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的海盗船追了一会儿,看看距离东番岛已经很近。不得不停住了脚步。东番岛上驻扎着一支大明水师。海盗们没有胆量为考虑捋须。客船载着武宁。靠近东番岛,很快。几艘战舰出港,保护着武宁等人,迅速穿过海峡,驶入泉州。

硫球被日本吞并,国王流落到大明的消息迅速被报界传了出去,与以往闭门不问窗外事的大明不同。很快。民间响起了沸腾的回应。经历了帖木儿近在咫尺的一次威胁,很多人终于清醒的认识到,大明的周围的环境变了,不再是那个可以关起门来,兄弟之间在窝里随便打架的大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规律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一个分裂的中国。只会让虎视眈眈的敌国占便宜。而对于他自身,不见任何好处。

“鸣谦,难道你真的愿意和昔日的弟兄兵戎相见,让倭寇们在海上看笑话?”吴淞港,一个青衣老人对着水师大都督鸣谦喝问,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雷鸣般,在方鸣谦头上炸响。

为难,迟疑,彷徨,种种神色在方鸣谦脸上交替。叹息着,方鸣谦做如是答:“无忧,先主对鸣谦有知遇之恩。鸣谦实在难忘。”

被忧愁染白的墙壁上,挂着幅巨大的地图,横沙,南沙,长沙,平洋沙,崇明沙,长江口上一连串的沙洲,和沙洲上的堡垒和巨炮,是京城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海上防线。在曹振违反皇命,扬帆出海的那一日,方明谦已经知道,这道防线,将成为他和知交故友们的最后相见之所。(酒徒注,明代长江口极其宽阔,现在的海门、启东还是长江中心部位)

周无忧叹了口气,他没料到方鸣谦会这样固执,二人谈了一个时辰,却没达成任何协议。

当年方家父子归降明朝,方鸣谦被朱元璋搁置在京城,一放就是十多年。如果不是太子朱标破格提拔,方鸣谦这辈子就会在变相软禁中渡过。这对于自幼就纵横海上的方鸣谦来说,绝对是无法容忍之事。所以,方鸣谦感谢朱标的恩德。忠心耿耿。太子朱标也知道这一点,在玄武湖兵变时,试图除去曹振,却把方鸣谦带在身边,所有机密,绝不隐瞒。

爱屋及乌,对现在的皇帝朱允文,方鸣谦比曹振等人要忠诚得多。所以朱允文才会在曹振带兵出走后,首先把担任禁军统帅的方鸣谦,调到长江口来。替他的皇朝把守水上第一关。

比起方鸣谦对朝廷的忠心,周无忧更清楚的是方鸣谦的困境。黄子澄这伙人各个自以为精英。谈起治国方略来头头是道。对于武安国和郭璞等人不屑一顾。但除了权谋,基本上别无所长。弄得朝廷直辖地区一日穷胜一日。建文朝国库空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否则也不会冒险去削番。眼下各省纷纷独立,朝廷控制地区提供那点税收,根本不够皇室和高官们开销,更甭说养活与北方对峙的数十万大军了。要不是前一段日子建文皇帝下狠心抄了几家贪官。估计讨逆军连军饷都没钱开。

方鸣谦与黄子澄等人素来不和。出镇长江口,钱粮上难免受治于人。没有钱,战舰就只能趴在港口里。方鸣谦手中掌握的水师力量本来就弱。这种情况下对上曹振,只有凭借炮台死守一途。

而死守的最终代价,必然是两败俱伤。曹振的水师可以荡平沿江炮台,但这一仗下来。多少水师将士要死于自己人之手。

可惜我没有姑苏朱二的口才,周无忧想起故人,内心万分感慨。如果姑苏朱二还活着,他一定能向方鸣谦说明眼前利害。“可水师战舰上,都是你昔日的兄弟。鸣谦,难道,你真能下令向小邵他们开炮?”

“当年在列表山,余佐也是因为我而死。杀自家兄弟的事,对鸣谦来说,不是第一遭。”方鸣谦的眼神有些暗淡。答话的语气却异常坚定。

“明谦,当年余佐是海盗,你是官军!”周无忧低声提醒,有些悲剧,他知道不可避免。

“现在我是朝廷的督师,而你们是叛匪!”方鸣谦大声回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样子是准备送客。

“真拼起来,咱们水师能剩下几个人,你难道心里真的不清楚。”周无忧有些急了,跳起来大声嚷嚷道:“为了先皇的私恩,让几万人为你殉葬,鸣谦,你真的傻了么?”

