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莎士比亚 画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出席市政委员会的会议,显然是官场失意了,同时他的财政状况也逐渐陷入危机。1578年,他没有交纳每位参议员每年理应为济贫基金提供的四便士。1579年,由于债务缠身,他不得不把妻子继承来的农庄抵押出卖。接着他又作为债务人被告上了法庭。1586年,被从市政委员会的花名册上除名。1592年,约翰•;莎士比亚上了所谓“不服从国教者”名单,即拒绝去教堂做礼拜。政府认为不去教堂做礼拜就等于破坏法律和治安,他因此而被传唤。至此,约翰•;莎士比亚那小小的人生理想最终幻灭,紧接着,便是饱尝人世间的各种艰辛磨砺和忧虑愁怖之苦。


第一章  斯特拉福的戏剧家第3节 斯特拉福的文法学校

  斯特拉福小镇不仅拥有繁荣、热闹的酒店、旅馆和手工工场,它还建有一所年代久远的学校——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就设在镇长办公室所在的楼上,距莎士比亚一家所住的亨利街也很近。文法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班。按那时的规定,儿童四五岁入学,先受两到三年的附属小学教育,然后升入文法学校初级班。学校学的是拉丁文。因为在附属小学学的是识字课本和教义问答,升入初级班即开始学拉丁文文法,用的教材是享利编的《拉丁语法》,所以被称为文法学校。威廉•;莎士比亚作为一名市政委员会成员的子弟,在1570年6岁的时候免费进入斯特拉福的这所文法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在中世纪,这所学校由宗教性的“圣十字公会”管理,主要课程是天主教教义问答和神学入门。16世纪教会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使学校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种进行世俗教育的学校以取代教会学校。莎士比亚求学的这所文法学校于1553年由爱德华六世予以扩建,故又称“爱德华六世国王新学校”,它由市政委员会拨款维持,并接受其监督。所以,学校对市政委员会成员的子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莎士比亚的父亲当时正在市政委员会供职,因而他得以享受这一优待。  在当时的英国,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四五岁的时候开始的。孩子们到了这个年龄,一般便会被送入学校。学校给他们安排的课程,不外乎是一些基本的阅读和拼写,以及算术,例如诵读字母表,用孩子们所熟知的基督教教义问答来进行阅读练习等等。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开始上学的时候,所接受的也不外乎就是这样的教育。  莎士比亚作为家中的长子,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和寄托,是他后来凭自己的成就使莎士比亚这一姓氏跻身于士绅世家之列。可以说,约翰•;莎士比亚未竟的事业、未了的心愿,都由威廉•;莎士比亚实现和完成了。  斯特拉福文法学校的办学态度十分严谨,规定学龄前儿童自4岁起就得学习认英文字母、阅读和书写。教这些东西的,有时是地方录事,有时是某一教会小职员。莎士比亚大概在5岁时进入文法学校附属的幼学班。在星期日或其他宗教节日里,小莎士比亚还必须跟大人一起到教堂听讲道、诵圣经、唱赞美诗、做祈祷,这些,在英国教会里主要用英语进行。孩子们必须学会背诵《主教圣经》和《通用祈祷书》的重要段落,还要能进行教义问答。这是莎士比亚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为他日后驾轻就熟地运用母语奠定了基础。掌握了英文的读写技能之后,孩子们就可以入学了,通常大约7岁左右上学,14岁毕业。  伊丽莎白时代的教育家们一致公认,孩子学习知识要靠灌输。直至200年以后,由诗人华兹华斯和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所倡导的新型教育观才得以在英国流行开来。卢梭提出: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莎士比亚的父母是一对慈爱的父母,但对于长子莎士比亚的教育十分重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百依百顺是使自己的孩子将来沦为不幸的人的根源,因而对小莎士比亚管教非常严格。  文艺复兴时期,在英国普遍出现的文法学校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重视拉丁文的学习。除拉丁文的文法外,学生还要学习会话、修辞、逻辑、演说、做诗等。在具备了拉丁语基础后,他们要攻读由浅入深的拉丁诗文,包括伊索寓言,曼图安纳斯的诗,普劳图斯、塞内加、泰伦斯、西塞罗、奥维德、维吉尔等罗马作家的作品选。