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合集)作者:刘心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本来父亲的健康应该是他的快乐,可是这个人后来等不及了,父亲的健康成为他的痛苦。又据朝鲜的《李朝实录》,当时朝鲜的使臣,曾经去谒见过太子,那时候太子一废以后还没有二废,他就非常放肆地对外国的使臣发牢骚,说你们看看全世界的太子,有没有我这么大岁数还没当皇帝的?这当然不像话,不可以说这样的话,但是这也是他真实的心声。“老千岁”,这三个字眼生动不生动啊?十几岁的话不能说老千岁,是不是啊?下面有人点头,也有人摇头,说四十岁不算太老,那您是今天的观点。在那个曹雪芹的时代,曹雪芹自己在第一回里面就说了,半生潦倒,就是作者用自己的口气说半生潦倒,什么叫做半生,在那个时候,三十岁就是人的寿数的一半,人到了三十岁就度过了人生的一半了,六十岁就说明你寿数全了,七十岁就人生七十古来稀了。所以快到四十岁,当时已是年纪很大的一个千岁爷了。结果后来果然就坏了事,第二次被废掉,而且彻底地被废掉,他后来的岁月是在圈禁当中度过的。住在一个可能是待遇还比较好,条件还比较舒适的高级监狱里面,但是没有自由,度过他的残生。而且他还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弟弟四阿哥坐上了本来应该由他来坐的宝座,他就在雍正二年忧郁而死。
  这就说明,康、雍、乾三朝的权力斗争的源头,还是跟这个太子的命运起伏有关。所以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符码,叫义忠亲王老千岁,他坏了事,他被废了,而且被废了以后没有马上死,当然这个樯木就运不走,他再要订棺材就不敢用樯木了。从书里描写来看,樯木不仅是非常优质的一种木材,而且正像书里面贾政劝贾珍的那句话一样,非常人可享,不是一般人能够去用的。樯木说明长得直,什么叫樯,一个木字边的“樯”,不是土字边,就是船上的桅杆木。桅杆木,他用这个字眼也是有含义的。这样,实际上在《红楼梦》里面,我们就找到了一派的政治力量的源头,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北静王是向着他的。
  我分析《红楼梦》里互相对立的两个政治集团,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弄清秦可卿的生活原型。书里的秦可卿,她如果出身高于贾府,那么,她或者属于忠顺王那个政治集团,是皇家在那一个支脉中的一个女性;或者属于北静王,也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个支脉,是这方面的一个隐秘的成员。
  北静王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太值得探索了,因为北静王在秦可卿的丧事后面就正式出场,而且我们发现,曹雪芹把他描写得好像是天上的神仙一样的人物,是不是啊?那个形象光彩四射,把贾宝玉都赛过去了。而且我们过去受那种论调的影响,总觉得贾宝玉是个反封建的人物,他最恨国贼禄蠹,最不愿意和达官贵人交往,但是他见北静王什么表现啊?这里我不细说,你闭着眼睛回忆,只回忆五秒钟就够了。受宠若惊,是不是啊?而且是真实的,不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是被作家的笔所驱遣的,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这里面有无数的奥秘。那么,北静王有没有原型呢?把这个原型搞清楚,是不是紧接着就可以揭示出秦可卿的原型了?下一讲我将就此展开探索。


  第十一讲 北静王之谜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自叙性的小说。它里面的众多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注意,我说的是里面众多的人物,不是说所有的人物,其中有的角色,比如一僧一道,就是那个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是不是也有生活原型呢?我觉得那就不一定有,很可能是完全虚构出来的。说小说里的人物有生活原型,当然也不是把生活里的人物跟小说里的人物简单地划个等号,谁就一定是谁。前面已经讲过,比如贾赦和贾政,他们的生活原型是一对亲兄弟,小说里也说他们是亲兄弟,但是生活当中这对亲兄弟里只有一个过继给了贾母的原型李氏,另一位并没有过继给她,小说里写的时候,就变通了一下,把他们俩都说成是贾母的儿子。虽然这么说,但在具体描写上,却又按照生活的真实面貌,写一个跟贾母住在荣国府里,住在府里中轴线上的正房里,另一个呢,并不住在荣国府里,他住在一个跟荣国府不连通的,黑油大门的院子里。林黛玉初到荣国府,拜见了贾母以后,要去给贾赦请安,邢夫人带她去,是要先出荣国府,坐车到那黑油大门外头,再进去,到贾赦邢夫人他们家的。这个例子就说明,从生活原型到小说人物,从生活真实到小说世界,曹雪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变通的手法。
  上一讲最后,我告诉大家,《红楼梦》里北静王这个角色很重要,值得特别注意。那么,北静王这个角色,有没有生活原型呢?
