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一发-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逸仙兄,你完全相信他的话吗?〃
  〃不,不是完全……七成,不,信个八成应该没问题吧!〃
  〃周榕此人似乎也遭到清廷的怀疑。他曾有过反动的言行举止,但那也可能只是引蛇出洞的一种手段。〃
  〃嗯,那就将可信度从八成降到七成吧!〃
  〃为谨慎起见,不如降至五成吧!一半一半也比较容易算。〃
  〃多谢忠告!〃
  孙文躬身行礼。
  〃我另有一项忠告。清廷最近似乎有外交人员的异动。趁着公使异动之际,对平常无法做的事情,有人可能会放手一搏大胆为之……主管不知情,事情便容易卸责。你千万要注意身边才好!〃
  密斯脱杨说道。
  大清国当时和诸外国仅互设公使(minister)而无大使(ambassador)。清廷对大使、公使未加区别,仅称为〃出使某国大臣〃,而此时〃出使美国大臣〃杨儒便传闻即将遭更换。
  黄二嫂的店有一空房间,可摆供约十人坐的椅子。想听孙文演讲的人常来此聚会。初次见面时,她便说:
  这里是学校的教室。
  某日,她备妥笔砚和纸张。她的店尚无名称,因此特地求孙文取一店名。孙文摊开纸张,略作考虑。
  〃写一碗也可以啊!碗内装得满满的,吃了肯定会饱肚。陈先生,就请写下这意思吧!〃
  黄二嫂说道。
  当时孙文用陈文当化名。然而,对相识之人,他便用本名孙文,也用别名逸仙。黄二嫂亦知其中原委。她被告知这一秘密时感到高兴异常,当故意用化名来称呼时还特地加重语气。
  〃我想起横滨有个怪老板开了间名叫一膳饭屋的店。而在美国的一碗面的阿姨却是个亲切的人。〃
  话一出口,孙文提笔写下:
  一碗面。
  〃真是多谢!……陈先生!〃
  老板娘连连鞠躬道谢。
  在李鸿章滞留美国期间,各式各样的人全挤进了唐人街。
  各种传闻也就从唐人街散播开来。
  合肥环游世界时,不仅带了棺材,还带了大笔金钱。一旦认为有希望,便不惜花大钱投资。
  好像特别针对美国使力呢!
  许多人都听到了这话。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也是李鸿章的出生地。当时的人称李鸿章为〃合肥〃。
  稍早之前有传闻道:
  要争取合肥的资金,因此需要从事活动……
  以此为幌子来骗唐人而搜括了一大笔钱,据说被害人为数甚众。
  美国的唐人几乎全是广东人,但在李鸿章来访时,别省的人便不时会出现,那是私下为护卫老宰相而做的事先宣传。
  黄二嫂的〃一碗面〃店里,来了一个广东话不太流利的男子。
  〃我想会见在这招牌上题字的人。先前已经以信函联络过。〃
  口音虽重,但一字一字慢慢说,倒也听得懂。
  〃他应该快要来吃面了。请你在隔壁的空房间稍候。〃
  黄二嫂早获孙文告知,今天会有访客,可让其入内。一听到来客是台湾人,她感到很好奇。
  在她顶下这间店卖面之前,这里原本是犹太人经营的眼镜行。除做生意外,眼镜行还教犹太子弟希伯来文。空房间便是当时的教室。犹太人老板出售店铺时,通过通译说过:
  我们是从世界各地来此的。我来自匈牙利,对面的化妆品店是波兰,转角的食品店是德国。同是犹太人,使用的却是这块土地的语言。德国话和匈牙利话无法沟通。若是读《圣经》时使用的希伯来语,我们倒是从小就学过。现在更要加紧学习。这里的孩童上学只学英语。必须有人来教,而我自己就能教。学习希伯来语的场所称为乌尔邦(音译)。这次搬家找到了比这里稍大些的乌尔邦,真是令人高兴!
  第24节:三裔地(3)
  哦,那么希伯来文和唐人的文字相同嘛!我们称教汉文的地方为书房(塾)。
  黄二嫂的这番话让通译苦思良久,好容易才翻了出来。眼镜行的犹太人老板很好学,也略具中国话的知识,所以能了解她的话意。
  例如,广东话和福建话完全无法沟通,但若写成文字则能沟通,黄二嫂依经验得知这点。
  她识字不多,且除广东人外几乎不认识别省的人。然而,不知何故,最近却常见到外省人,大概是李鸿章来访之故吧。自然这些人也常会来到她的店里。她为此特地准备了笔纸。
  反正只要写下客人要点的菜及数量,也就能会意了。
  来客不知是福建人抑或北京人。但既然留着辫子,至少知道是唐人。话语虽然不通,但有文字就能知道对方想说什么。如此说来,犹太人的〃希伯来文〃和唐人的文字岂非一样?
