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莎士比亚 画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传送。在他那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集》中,诗人让我们品味玫瑰、芳草、秋叶等优美的意象,在静观自然时令的迁移流转时,不由得感叹年华的流逝。这种手法在《哈姆雷特》中则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剧中单纯幼稚的少女奥菲利娅被自己的爱人所遗弃,她心力憔悴神智昏乱。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凄楚的画面,失去理智的少女用各种花草装扮着自己,口中唱着村谣,成日在旷野游荡。她向周围播撒鲜花香草,然而每一种花草似乎都在传递着她的悲哀,预示着她的厄运。最后她被那些美艳而不祥的花草所簇拥着,在一条溪流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诗人在其作品中不仅用时节的更替和草木的枯荣比拟人世之无常,而且还把动物世界也引入到他的诗歌世界中,从黎明的黄鹂到月下的夜莺无所不包,以之来传递他的诗情。在《仲夏夜之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我们听到了各种昆虫的嘤鸣和鸟类的啼啭,它们烘托了一种甜蜜优美的气氛,传达着主人公的爱慕之情。在《麦克白》里,就在主人公犯下弑君之罪的那个夜晚,各种不祥的飞禽如猫头鹰、蝙蝠和秃鹫、隼等猛禽开始在夜空中哀号搏杀,把一种惊心动魄的惨酷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谈到动物,就不得不说说当时颇为风行的狩猎活动。莎士比亚似乎颇为精于此道。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狩猎活动中使用的各种猎犬和猎物如野兔、野猪、鹿等都很熟悉。他笔下那个牛皮大王福斯塔夫就总爱吹嘘自己是一个如何高明的猎手和英勇的战士,而一旦真的上了战场,他却胆小如鼠,令人忍俊不禁。《皆大欢喜》中那个装模作样的道德家杰克斯,就连面对一头垂死的鹿,也要大发议论。这样,诗人既刻画了人物性格的典型,同时充分展示了他的狩猎知识。除了一般人们所常见的普通动物之外,莎士比亚对于各种远方异域和神话中的动物也颇为通晓。他的戏剧作品中就屡次提到犀牛、老虎、象等在英格兰的土地上所无法见到的动物。麒麟、凤凰、龙等神化中的珍禽异兽也被他写入了自己的作品。  除了自然界的草木鸟兽,莎翁还特别善于刻画人类的现实生活。正如我们在前面曾指出的那样,这两者往往是有机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的。诗人特别善于表现英格兰乡间的风土人情。他笔下的乡村生活场景往往特别逼真。类似的例子在《亨利四世》上篇和《冬天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在《亨利四世》上篇中,滑稽人物福斯塔夫和他的同伴前往盖兹山袭击香客,途中与马夫之间的一段交谈,把乡间日常生活展现得如此清新!而在《冬天的故事》中,乡间剃羊毛的节日则给低沉阴郁的故事平添了些许活泼轻快的色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牲口贩子在集市上触摸牲口,村民们在集市上就羊毛的价格讨价还价,此类情节为作品增添了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在这种乡土生活中还孕育出无数的传说、歌谣和故事。热爱世俗人生的戏剧家从这些传说、歌谣和故事中获得了丰富的艺术滋养和创作灵感。


第一章  斯特拉福的戏剧家第5节 宗教、巫术在16世纪的英国(图)

  在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欧洲已经挣脱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时代潮流把一抹明亮欢乐的阳光投向人类的现实生活。宗教已经无法再以它的苛严律令束缚人们的精神。自从16世纪开始,英国宗教节日开始减少,各种繁琐的宗教戒律也逐渐被简化。在莎士比亚的家乡斯特拉福,著名的圣十字公会教堂《最后审判》壁画,甚至被人刷上一层石灰覆盖,于是诗人对于这幅有名的壁画也只是耳闻其有,而未能亲见。  教会的精神禁锢松动了,中世纪开始流传的各种民间习俗和信仰便广为流布。然而,这些民间习俗和信仰受到了清教徒的排斥。清教徒的势力在英国日益壮大,他们那种古板僵刻的宗教信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时在英格兰民间流传着一些季节性节日,这些季节性节日起源于古代异教的季节循环信仰,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最为著名的节日有为欢迎春天来临的五朔节(May Day),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树起五月柱,表演传统的摩里斯舞。