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第八识阿赖耶心识之本

 

什么是第八识呢?

 

善男子,第八识可称为心,为第七识末那所依,是前七识的本体。观它不同的名称,可窥其性质与功能的端倪。

 

八识又名阿赖耶,意即无没,能于生死流转之中长处而不坏失。

 

八识又名藏识,因为它具有能藏、所藏和执藏这三个功能。

 

八识能贮藏前七识生活的经验,是一个永不会忘失存入资料的记忆中心。它不但能贮藏今生经历的资料,也能贮藏过去生和未来生经验的结晶,更把众生—切果报的种子收藏,待时机成熟时,便随缘引发现行。这就是能藏的功能了。

 

众生一切经验和业报的种子,都以八识为贮藏之所,除此以外,便没有其他的地方了。这个提供贮藏之所的功能就是所藏的功能了。

 

八识能把这些经验种子,牢牢执著,不使忘失。这执持不舍的功能就是执藏的功能了。

 

善男子,八识又名出生识,因为它具有创造的力量,能现起各种现象、形相。

 

八识又名和合识,因为在它里面,有真伪,染净、善恶之法夹杂揉合在一起。

 

八识又名薰变识,因为它能受第六识和第七识末那的作业所薰习,而起变化,又能互为因果地薰习六七两识,使业果出现。

 

八识又名本觉识,因为在八识之内,有佛陀的觉性隐存,若能显现,众生便得真实的智慧,离诸虚妄,能成正觉。

 

八识又名真识,因为它与真如本体相通,与最终极的、至真、至善的法同体。

 

八识又名家识,因为一切法皆由它的活动而起,一切心物皆从它体内流出,为一切心物所依,如众生出生的家一样。

 

八识又名本识,因为它是一切识之根本,除此再无他法可依。

 

八识又名体识,因为它是一切心物活动的本体。

 

八识又名寂灭识,因为它有动而造万物之能力,也有寂灭不起相对法,烦恼法的特性,能处于清净无生无灭之状态中。

 

八识又名金刚智识,因为在它之内,包含了一切无上的智慧,能由众生开拓使用。

 

八识又名一切种智识,因为从它众生能得一切种智故。

 

善男子,八识尽管有那么不可思议的体用,却不主动作业,只任由七识末那起‘我’的主观作用,恒审思量;又由六识机械地动身发语,作种种善与不善之业。

 

前七识所造之业,储于八识之中,便成未来轮回生死的依据;而八识也随前七识的业力,轮转六道之中。

 

由此可见,八识虽有大能,却不干涉前七识在世间活动的自由自主。

 

(九)阿赖耶识的功能

 

善男子,第八识有很多凡愚难知难解的世间与出世间功能,但是在桎梏的人间里,以人为主位的心识活动里,只与五十一个心所有法的五个相应。

 

这五个心所有法,就是触、作意,受、想和思了。至于其他四十六个心所有法,在第八识里,是全不生起的。

 

第八识的本性非善非恶(无记)亦非有覆(隐瞒恶行),因此,它的行为特质是无覆、无记的,与一切善恶有覆的心所有法,不起相应。

 

八识是前七识所依的本体,行相微细,凡愚不能觉知,且不起‘我执’,又不主动作业,因此众生在日常的生活里,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因此,众生只知有一个我执——恒审思量的第七识,一个动身发语的第六识,却不知有一个能起无边体用的第八识在幕后主持根身形相的维持、业报的引发和精神力的供应。

 

善男子,第八识行藏甚深细,不易为人所知晓,但它所含的种子,却有如瀑流一般,起灭流转,延绵不绝,一遇适当的外缘,便即现行,以种种形相、种种时空、种种际遍由前七识去经历,直至所有业力种子,皆能结果为止。

 

为什么现行的种子,要由前七识领受呢?

