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2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5年9月23日,毛泽东接见了彭德怀,长谈6个小时,并与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陈毅等老战友、老同志一起共进了午餐,毛泽东亲自点将任命彭德怀为西南战略后方三线建设副总指挥,还说:“庐山会议已经过去了,现在看来,也许真理在你那边。让历史去做结论吧!”他知道自己的事儿还没有完,临行时再次嘱咐侄女要替他保存好笔记文稿。

  1966年春节,彭梅魁去成都探望伯伯。彭德怀告诉侄女:“我在这里很好,但是没人来看我,来谈工作,没有一个来的。”经过多次的政治风波,彭德怀已对这些细微之处非常敏感了,他又一次叮嘱侄女要经常与在老家的母亲保持联系,以防发生意外。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梅魁有几个没收到母亲的信。她坐卧不安,怕万一出了事,怎么向伯伯交待?!于是她决定以看望孩子为名,回老家一趟。

  彭梅魁和爱人张春一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又步行了两天,方才赶回乌石乡老家,不料刚一进屋就受到母亲的一顿埋怨:“给你们写了那多信,怎么连个字也不回。”原来,红卫兵已次光顾彭德怀的故居,试图搜寻彭德怀“反党”的证据。梅魁的母亲怕造反派强占房子,丢失彭德怀的笔记文稿,又久久等不到女儿的回信,只好与侄儿康知智商量,准备万一房子被人强占时,把彭德怀的笔记材料抢出来。彭梅魁知道堂弟康智办事踏实可靠,就同康智连夜把笔记手稿转移到山上埋起来。这一埋一直埋到1969年,彭梅魁见形势比较稳定了,又怕笔记手稿长期埋在地下会霉烂,才回老家取出来带回北京。

  彭德怀1966年底被红卫兵揪回北京关押,但彭梅魁不知道被关押在什么地方,送东西只能送到卫戌区。彭德怀每次收到东西后,就写一张收条,让卫戌区的人交给侄女。然而,一年之后,收条也不见了。

  又是几年捱过,1973年1月彭梅魁彭起勇气,直接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询问伯伯的下落。

  4月22日有人通知她第二天去看“一个病人”。原来彭德怀患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需要立即动手术。周总理亲自批准了彭德怀的手术方案。于是,元帅却来了倔脾气,他坚持要先把他的问题搞清楚才上手术台:“万一我上了手术台,下不来了,我的问题不就永远搞不清楚了!让我背着黑锅去见马克思,我不去!”专案人员没办法,便求助于彭梅魁。

  彭梅魁走进医院那音暗无天日的房间里时,惊得目瞪口呆:房间的窗户被旧报纸糊得严严实实。错暗的灯光下,原先魁梧壮实的元帅瘦得像一爿干柴,深深的皱纹刻在他那苍白的脸上。元帅拉住女的手说:“你倒胖了些。”彭梅魁轻声问伯伯:“您身体怎么不好了?”彭德怀告诉侄女:他长期便血,才被送到医院来。他换了一个话题问侄女“你母亲身体怎么样?”彭梅魁在专案人员的监视下不能直说,只好顺着伯伯的话说下去:“我母亲身体还好,放在老家的那些东西也保管得很好。你放心吧。”说完,她特别朝伯伯看了一眼,看到伯伯那会意的神色。她知道伯伯听懂了她话中的含意。

  五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终于走完了苦难的人生历程。彭梅魁闻讯赶到医院,元帅的心脏早已停止跳动。除了专案人员认为可以作为“罪证”的物品以外,彭德怀的所有东西,包括他被关押期间认真阅读并作过批注的62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与他的遗体一样,被付之一炬。他们企图把彭德怀同志的一切都毁灭掉。但是,他们失败了。元帅早预见,及早做了安排。面对伯伯的遗体,梅魁发誓,等到云开天晴之日,她要把伯伯的笔记文稿献出来,让党重新审查,让全国人民了解伯伯究竟是共和国的功臣还是反党分子,是元勋还是首恶?

