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走江湖 作者: 张纪中-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人心的生命力,这样才有所谓的“胜收”——它的构思与创意的独到精致,它的创作经历的艰难,这都是为之奋斗多少年的经验积累的体现与验证,而不是简单庸俗化的堆积与推测。依然以美国影片为例,高票房收入达到了商业化运行目的的“商业片”,都是集高科技与精良艺术追求的影片,在制造电影神奇的同时,也制造参与了影片制作的各种明星,比如一九七○年代拍摄的《大白鲨》出笼了导演斯皮尔伯格,之后斯皮尔伯格接拍的《夺宝奇兵》除了再创当时的高票房收入以外,也制造了影星哈里森·福特;比如近在眼前,人人皆知的《骇客帝国》,创下世界性高票房收入的原因是影片奇特而超凡的想像力,高科技介入的拍摄、制作方式,使得成功的商业运作体现的是艺术的追求与创新,同样例子的还有《哈里波特》,《魔戒》。《魔戒》的导演在接拍《魔戒》之前还是一个不入主流、不为人知的小导演,《魔戒》不同与一般的制作表现,在商业化的依托下成全了艺术的追求。这个问题在平常的聊天中我也遭遇过非议,友人认为《魔戒》谈不上艺术的创造,只是影片商业的成功。我认为不是这样,即使是在完完全全从事贸易、进行着物物交易的商界,成功的交易也具备经常被人们忽略了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甚至包括欺骗,只要进行得完美。艺术是中性词,在不涉及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它包罗一切。所以《魔戒》怎么没有艺术呢?它完美的风景,成功的商业结局,奇特的画面表现,无一不是。国产影片也一样,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英雄》,以及我们拍摄的、商业投资获得巨大成功的电视剧,出发的原点都不是“商业化”,而到达的地方获得是在艺术追求之后的、“商业化”的收益的证明。 

        这是我认为的所谓“商业片”。 
        当放弃所谓“商业片”的追求与目的,潜心一部影视剧的创作与表现力的挖掘,商业化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实现,影像艺术追求的价值在市场得到票房与收视率的鉴定。反观这时的市场“鉴定”,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在这些各持所见的规律中,武侠片确实最能够实现商业化的体现。这个从李小龙的工夫片在世界性的观众中受到的欢迎程度,从香港几十年持续的武侠片票房收入,到我们大陆二○○○年开始拍摄武侠剧大量观众自发言论参与、关注的程度,等等,都能够证明这样的市场现象。仔细想一下,这也是对的,电视由电影发展而来,袭承的还是“动”的艺术,从影像表达的特点来讲,它的确是最能够抓住观众的视觉,满足视觉的欲望的。国外很多特别成功的影片,“动感”都是很强的,无非他们的“动”与我们东方人的“动”有所不同。因此我在看了《魔戒》,看了《骇客帝国》这样“好看”的电影之后就想,我们缘于历史、有着几千年、几十代人想像积累的武侠片,应该发挥更加振聋发聩的屏幕、银幕想像空间,借助于当前的科技能力。 

        而发挥想像的方向很重要。我们拍摄了三部电视的武侠片,积累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今后,在即将开展起来的《神雕侠侣》中应该有步骤地干一些什么。为此我写有上万言的“制片人阐述”,也是我自己认为的“痛与不痛都该思痛论”。这里就有市场与武侠片的关系,武侠片的发展方向——制作方式的问题。我们的确是在制造娱乐,我说过“将娱乐进行到底”,但是娱乐不等于是无聊,上千万资金的投资我们不可能用来制造低级趣味。如果我们在继续拍摄的武侠片中能够有意识地做到放弃外部动作的热闹与重复,放弃“行活”,娱乐的创造与塑造,可能会渐渐贴近我心中的理想之状。能够比较“讲究”地娱乐大众。 

        但是娱乐界靠挖掘娱乐新闻的娱记们暂时不会接受我的观点。这几天我频频接到不同报纸的娱记电话,“核实”我根本没有提及过的来自于网上的消息:我已经邀请了刘晓庆扮演《神雕侠侣》中的人物。这是他们为追求商业化的商业制造?我想在他们看见我这样认为着电视商业化的文字时,可能我们彼此都会在心里认为:对方很无聊。 