 

善男子,这皆因种子乃由前七识所种下,亦只有前七识才有适当的心理功能,去领受各种世间果报之故。

 

八识虽具能藏、所藏、执藏的能力,能引发种子现行,本身却无覆记,没有我执,对外不起差别执著。因此,它超越了一切善恶、烦恼的法。

 

但是八识对六七识的活动,却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众生经验、晶流习气的永久贮藏处,能随时为前七识供应资料,作为它们活动的依据。

 

六识的惯性活动和反应,从八识贮藏的习气而来。

 

七识的思考得著,也从八识提供的知识累积而来。

 

六、七、八这三识互相熏习,便使生命体能于世间作种种活动了。

 

善男子,一期生命完结之后,为该期生命特别构成的前七识(除七识的主观作用外)悉皆灭亡,只有第八识的本质与能力,如前一般无异,只是加添了另一生的经验与业力。八识能以此作新的牵引和依据,随顺著因缘,再建立一副新的色身和——副新的前七识,令一个新的生命体能在适当的时间与空间里活动。

 

善男子,八识在生命体未成立之前已经存在,但却在生命体坏灭时最后离去。它虽是众生之主,却是退居幕后,恒让它前七识的主观作用与做作,带领它营造众生于六道之中。

 

(十)阿赖耶识与身心外境的塑造

 

善男子,阿赖耶识不但根据众生的业力,变现了他的根身、—一副在六道中活动的心识,同时也变现了他所应处世间的种种境地。

 

众生的际遇,看似身不由己,像是出于意外和被动,其实皆是由自己业力所导致,各各合乎个别行为业报之所需。

 

因此,众生所处的境地,皆是独一无二,自作自受,并非由人摆布,却全是由自己依业所造。这样,众生就非要绝对自我负责和承受自己行为的果报不可了。

 

众生的行为能导致善或恶的境地际遇,一一皆依行为的本质而定。因此,他才是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者和创造者。

 

善、恶、和无记性的行为,贮藏于第八识之内,遇缘便起果报。

 

众生行为不同,所处的境地、所受的果报就大异了。

 

善男子,共同的行为,使众生有共同的果报。在这时候,对众生来说,世间就好像同是一般无异。但是,在同一世间中,也有个别不同的果报。这便使大体相同之中,有著个别的不同了。

 

事实上,每个众生所处的境界,都是独—无二的。只不过在与其他众生因缘巧合相若时,他们才处于一起,互相渗入对方的世界,互相成就个别独立的果报而已。

 

善男子,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塑造众生的根身、心力、环境与际遇,使各能受报无误。

 

(十一)阿赖耶识与真如

 

众生的阿赖耶识与真如又有什么分别呢?

 

善男子,真如若是一个大海,那么,八识阿赖耶,就是构成大海那无量的水份子了。

 

海中的水份子不可胜数,构成真如的阿赖耶识,亦复不可胜数。

 

每个阿赖耶识的种性与其他的阿赖耶识,完全一样,绝无差别,只是它受生命体业力的牵引,轮转投生于不同的时空而已,在本质上实是不分高下。

 

阿赖耶识,互相依存,互相摄受,协调不悖,合成了真如的本体,成为一切心物的来源,使一切心物众生相通、不一不异。

 

阿赖耶识的各种变迁,都在真如之内。从这角度看,真如像是在变异之中。

 

但是,阿赖耶个别的改变,并未使真如整体在本质上有任何的改变。从这角度去看,真如却又是亘古不变的。

 

因此,真如实是超越了生灭、断常、一异、来去之形容的唯一常住法;而阿赖耶识,便是真如体内生灭万法之种了。

 

(十二)圣者八识转智

 

依佛法修行的众生,在证道的时候,八识会有什么转变呢?

 

善男子,行者修行圆满时,八识能转识成智。

 

什么是转识成智呢?

 

善男子,转识成智,就是说,心识从前对外境所起的错误认知和见解,现在已经纠正;从前的妄想颠倒,现已祛除;对一切事物,当下便知它的本体实相,所有心识的活动,都与最高的智慧契合,绝无谬误。转识成智,就是识的彻底净化。

 

善男子,得道的圣者,前五识不复与凡夫一样。因为它们的污染已除,再不为物欲所缠、虚妄所惑,已能知一切现象的实相了。

 

圣者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