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务员录用考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渐趋成熟,其考试科目也趋向稳定。从近两年全国公务员考试实践来看,根据报考职位不同,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而在公共科目设置上,中央与地方有所不同。    
    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甲类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申论》两科。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地(市)以下所有机关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机构中的省级机关和直属机构,部分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考乙类职位的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一科。    
    从2005年上半年举办过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部分省、市、区来看,各地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设置不尽相同。2005年3月19日的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2005年5月14日的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2005年6月13日的北京市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目设置与中央相同,即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两科;2005年3月27日的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2005年4月17日的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目设置包括《行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共基础知识》三科;2005年4月16日的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目设置包括《公共知识》、《申论》、《英语》三科,而在《公共知识》中则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两部分。    
    从以上考试可以看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属于必考科目,而《公共基础知识》只在某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中单设一科。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些地方不单设《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邓小平理论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行政管理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经常作为常识判断题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出现。特别在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题中法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在不考《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地区,为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妨参考《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它可以把常识判断的大部分内容集中起来,便于复习。    
    公共科目的笔试内容和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从设置《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地区来看,其题型不一,有的地方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有的地方全为客观题。    
    专业科目的笔试内容与方式,由各招考部门自行确定,不作统考。    
    


前  言二、应试技巧

    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阅卷过程中,编者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试题难度并不大,但极少有人考出高分,甚至出现一部分具有较高学历的考生不及格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题型的系统缺乏了解,做题太少,以为公务员考试题目容易,没必要花精力去做针对性的复习。例如,某地招考公务员时,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一半加上公斤,请问这只西瓜有多重?”结果,有近的考生答错了,甚至怀疑这道题给的条件不充分。其实这道题很简单,答案为公斤。答错的原因,就是这些考生平时接触这类题太少,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下面对公共科目的应试技巧做一些简要说明,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技巧    
    1。 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列,需要你从选项中选出一个与题干数字排列规律相符的数字来。没有文字可以帮助理解,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规律。如果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单靠试题上的例示是很难适应这种题型的,但如果考生掌握这类题型的一些常见规律,再适当做些练习,这类题就不难解答了,不管题目再怎么千变万化,也都只是这些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或其混合表现形式而已。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一般有:①奇偶数规律;②等差数列;③等比数列;④二级等差数列;⑤二级等比数列;⑥加法规律;⑦减法规律;⑧乘法规律;⑨平方、立方型规律;⑩混合型规律等。熟悉了规律,遇到这类题,拿规律一套,题就好做多了。    
    2。 数学运算    
    这类题几乎都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题目简单,但却与这类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挂钩。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时有这样一道数学运算题:    
    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是    
    A。 9B。 7C。 5D。 3    
    许多考生一看这道题,心里就发毛,这么多次方,恐怕计算器都算不了。    
    实际上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既然题目求的是个位数,那么我们就只需考虑个位数的幂。原题可以转化为求81989+91988的个位数,如果你在平时训练中,记住了1~9自然数幂次方的尾数常识,就很快做出这道题。    
    1~9自然数幂次方的尾数有以下规律:1n为1;2n、3n、4n、5n、6n、7n、8n、9n的尾数均是以4为周期变化的。故这道题可以这样做:1989/4=497余1,即81989的尾数与81的尾数相同为8;1988/4=497,即91989的尾数与94、98…94n的尾数相同,为1。    
    从而19881989+19891988的个位数等于8+1=9。故A项正确。    
    再如为了考查考生的工作细致程度,出题者在设计题目时,故意在选项上设计一个似乎正确的答案,在细微处留下一个破绽。例如有这样一道题:    
    一条鱼重500克,10条鱼重多少公斤?    
    A。 5000 B。 5000克 C。 5斤 D。 5公斤    
    题目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有些考生偏偏选了A或B或C,而不是D。原因是这些考生在答题时,走马观花,没有看清问题的要求,仅根据题目前面部分的信息,就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因此,考试时千万要沉着细心。    
    3。 图形推理    
    既然是图形推理,着眼点就得放在“图形”二字上。有些题用一些字母或者汉字来表现题干,许多考生就摸不着题意,如有一道这样的题:    
    A  H  N   P  T  ?    
    M  F  E  V    
        A   B  C   D    
    第一组图形,如果只看字母,按照习惯思维,会以为那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看不出有什么规律,第二组图形的规律也就无法得出。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你得改变一下思维,在这里字母不能单纯地被看作字母而应当被看作图形。第一组中的三幅图都是三画,有了这种认识,第二组图形的规律也就不难得出了,第二组中的前两幅图形,每幅图都是两画,选项中只有选项D是两画,故D项正确。    
    应当注意,图形推理中的图形变化规律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的变化、图形方向的变化。    
    4。 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的答题关键是必须紧扣试题给出的定义本身,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做题,应当仔细揣摩试题中的定义。    
    5。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关键在于把握推理的前提条件,最主要的是平时注重逻辑思维训练。这类题目的正确答案必须符合“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结论不超出前提判断的范围”这一要求。这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每个选项几乎都有道理,但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相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还有一点必须注意,试题中所陈述的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这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生不能对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的正确性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用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