  北静王是有原型的。首先从北静王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北静王叫什么名字呢?他叫水溶,那么在清朝的皇家里面有没有一个人叫水溶呢?没有,但是有一个人叫永。永是“永远”的“永”,永字去掉一点,上面一点去掉是什么啊?就是“水”。第二个字永的是“玉”字边加一个“容易”的“容”,玉字边的“”把偏旁当中的一竖去掉,变成三点水,是不是就是溶解的溶啊?对不对啊?那么《红楼梦》写北静王的名字叫水溶,显然就是把这个永两个字各去掉一笔构成小说当中这样一个角色,明摆着,水溶是从永这个名字演化来的。
  那么永是谁呢?永是乾隆的一个儿子,乾隆的儿子都是永字辈。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红楼梦》里面的北静王水溶就是写的乾隆的一个儿子呢?细考究,又不是这样的,他借用了永这个名字,各去一点,构成小说当中水溶这个名字,但实际上,这个角色的生活原型,并不能说就是永。
  北静王这个角色,是将生活中的两个人物,组合变化而成的。第一个人物,可以说就是永,因为取用他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加以变化作为小说角色的名字。第二个是谁呢?是康熙的皇子之一。
  康熙有很多个儿子,上几讲我们介绍过了,康熙的生育能力非常之强。他的第二十一个儿子,二十一阿哥叫做允禧——康熙的儿子过去在雍正没有上台的时候名字的第一个字都是胤,第二个字都有一个示字边,字意都是吉祥幸福的意思;雍正上台以后呢,就保留他自己的胤字,把其他的兄弟名字里的胤字都改成“允许”的“允”了,取一个声音相近的字。二十一阿哥叫允禧,允禧这个人他的辈分很高,他是康熙的儿子,跟雍正是一辈的,是乾隆的叔叔。上一讲里面我已经说过,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基本上是这样的匹配关系:在生活中,康熙跟曹寅同辈,小说里面,是贾代善贾母他们这一辈;再往下,跟雍正一辈的就是曹寅的儿子曹、曹,折射到小说里就是贾敬、贾赦、贾政;再往下就是乾隆,他在生活当中的同辈是曹雪芹,反映到小说里面,升华成为艺术形象就是贾宝玉,是这样的辈分关系。那么我们再捋一捋,允禧,他是废太子允的小弟弟,也是雍正的小弟弟,是二十一阿哥,他辈分高,但是他生得晚,因此他的年龄,实际上应该和曹雪芹差不多,比曹雪芹略大,是这么一个皇子。
  这个人很有意思,考察他的一生,这个人他不问政治,表面上不问政治,喜欢文艺。他自号紫琼道人,又有一个号叫春浮居士。他留有著作到现在,如果你去找这个书,还可能找到,一本叫做《花间堂诗草》,他写诗,还有一本叫《紫琼严诗草》。我说到这儿也可能有人确实有点不耐烦,说你是不是说得太远了,还是说点和《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好不好?好!允禧,我只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他和《红楼梦》绝对有关系。这个人除了留下诗集以外,他还留下一个匾,这个匾现在还挂在咱们北京城,你可以去看,在哪儿呢?在什刹海后海,原来叫做中国音乐学院,现在还有一些机构留在里面,据说逐步要腾清。这里在清末的时候是恭王府,后面的恭王府花园现在成为一个公开的让大家参观的园林了,前面的恭王府的建筑还没有完全成为参观点,但是里面的一部分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在恭王府的庭院里面,就一直挂着一块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也没有被摧毁,匾上写了四个字,叫做“天香庭院”。这跟《红楼梦》有没有关系啊?有没有一点关系?“天香”两个字我们多熟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