  彭梅魁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Number:6054

Title:中年如下午茶

作者:闻强

出处《读者》:总第121期

Provenance:青年人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今年春节过后几天,一下子就滑入了“不惑”的年龄。

  过了40岁的生日,似乎就听得背后有扇门“咣当”一声永远闭上了。那刹那的震颤是如此真切,直透心底。

  生日之后,也就慢慢惯于这种新阶段。就像在一餐正午的盛宴之后,已经有些懒洋洋的。虽然民主底对盛宴的绚烂回味不止,可明明白白地知道那是一去永不复返。你再能盼望的仅仅只是能尽量好些的下午茶点,你知道不可能再有午宴的规格,而最为重要的是你不再有那样一副好胃口。

  但下午茶点你要浸润其中,也会找出它自己的乐趣。午宴时你狼吞虎咽,大多时候有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你能欣赏大滋味,拙于品评细区别。你还缺经验、缺感受垫底。到了下午的茶点上桌,你就会悠悠地细细地将每一味茶点慢慢咀嚼,虽然时钟不时地提醒你这是下午了。

  人生到了下午会更通达,它已经见过那么多,也不会再动辄大惊小怪。午后的通达是夹杂着怅惘的通达,是如“快乐王子”苏东坡所说“梨花浅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惘怅东栏一树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午后的思绪更像大江从跌宕翻腾、咆哮怒吼的上游转入“潮平两岸阔”的宽容处所。已经吸纳百川,再就雍容大度地步向大海了。午后的思绪庞杂绵长,解乱线团似的越解越长,可形诸文字却越来越短。人生走到这个份儿上,才发现语言这个工具真是靠不住,即使至亲好友谈,也是“各说各话”,人人都要打破周围的“玻璃笼子”,人人又不时地要缩回这笼子里去,而且还要在笼子里挂上帘子。

  中年也是危险的年龄,青春的回声还在心底轰鸣,那股刚刚喷发过的火山熔岩虽封口也还可能再次爆发。如孙猴子陪唐僧去西天,虽是走在修炼道儿上,有紧箍咒子管着,也还要不时撒野一番。不然怕要憋成神经衰弱患者,更何况修炼并非定成正果。

  中年选择道路总择平坦点的走,有时绕点道也在所不惜,有时也会迎面碰上三岔路口,你不可能坐在岔路口哭一陈走回头路,“临歧泣而返”那是青年的优惠,你可是在下午,天渐渐黑下来,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只好打点精神。

  拿出全副本领,找条通罗马的路。那是五成靠本事,五成撞大运。

  中年回头审视自己的青年时期,大约像是与一个早年失散的亲兄弟重逢,那是种亲切与陌生感的混合物,像北京味儿的什锦豆腐脑或者重庆火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写不尽的中年。

Number:6055

Title:全骂、无骂和半骂

作者:何华

出处《读者》:总第121期

Provenance:团结报

Date:1991。6。1

Nation:

Translator:

  清代惯例,朝廷如谕旨申斥官员,京官由太监传宣,外官由督抚代宣。因此京官被申斥者,跪聆宣旨毕,太监往往破口辱骂,情状以至不堪。但事先贿赂太监可免骂,太监亦视贿金寡而决定骂还是不骂,大骂还是小骂。

  清末邮传部初立,尚书张熙和侍郎唐绍仪不和,互递奏章攻击对方,朝廷不偏不倚,两人均着传旨申斥。张百熙倚仗自己老资格,没有行贿,结果跪听宣旨毕,太监即顿足大骂,骂完后说一声“混帐王八旦滚下去”。张叩首起立,已面无人色,回宅未几忧郁成疾,一命归天。而唐绍仪前一日就送了400两银子给太监,因此宣旨毕,太监只字不骂,只说“下去”二字。时人谓二人受申斥为“全骂”和“无骂”。

  还有受半骂者。光绪33年10月,光绪帝和西太后前后一日相继病死,照例19天内不准各官递封奏。编修刘廷荣忽破例递折,朝廷怒传申斥。刘虽一穷翰林,但又不能忍受那种辱骂,于是想方设法凑了银子200两,托人向宣旨太监求情。临受申斥之日,太监稍减其骂,最后说句“混帐滚下去”,少了“王八旦”三字,时人呼之为“刘半骂”。

Number:6056

Title:如果你是天使

作者:晓风

出处《读者》:总第121期

Provenance:如你在远方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如果你是天使,诗诗,我怎能想象如果你是天使。

  若是那样,你便不会有夜静时啼哭,用那样无助的声音向我说明你的需要,我便不会在寒冷的冬夜里披衣而起,我便无法享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