“我只记得我是水军老兵。守土是我的职责!”方鸣谦也有些激动,手一伸,将周无忧向门外让去,“周兄,如果没其他事情,咱们就此别过。下次再相遇,当是在战舰上,而不是这里。”

战舰上,周无忧心中泛起一阵苦涩,被曹振从家中请出来说服方鸣谦,没想到费劲了唇舌,竟是这样一个后果。停住脚步。他盯住了故友的眼睛,问话的说话的声音带着很多追忆。“我再问你一句,如果你方鸣谦肯回答我,我马上就走。”

方鸣谦做了个请的手势,却不肯停住送客的脚步。

周无忧仰天长啸,掉头而去,边走,边问道:“鸣谦,日本人战舰又出海了,你还记得当年的誓愿么?”

方鸣谦楞了楞,心底仿佛突然被什么碰了一下,紧接着,整张脸都变成了青黑色,当年,大军远征日本,靖海侯曹振的将主攻将令交在他手上,问的正是这句话。

“鸣谦,你还记得当年的誓愿么?”

“鸣谦不敢忘!”

多少被尘封住的往事,刹那间,一并涌上心头。

《明》第三卷国难第十二章英雄(四)

每个人都曾经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豪情斗志,无论这份愿望最后实现与否,待到年老时,历尽沧桑后,想想自己年青时代的梦想,总能对自己笑笑。尽管,有时这份笑容有些黯然。

郭璞当年的梦想是做个负责任的好官,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曹振当年的梦想是让大明帝国有一个人人能受到保护的律法,像他师父那样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活着,不会因为才华横溢而被杀。而武安国的梦想,却是所有中国人,可以彼此称一声兄弟。人人生而平等。但是众人走到目前这般,却全是被命运推着,未必是他们情愿。

那些人,那些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连神态动作都如此生动而真实。

方鸣谦带领着旧部,浩浩荡荡逆流而上。在他的旗舰之后,跟着四十多艘巨大的战舰,片片白帆遮断两岸。当年带着舰队偷袭倭寇老巢,他也是这样迎着风站在船头。

方鸣谦的梦想是让倭寇的船永远滚回老家去。当年他给朱元璋的万言平倭策中明确阐述了解决倭患的办法和自己的志向。

当年太子朱标跨海东征,方鸣谦所带分利用职务之便,打的是最关键的一仗,几乎整个大明舰队都围绕他在行动。

“鸣谦,倭寇船又出海了,难道你真的希望昔日那些没死在倭寇的炮火下的好兄弟,死在你的炮火下么?”

前几日,周无忧的问话还在他耳边回响。甲板上。士兵们忙碌的调整着风帆角度,根据几向和水流速度变化,保持整个舰队的队形。整支舰队静悄悄的,仿佛是在进行一次长途拉练。江面上,几艘渔船看到战舰,远远的避开去。驾船的渔夫满眼迷茫。困惑的想:很久没看见舰队在江面上奔驰了,大明水师不是被曹大人带走了么,咋这么快就恢复了实力?

突然,有人注意到了战舰主桅杆上飘荡的军旗,面孔瞬间变色。有人欣喜,有人惊慌,更多的渔夫站直身躯,向那面烈焰凤凰旗帜施以注目礼。

没有人骚动,也没有人傻到这个时候去给京城报信。渔船速度快不过战舰。况且报了信,也没有用。沿江那么多炮台,到现在为止还没开过一炮。军队都没了战斗的心思,小老百姓何必为那个只会征税的朝廷操心呢。

将主航道让开。渔船靠近江边,该下网的继续下网,该收工的扬帆收工。仿佛江面上那些逆流而上的战舰本来就该存在。如今,它们只是游子归家而已。

“那个建文朝廷,真值得你牺牲整个华夏的利益去维护他么?”

“况且,你又能维护他几天。难道你以为耿柄文带领的那几十万缺粮少弹的讨逆军,真能抵挡得了燕王和武侯联手一击么?”

周无忧的问话,字字敲打在方鸣谦心头。当天二人一番争执。最后的议论焦点从举不举义旗,慢慢转向了允文的安危。

“允文怎么办,难道咱们就眼看着先皇陛下的骨肉倒在屠刀下。自古帝位之争,无忧,你也知道其中的残忍。”方鸣谦心事重得,他彻底迷茫了。

无论怎样努力。他保不住建文小朝廷,对这点他认识得很清楚。无论兵力。士气和后勤补给,讨逆军都没有优势。至于军事指挥。北方的林风火、朱能、张玉等人都是公认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