清教徒们对这一节日展开了猛烈攻击。他们指责这一节日染有异教淫佚之风,体现了撒旦崇拜。1583年,清教徒斯脱勃出版了一本名为《恶习流弊解剖》的小册子。在这个小册子中,他把这些民间流传的春天娱乐认作魔鬼的仪式。在清教徒的抵制下,各种民间节日和习俗备受压抑。五朔节期间树立在广场上或街头缀满鲜花的五月柱常被新教会的牧师砍断。得势的新教徒不仅压抑民间信仰和习俗,而且对人们的各种日常生活都严加苛律。在公有森林砍伐树木、树枝的村民要被处以很重的罚款;连民间流行的游戏木马也受到新教徒的迫害。清教徒统治的结果使得很多古老的习俗和民间文化从民俗中消失殆尽。  然而,一些赞颂宇宙万物繁衍生息之力的古老仪式,却顽强地保留在民众的记忆里。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民间仪式和传统还仍然保留着。圣诞节和复活节期间演出的假面哑剧里,就保留了很多古老传统的残迹。例如在当时的一出哑剧中,表现了英格兰的守护者勇士圣乔治与巨人交战,他在战斗中阵亡,被一瓶神奇的魔水拯救,最后起死回生并战胜敌人。在这出戏里,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死亡及其复活,这一情节其实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表现英雄的死亡与复活也就由此而体现出浓厚的祭仪色彩。  这种深受古代异教文化影响的祭仪不仅出现在民众自发的娱乐活动中,亦见于中世纪教会所组织的的奇迹剧演出活动中。基督教奇迹剧的演出在圣体瞻礼节举行。这个节日是由教皇乌尔班四世于1264年设立的,时间约在每年的5月21日至6月24日之间。此时正是春夏之交,气候温暖天光充沛,为户外的演出和庆典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督教奇迹剧的演出发展到后来,变成一种规模空前盛大的仪式活动。在英格兰以及欧洲各地乡镇的赛会上,奇迹剧的演员们以大车为舞台,穿街过巷为民众上演主耶酥基督的死亡和复活。  当然,从我们今天所能获得的资料去推测,这种街头演剧的演技水平估计是不甚高明的。关于这一点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作品中也多少提到。例如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提到某一位扮演希律王的演员时就曾批评他表演太夸张,说此人的表演之夸张“比希律本人还要更甚”。不过这种街头演剧的粗犷泼辣也是颇吸引人的。尤其是在表演魔鬼的上场时,种种肆无忌惮的谐谑幽默和针砭现实的引申发挥,对民众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中世纪的奇迹剧发展到了15世纪转而变为道德剧。道德剧,又称“插剧”,一般在宴会空档时上演,例如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富尔根斯和卢克雷蒂娅》。在这种“插剧”的演出中,演出者往往针对婚姻展开长篇辩论,有时被称作“恶习”的丑角人物出来插科打诨,用一些淫荡的笑话逗观众取乐。在那个时候,有很多巡回剧团往来于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其状况犹如今天的马戏团。他们在城堡或市政厅里搭起自己的草台班子,上演着一些充满道德说教的剧目。构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以上这一切绚丽多彩的民间戏剧文化传统无疑都滋养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今天我们所知甚少。遗留下来可供我们查阅的资料,只有教区记事录中所保留的他的受洗和结婚记载。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得以掌握了这位天才诗人生平的些许蛛丝马迹,也对他生活那个时代的状况多了些感性认识。在莎士比亚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在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接受相应的礼仪。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已经有许多艺术作品以表现人生中的此类仪式为题。例如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一幅以表现安顿爵士由出生到死亡之历程为题材的壁画,其中便表现了人的受洗、婚姻、临终弥撒等仪式。莎士比亚无疑是知道这幅名画的,他在自己的喜剧作品《皆大欢喜》中,借剧中人物杰克斯之口提到了这幅画。  近代宗教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民间仪式和庆典却大多仍保留了下来。民众的一般心理是要趋利避害的,对于祈福祛祸的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