
  二十年壬辰
  予年四十七。是年秋七月。予至京訪達觀禪師於上方。晉時有琬公。懀秊膲慕贌o佛法。乃刻石經藏石室。其塔院為僧所賣。師贖之。欲得予作記。予適至。師大喜。及見。即同過石經山。乃為作琬公塔院記。及重藏舍利記。並前所作有海印稿。時與達師相對盤桓四十晝夜。為生平之奇。
  二十一年癸巳
  予年四十八。是年山枺箴嚒K勒咻d道。山中所儲齋糧。儘分賑近山之民。不足。又乘便舟至撸鼥|糴豆數百石以濟之。由是邊山。四社之民。無一饑死者。
  二十二年甲午
  予年四十九。是年春三月。山枺_府鄭昆崖公。入山見訪問法。為說方便語。冬十月。入賀拢潯V辆┝暨^歲。請說戒於慈壽寺。時予以修本寺因緣。知拢竷σ押瘛D苏埮e事。時上以倭犯朝鮮。方議往討。姑徐徐。乃寢。
  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下
  二十三年乙未
  予年五十。春正月予從京師回海上。即罹難。初為欽頒藏經。遣內使四送之。其人先至枺!O仁巧舷ж敗K貝簝仁埂R苑鹗抡堄锰珶r內庭偶以他故樱}怒。將及拢浮W笥掖蟪嘉V_m內權貴有忌送經使者。欲死之。因乘之以發難。遂假前方士流言。令枺鼜S番役扮道士。擊登聞鼓以進。上樱е笈麓R杂兴徒浺蚓墶9蕘K及之。予聞報乃謂眾曰。佛一眾生。不捨三途。今枺C镬遘嚨厮夭宦勅龑毭=裼杞袒辍H龤q赤子。皆知念佛。至若捨邪歸正者。比鄉比戶也。予願足矣。死復何憾。苐以重修本寺志示酬。可痛心耳。乃離即墨。城中士民老小。傾城而出。涕泣追送。足見人心之感化也。及至京。奉旨下鎮撫司打問。執事者先受風旨。欲盡招追。向拢杆鲋T名山施資。不下數十萬計。苦刑拷訊。予曰。某愧為僧。無以報國恩。今安惜一死。以傷皇上之大孝乎。即曲意妄招綱利。奉上意以損綱常。殊非臣子所以愛君之心也。其如青史何。以死力抵之。止招前眾佈施七百餘金。上查內支簿。及前山枺c之冊籍。上意遂解。由是母子如初。及擬上。蒙拢黢娌臁W运絼撍略骸G彩字荨S枰允悄耆孪陋z。京城諸剎。皆為誦經禮懺保護。衲子中有然香煉臂。水齋持咒。以加護之者。安肅鄭大司馬。范溪公子。在金吾。素未相識。特設燕。會在朝縉紳請救。以至涕泣。訴其無妄。一時人心之為法如此。在獄八閱月。供饋者。唯侍福善一人。冬十月。發遣南行。朝士大夫。多褻服策蹇相送以津者。出都日。福善同衲子二三人隨行。十一月至南京。江上別老母。作母子銘。攜孤侄可久往。初與達觀師。於石經山。因思禪門寥落。謂曹溪。禪源也。必源頭壅閼。乃志同往以濬之。達師先往候於匡山。予被難時。師正居天池。聞報大驚曰。憨公已矣。則曹溪之願未了也。師遂先至曹溪。回至聊城。聞予將出。遂迴金陵以待。予至。則相別於江中旅泊菴中。師意欲力為白其枉。予曰。君父之命。臣子之事無異也。況定業乎。師幸勿言。臨岐把臂曰。在天池聞師難。即對佛許誦法華經百部。以保無虞。我之心。師之舌也。予唯唯謝別。師為作逐客說。
  二十四年丙申。
  予年五十一。春正月過文江。訪鄒南皋給諫。彛Я晏型跣院!6Y予江上。請注楞枷。二月度庚嶺。至嶺頭。觀惠明奪袈裟處。詩弔之。有翻思昔日宵行者。何似今朝度嶺心。因見道路崎嶇。行人汗血。乃屬一行者。立捨茶菴於嶺頭。一道者勸修路。不數年為坦途。至韶陽入山禮祖。飲曹溪水。
  偈曰。曹溪滴水自臁础A魅霚驿槔伺奶臁6嗌亵~龍從變化。源頭一茫秀鋈弧R娮嫱サ虮撞豢把浴K鞙D然而去。抵五羊。囚服見大將軍。將軍為釋俊E齋食。寓海珠寺。大叅周海門公。率門生數十人過訪。坐閑。周公舉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發問。眾中有一稱老道長者。答云。人人知覺。日閒應事時是如此知。夜閑做夢時亦是此知。故曰。通乎晝夜之道而知。周公云。大從也都是這等說。我心中未必然。乃問予曰。老禪師請見教。予曰。此語出何典。公曰。易之繫辭。公連念幾句。予曰。此拢酥甘救恕R虿粚偕赖囊恢V芄珦艄澰弧V笔抢隙U師。禪師指示親切。眾皆罔然。再問周公曰。死生者。晝夜之道也。通晝則不屬晝夜耳。一座嘆服。先是諸護法者。以書通制府大司馬陳公。遣啵Х驖H率盏掷字荨V椤T⒊俏髦潘隆O乃脑乱蝗铡<撮_手裕Ю阗ぁr歲大饑。疫癘橫發。經年不雨。死傷不可言。予如坐尸陁林中。以法力加持。晏然也。時旱。井水枯凋。唯善侍者相從。每夜半。候得水一罐。以充一日。饑夫視之。得一滴。如天甘露也。城之內外。積骸暴露。秋七月。予與孝廉柯時復。勸眾收拾。埋掩骴骼以萬計。乃作濟度道場。天即大雨。平地三尺。自此厲氣解。八月。鎮府檄還五羊。寓演武場。時往來。作從軍詩。二十首。初過電白之苦藤。嶺盜之門戶也。乃作銘。建捨茶菴。豫章丁大叅右武。以誣謫廣海至。素相慕。遂莫逆。
  二十五年丁酉
  予年五十二。春正月。時會城死傷多。骸骨暴露。予令人收拾。埋掩亦數千計。乃建普濟道場七晝夜。丁右武身為之佐。先是粵人不知佛。自此翕然知歸。夏四月。楞伽筆記成。因諸士子有歸依者。未入佛理。故著中庸直指以發之。初上下見予為罪僧。甚易之。軍門陳大司馬如岡。法極嚴。無敢私郑д摺S栉赐姟<辞踩撕蛑跚凇J悄昃旁隆M椅渫'。及門投報。止之。是晚親往拜予於舟。攜茶盒坐談。漏三下。人皆驚異。後對諸當道極稱之曰。僧中麟鳳也。即三司。亦諭往拜之。自是人皆知僧為重矣。
  二十六年戊戌
  予年五十三。春正月。侍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