其中普劳图斯、泰伦斯的喜剧和奥维德的长诗《变形记》对莎士比亚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引用了很多古罗马文学中的东西,这与他少年时代在拉丁课上所学的内容是分不开的。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喜剧《错误的喜剧》就是根据古罗马戏剧家普劳图斯的喜剧《学生兄弟》改编的。  虽然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形成各自民族的语言,但古典文学的势力还占据统治地位。说一个人博学当然是指他的拉丁文化知识丰富。但也许是因为小莎士比亚读的时间不长,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以至于熟识莎士比亚的剧作家本•;琼生在他编纂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献词中说,莎士比亚“懂得拉丁文不多,希腊文更少”。当然这绝不是说这位天才剧作家的文化素养低,要知道当时研究古典文学的风气虽盛,但莎士比亚不是一位学者,他是用英语写作的剧作家。本•;琼生这样说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莎士比亚读书少,也没进过大学,对古典文学并没有很深的造诣,却竟能写出这样的杰作,实在很难得。的确,一个没有受过学院教育的人也可以学习写作,而且会写得很出色。只要他阅读适当的书籍,留心观察身边的事件人物,他一样能变得博学多才。读莎士比亚的剧作,人们总会把作者想象成一位曾周游列国、学识渊博的百事通,并且经常出入上流社会各类社交场合的达官贵人。才气横溢的外表并不一定反映实质上的博闻多识,艺术家有想象力这根魔棒,可以幻化出他需要的一切。  在文法学校里,学生不仅阅读古代作家的警句和箴言,还得把它们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为拉丁文。惠特克在《莎士比亚之学以致用》一书中写道:“莎士比亚作品中拥有大量足以传抄引用的警句,这得力于他当年的翻译练习。他把拉丁文译成英文,或把英文译成拉丁文时绞尽脑汁,力求每一练习都尽力做到措辞简洁明快,从而学会了用警句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另一类对莎士比亚有着重大意义的学习是演说术练习。这种练习在高年级进行,教师给学生传授雄辩术的规则,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密论证的习惯。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都不难发现他塑造的主人公常常具备演说家的素质,或是洋洋洒洒的议论,或是辞藻华丽的抒情,亦或是透视心灵的独白。这些都说明作者本人对演说术的训练有素。  莎士比亚在文法学校就读期间,任教的老师是西蒙•;亨利和托马斯•;詹金斯,他们都是经过大学的正规教育。斯特拉福作为一个有很好基础的小城镇,已形成全民重教的社会风气,这一点单从发给教师每年20英镑的优厚报酬即可看出。当时的教师工作环境舒适,生活待遇优厚,因而把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学生的教育方面。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中,莎士比亚获益匪浅。


第一章  斯特拉福的戏剧家第4节 生活的体验在作品中的体现

  英国诗人本•;琼生在《题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遗著》中这样写道:“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在西方文化中,莎士比亚享有着天神般的荣耀与尊崇。  打开莎士比亚的作品,仿佛打开了一本诗化的大百科全书。自然界的万物生灵、人间的世俗百态,都被他描摹得栩栩如生。莎士比亚自小生长于乡野,对自然有着深厚的热爱之情。在他那些久负盛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品中,自然及其万物的轮回变迁总是被用来传递人心的喜怒哀乐,并象征人世的盛衰无常。《仲夏夜之梦》中那个清新醉人,带着梦幻色彩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一种生命和爱的气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主人公胸中那深沉浓烈的爱在浓浓夜色的掩护下化为优美的诗句,与月桂和蔷薇的芬芳一起向着他心爱的少女传送。在他那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集》中,诗人让我们品味玫瑰、芳草、秋叶等优美的意象,在静观自然时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