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园丁那样管理-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惊讶地看着孙乾说:“那怎么行呢?如果我使用这样阴险的毒计,让曹操杀害徐庶的母亲,那我还是人吗?徐庶的母亲正在遭受牢狱之灾,我们却无力帮助他,这已经是很令人惭愧的事了,我怎么能够留住他,让他不顾母子之间的亲情呢?像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我宁愿死,也是不愿做的。”

  第二天,刘备在新野县城外长亭毅然送别徐庶。看着徐庶远去的身影,刘备忍不住悲从中来,捶着胸脯,放声哭叫:“军师啊,你这一走,留下我们该怎么活命啊!”他何尝不知道徐庶此去给他带来的危险,以至于他不得不做好亡命山林的准备。在如此严峻的生死关头,刘备依然用他最大的勇气,恪守了他的做人之道。你怎么能够说他不像个男人,甚至说他是一个喜欢用眼泪来博取同情的伪君子呢?

  二、死里逃生之后的悲情

  徐庶离开新野的时候,大约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冬天。一年之后,刘备在曹操大军的追击下,一路逃难到了当阳县景山脚下的长阪坡。《三国演义》中描写当时的场景:“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这个黄昏,不是傍晚时候的黄昏,而是凌晨四更天的黄昏。许多逃难的老百姓冻得直打哆嗦,大人小孩哭成一片。

  正在这个时候,曹操的轻骑兵出现了,喊杀声、惨叫声突然惊醒了这个没有天亮的早晨。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曹军铁蹄下的亡魂。刘备在张飞的保护下逃出重围,身边只剩下一百多名士兵。他的两个女儿成了曹军的俘虏,老婆和家人们全都不知下落,可谓是生死茫茫。正在凄惶之时,糜芳带着重伤(脸上中了好几支箭)踉跄而来,告诉刘备说:赵云反投曹操去了!

  这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如果赵云反投曹操属实,那就意味着他会出卖刘备,让死里逃生的刘备再一次面临不可预知的凶险。假设你是刘备,请问你会做何感想呢?在那种极度惊恐的环境中,你还会相信你的员工吗?那么,刘备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刘备立即叱责糜芳说:“赵云是我的好兄弟,他怎么会背叛我呢?”
 
    张飞说:“这也难怪。他看见我们如今沦落到势穷力尽的地步,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或者谋图自己的荣华富贵,是很有可能反投曹操的。”

  刘备坚决地说:“这绝对不可能。赵云是我患难与共的好兄弟,我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铁石一样坚贞,绝对不是荣华富贵所能动摇的。” 
 
  糜芳说:“我亲眼看见他往曹操那个方向去了。你不信问问跟随我的这十几个士兵,他们都看见了。”

  刘备说:“他这一去,肯定有什么事故,但绝对不是去投奔曹操。”

  有什么事故呢?后来我们都知道,赵云在曹操的大军中七进七出,血染征袍,营救了许多同事,刘备的老婆甘夫人和儿子阿斗也是他救出来的。他还带回了刘备的另一个老婆糜夫人不幸遇难的消息。想想看,假设你是赵云,假设你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回来听到老板怀疑你叛变的消息,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所有的人都在怀疑赵云,只有刘备还在苦苦等待着赵云的消息。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刘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始终不渝地信任他的员工,即使风云是如此变幻莫测。当赵云像一个血人似的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时候,他呼唤着赵云的名字,滚烫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出了眼眶。那是多么忠贞不疑、生死相依的友谊啊,你怎么能够说他不像个男人,甚至说他是一个喜欢用眼泪来博取同情的伪君子呢?