      第二部分 … 浅叙影视的产业化 
      第二部分 … 
      浅叙影视的产业化  无论是我经历的摄制组,还是其他的剧组,但凡拍摄古装戏,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进行置景,家具、道具的制作,服装制作。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如果有一个产业化的电影电视连锁生产,就可以资源(时间,重复的制作,人力)被节约,利益共分享(不同专门行业的租赁服务),拍摄所涉及的细节问题也会被表现得更加充分,真实好看。 

        比如我们都曾涉及到过的很多动物演员,以马为例,《西楚霸王》里面的乌锥马,《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刘备的越马檀溪,《天龙八部》中木婉清的马黑玫瑰,这些在小说中极有表现力的、通了人性的动物,因为缺乏专门的、专业的人士培训,在电视屏幕上变成了那么不尽如人意、甚至显得木讷的表现,使得动物戏——马的戏,减少了精彩,没有了与人物的呼应、对应关系,成为一个凑合的动物表现,反映在戏里面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美的形象。看过阿兰德龙版《佐罗》的朋友都会记得佐罗的那匹英俊黑马,它成为英雄佐罗的一个同伙,一个重要标记之一。现在我们要拍摄《神雕侠侣》,又面对了动物演员的问题。《神雕侠侣》中涉及到的动物不是一点点,而是大量。当然其中有相当的必须通过电脑的制作来完成,比如神雕,九尾灵狐,以及万兽山庄里面的很多动物,这些都是原作的创造,是这个世界不曾存在的灵异动物;还有蜜蜂,麻雀,这样的小小生命因为缺乏与人沟通的灵性,也需要借助电脑的帮助;但是杨过的瘦马呢?郭靖的小红马呢?还有鳄鱼?这些动物的表现成为我们例行要遭遇的头疼困难。这就让我觉得了某种行业的缺乏,如果有了这样专门的行业,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像黄建中,像洪金宝在法国、美国拍戏那样,递上一个详细的动物要求、拍摄时间的计划,而不是每一次的事到临头“抱佛脚”,临时找动物,找人培训。我们的“影视基地”成立有十年以上了,如今又有横店集团这样中国第一个影视试验区的成立,如果依然没有“产业化”的考虑与设想,看不到我们与美国电影产业的大本营好莱坞的实际差别,仅仅房子(影视基地的普遍建筑)是不够的,我们在追求的发展,将依然还是在五年、十年地绕圈子。 

      第二部分 … 我所知道的“高清” 
      第二部分 … 
      我所知道的“高清”  电视节目的高清晰度生产和播出,是这个行业不可回避的前景,可以说已经近在眼前,许多有眼光、有支持的电视人已经开始使用高清晰度摄像机的拍摄,就是为了面对新的电视技术革命带给现有状态的阻挠。晶体管半导体不是被淘汰了吗?曾经让我们热衷不已的VCD电影光盘不也正在失去市场被DVD替代?而DVD又开始受到EVD的挑战,也在面临失去人们的宠爱?这还只是传播载体的快速相互淘汰,而现在我们在电视的制作和传播上,面临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这是被一部分人选择,另一部分人不得不面对的革命。人的历史发展大致来说都是通过各个领域、方面寻找发明让人生活得更舒服、方便、人性化的渠道,达到人的身心愉悦(即使战争的目的也是这样)。电视的传播是通过看与听使视觉、听觉、心灵感受到沟通与抚慰的快感。在我了解的电视传播知识中,电视机表面的图像显现,是通过逐行(隔行)扫描来完成的,一般电视机的扫描线数只有三百多线,DVD光盘可以达到五百多线,几乎比三百多线提高了将近一倍,而高清晰度电视可以达到一千零八十线,这个线数意味着,不但制作(拍摄)时的器材不同以往,传播系统,接收的电视机都要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已经有制作,却还没有被普遍传播的原因,一切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待时机成熟。 

        电影也面临着这样的改变。数码电影已经开始产生。所谓数码电影,实际上也是用高清晰摄像机拍摄的,它的根本目的除了图像传播的清晰完美,降低电影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胶片成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