  这就是黄二嫂的认知。
  陌生的唐人渐增,又以面恶及眼神凶悍者居多。这让知晓孙文真实身份的黄二嫂不禁担心起来。
  但今天的访客自称是台湾人,面相也毫不凶恶。她所担心的是,那些试图对孙文不利的人是否也会盯上这个台湾人?但访客之事已被事先告知,且孙文又像是满心期待的样子,看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来客正是林炳文。他通过横滨的陈少白取得联络。他已不再参加科考,又不想去唐山,所以也就剪掉了辫子。
  虽不再去唐山,但也尚未决定落脚何处。因他并非长男,所以也无回台湾的必要。
  〃那么你是放弃台湾了吗?〃
  孙文问道。
  〃我还在寻落脚处,以后再做决定。台湾也是选择之一,跟夏威夷一样。〃
  〃若回到台湾便会成为日本人吧?也成了殖民地的人民。〃
  〃若去唐山,又会成为满洲人皇帝的臣民……再说这条辫子又已经剪掉了。〃
  〃不管是殖民地的人民、皇帝的臣民,总是上头有主子。我希望唐山人全都能当自己的主人。〃
  〃你若创建中华共和国,那我就回唐山去也无妨。〃
  〃急不得啊!哈哈哈……〃
  孙文笑了。
  端茶上来的黄二嫂起先是面露微笑,突然间压低声音说道:
  〃此时没有客人倒还没关系,但最近有时会有古怪客人上门,要多注意才好!〃
  广东党匪孙文。
  之前有段期间,全广州都贴出逮捕犯人的悬赏告示。
  只要逮捕送交官府便可得赏银一千元。先前就算逮捕到通缉犯或通报其住处,也未必保证能领到公告的赏金。但这次不同,官府告示上特别写得一清二楚。
  银封库存,犯到即给。
  慎勿怀疑观望。
  告示前的围观人群见之莫不七嘴八舌。
  哦,这次竟然说真的会给呢!
  哪能相信?但孙文倒像是块好玉。
  这上头写的是党匪,南海县的车站告示写的却是土匪。
  就在人群围在张贴的告示前说东道西之际,已逃至香港的孙文正好又逃抵日本。
  在香港时,像是清廷密探的男子便已出没孙文的身边。
  在与日本和谈后,大清国公使馆的第一项任务便是询问孙文的动向。但因包庇者冯镜如是英国籍,因而大清国公使馆无计可施。
  夏威夷虽是孙文的第二故乡,但清廷仍派遣吴平这一密探过去。吴平还尾随追至美国,而在美国其实已有周榕这个跟监者。周榕自称是从横滨开始接这份工作。也就是说,自重阳起义以后,孙文的周围便已经有了跟监的密探。
  这表示清廷对孙文的造反一事念念不忘。
  旧金山的洪门弟兄、陈翰芬牧师、丹佛的密斯脱杨、纽约的黄二嫂等关心孙文的这些人,也都警告他不可掉以轻心。
  〃多谢!但那时候我的脑袋值一千元,现在行情可有上涨?〃
  孙文转身对林炳文开玩笑,但端茶到二人面前的黄二嫂却怒声说道:
  〃不论涨价多少也决不卖。先生是唐山之宝。不论出多少百万美金的价,也决不卖!〃
  当时的中国城规模尚小。由披露街(Pell Street)与勿街(Mott Street)所构成的三角地带朝着茂比利街(Mulberry Street)方向延伸的地区,唐人本分地和意大利人、犹太人混居在一处。
  第25节:三裔地(4)
  虽略嫌过时,但称其为〃三裔地〃其实倒也贴切。
  在李鸿章抵美之前,孙文每天变换旅馆,那是由密斯脱杨安排的。每天晚餐时,黄二嫂便将杨交付的卡片给孙文过目。在做此一动作的同时,她口中会低声念出三或五等数字。孙文从杨那儿早已取得旅馆名单,因只有七间而已,所以他便全记在脑中。若当天念的是三,孙文便投宿于卡片上列出的第三间旅馆。且与旅馆接洽之事也全委由杨代理。
  〃这岂非过度反应?我知道有危险,但这也未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