  三、临终前的悔恨

  刘备最后一次哭泣是在白帝城。他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刻,诸葛亮坐在床前,他伸手抚摸着诸葛亮的背说:“我没有听丞相的话,所以才会有彝陵之战的惨败。如今,我是悔恨成疾,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丞相。”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泪水已经流满了那张气色黄白而又虚弱的脸。

  前些时候,为了给关羽报仇,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东吴。不料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致使刘备惨遭彝陵之败。幸得赵云将军从江州(今重庆市)赶来,将刘备和幸存的100多名亲兵救回了白帝城。没想到,刘备竟然因为痢疾并发症客死在这个地方。

  比起曹操来,刘备尽管命运多舛,但身体一直都挺好,怎么会因为悔恨而莫名其妙地患上痢疾,并最终导致撒手人寰呢?我曾经跟好几位医生谈到刘备的病情。他们告诉我说,痢疾是有可能导致死亡的,但刘备为什么患上痢疾的病因却很难解释。

  现代医学认为,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或溶组织阿米巴造成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引起的。那时曹操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曹丕威逼汉献帝用禅让的方式当上了魏国的皇帝,而刘备在成都坚决不承认魏国政权的合法性,并在诸葛亮等人的拥戴下成为大汉王朝的继承者。既然如此,刘备也算是一个皇帝了,生活条件较之于早年理应优越得多,怎么会出现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呢?如果是别人传染给他的,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其他的病例呢?

  后来我从中医那里找到答案。中医认为,患上痢疾的原因很多,饮食卫生问题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例如,夏秋季节的湿热气候会导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而成为湿热痢或疫毒痢—中医称之为“外感时邪”。又例如,因为愤怒和郁闷导致肝气犯脾,气滞血瘀,饮食难化,日久胶结,可渐成下痢赤白粘冻;也可能因为忧虑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滞,与气血胶结而酿成痢疾—中医称之为“内伤七情”。此外,如果脾肾虚弱而又久痢不愈,就必然伤及脾胃和肾,致使阳气衰弱,以至于奄奄一息。

  所以,刘备是有可能因为“外感时邪”和“内伤七情”而致病的。所谓“外感时邪”,指的是白帝城所在三峡地区夏秋季节特有的湿热气候。所谓“内伤七情”,指的是刘备惨遭彝陵之败的悔恨交加。当然,也有可能是刘备在气急败坏、脾肾受伤的情况下又“内伤饮食”,导致湿热内蕴,或者寒湿内蕴滞肠而生病。

  症状严重的痢疾,会经常腹痛、腹泻,还有发烧或出冷汗的症状,并且会惊厥、精神委靡而至于虚脱。刘备遭此大难,身体极度虚弱,见到诸葛亮时那种悲欣交集以至于泪流满面的心情,我们当然可想而知。你怎么能够说他不像个男人,甚至说他是一个喜欢用眼泪来博取同情的伪君子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组符号 

  《三国演义》中最典型的五个人物形象,一个是曹操的奸诈,一个是刘备的仁厚,以及关羽的忠义、赵云的英勇和诸葛亮的智慧。当某些学者在试图为曹操翻案的时候,也在试图质疑刘备和他的员工们。最先被打倒在地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理由是刘备长厚似伪,诸葛亮多智近妖。近几年来,也有学者试图打倒关羽和贬低赵云。这种动不动就要为历史翻案的风气,倒是颇有几分姚文元当年痛批《海瑞罢官》的气势。 
 
  我们在第八章谈到,有学者说关羽是一个好色忘义之徒。当这些拿关羽的私生活说事的文章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首先引起了海外华人的反感。在海外华人的心目中,关羽的忠义精神象征着他们创业营生、恪守信义、友爱真诚、团结合作的人生信条。因此,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关公的神像。他们愤怒地说,那些无良的学者为什么要用“我看不一定”这样的口吻来否定关公的德行呢?作为一个男人,关羽是有可能好色的,但他并没有忘义。你能够从史料中找到他玩弄女性、生活淫乱、背信弃义的证据吗?当然,找不到不等于没有—但问题是:既然找不到,你为什么要捕风捉影地说“莫须有”呢?

  一些学者总是指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创作思想。难道尊刘抑曹错了吗?我们尊敬刘备,尊敬的是他的仁爱,即使他改名叫周备或者王备,我们也同样尊敬。我们反对曹操,反对的是他的凶残,即使他改名叫张操或者李操,我们也同样反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存世,实际数量当然远不止于此。唐朝论述三国的诗文有140多篇,宋朝则有80多篇,元朝除诗文外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60多本,这些也都是我们今天所存有的资料,而因为种种原因遗佚的资料必定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