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了这色身,“我”便不存在了,因此,色就是“我”’。

 

又有些人说:‘色是物质,没有感情和生命力,怎会是“我”呢?色决不是“我”。’

 

‘受——感受——对外界刺激起爱恶反应的才是“我”。“我”是指对外界所起的感受反应。’

 

又有些人说:‘受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太机械了,怎会是“我”呢?’

 

‘想——思想——才是“我”。“我”即是思想,没有想,“我”就不存在了。’

 

又有些人说:‘想有什么用呢?没有付诸实行的本领,便看不到有什么个体的存在,也看不到有什么“我”了。’

 

‘因此,行——行为——才是“我”。“我”是由行为做作所显现的,行为做作就是“我”。’

 

又有些人说:‘行不是我,因为若对外界一无所知,便没有任何行为可言了。’

 

‘识——对外界起认知了别作用的精神力才是“我”。’

 

‘没有了心识的作用,就看不到东西,听不到声响,闻不到香臭,辨不到味道,失去了触觉,不能对外物作整体的认知了,因此,识才是真正的“我”。’

 

又有些人说:‘色、受、想、行、识这五个东西、都各蕴藏了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因此,任何单独的一个都不是“我”。“我”是这五蕴的总和。’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和合,便构成那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了。’

 

善男子,以上的见解,都不是真理。

 

为什么呢?

 

善男子,色不是“我”,因为一切物质,都在生灭之中,方生便灭,方灭又生。物质既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那么,究竟哪一个能称作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呢?

 

是灭了的一个,还是尚未生的一个呢?现在的一个却是不能执著的,因为它的存在刚成立,便瞬即灭亡了。那么,又怎样能从色——那物质上,找到一个‘我’呢?

 

善男子,受也不是我,因为,在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和中性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之中,应该执著哪一个为‘我’呢?

 

凡人在感到快乐的时候,他不能同时感到痛苦,也不能同时有不苦不乐的感受,因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在本质上是不能同时出现的。

 

所有的感受都是短暂的,必将止息。那么,在感受消失之后,那个‘我’是否也一同消逝了呢?

 

感受是短暂的、有生灭的,因此,绝对不会是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

 

善男子,同样的道理,想不是‘我’,因为一切的思惟活动,一切意念,那是有生有灭、不能持久的。

 

在每一天里,众生都有不可胜数的思想意念。

 

哪一个念头、哪—个思想是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呢?若是想是‘我’,那么,想灭了,‘我’也消失了。

 

善男子,同样的道理,行不是‘我’,因为行为本身就是生灭。无论是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或是中性非善非恶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做作完了,便再不存在。

 

如果行为是‘我’,待做作完了,‘我’便消失了。这样,又怎能从行为本身,找到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呢?

 

善男子,识也不是‘我’,因为对外物的认知了别,也是短暂的、有生灭的。若是识就是‘我’,那么认知了别完之后,‘我’不也是消失了吗?

 

因此,在识里,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

 

那么,五蕴的总和是否构成‘我’呢?

 

善男子,若是五蕴的成员,无一持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把它们聚在——起,也不能改变它们的本质,又哪里有‘我’的踪影呢?

 

因此,构成人的五蕴,实在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的。

 

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如是的‘我’呢?

 

善男子,众生是永远不可能在任何的世间心物里找到—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的。

 

众生所认作‘我’的,只是一系列生灭不定、迁流不居、绝不永久的身心活动。

 

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根本不存在于世间的任何心物里。

 

(二)无‘我’与生命的延续

 

众生若没有—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是谁去接受从前种下的因的果报?是谁去轮回生死、浮沉于六道之中,经历各种不同的际遇呢?

 

善男子,凡夫看到有生死轮转、因能结果,便以为必定要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去接受果报和生死轮转。

 

其实,生死轮转与果报的承受,是不需要一个常住不变的‘我’的。

 

譬如——个农夫把一颗芒果的种子,种在肥沃的泥土里,每天灌溉,适时施肥。数年后,种子已变成果实累累的芒果树。

 

到那时,我们能否说,这芒果树只是一颗常住不变的芒果种子呢?

 

善男子,把芒果树说成芒果核是荒谬的,因为芒果核早已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成果子,再不是种子,却是一株大树了。

 

从前的种子不再存在了,现在的果树也不需要—个不变的种子才能够受持果树的形相与特质。

 

相反地,种子若不变化、不坏灭、不失去它的特质形相,现在的果树决不能出现。那么,在种子里,哪里能找到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去接受新长果树的——切呢?

 

若是种子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它便永远都是种子,永不能成树了。

 

善男子,譬如一只母鸡,产了卵,花了很多天的功夫,才把小鸡孵化了。

 

数月后,小鸡长大了,成为一只强健的雄鸡。

 

在那时,我们能否指著这公鸡说:‘这是一只常住不变的鸡蛋呢?’

 

把一只雄鸡视为一只鸡蛋是多么荒谬愚蠢的事情啊!

 

从前的鸡蛋,再不存在了。它已蜕变为一只雄鸡,再没有鸡蛋的形相和特质了。

 

相反的,若是鸡蛋不起变化、不改变它的形相特质,雄鸡的成长便没有可能了。

 

那么,在鸡蛋里,又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呢?

 

善男子,同样的道理,人从母亲受精的卵子开始,以至出生、成长、死亡、再生,皆是一系列迁流不居、不断生灭的物质与精神活动,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恒作主宰的‘我’处于其中。

 

后一物从前一物而生,后一念从前一念而生,并不需要一个不变的‘我’去接受。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生命的延续,其实不需要常住不变的一个‘我’,也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能去接受轮转与果报。

 

(三)圣者肉身瓦解后的存在形态

 

善男子,舍弃真实的智慧,而相信真有一个‘我’,实实在在存在于现世的众生,都有一项假设,说这‘我’的生命必会有—天永久地幻灭了。

 

或者,相反地会说,这‘我’的生命是永远不会幻灭,却会永远保持现有的形态。

 

若假定它不会幻灭的话,他便会堕入‘我’的生命是永存的邪见。

 

若假定它会幻灭的话,他则堕入‘我’的生命会绝灭的邪见。

 

善男子,天上和人间的众生,大多受这两种极端的邪见所支配,因而不能见到真理。

 

为什么呢?

 

因为,天上或人间的众生,若以生存为乐的,都执著有‘我’,执著有‘我’的永远存在,认定‘我’的生命是永存的。

 

告诉他们没有‘我’的存在,便是破坏了他们的幻想与希望,是他们不表同意、不愿接受的。

 

这样,‘我’的永恒生命,便成为他们的累赘和—切苦恼的来源,使他们得不到解脱了。

 

相反地,有些众生,却耻于生存,厌于生存,为生存而感到烦恼。于是,他们欢迎绝灭的思想,不愿见到有永恒的‘我’,希望有一天,在肉体瓦解后,便永远不再存在,再没有生命,再不要受生存的苦恼烦扰。

 

他们同是执著有—个‘我’去受苦,所以希望生命有绝灭的——天。因此,‘我’的执著,同样是他们的负累和痛苦的来源,令他们不能得到解脱。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愚痴的众生,就认定梵行清净、不起业力、永离六道生死的圣者,必定是有一个不变的‘我’去享受永久的涅槃快乐。

 

或者,圣者是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