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鬼谷子-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高祖刘邦死后,朝廷大权落到吕后手里,吕后把吕家的人安插到各个要害部门还不算,还想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出面反对说:“高祖曾经留下遗言:不是刘家的人想封王,天下共击之!”吕后听了很不高兴,找茬罢免了王陵。吕后还不死心,又去问左水相陈平,陈平却表面支持吕后的意见。

    吕后高兴地把自己的兄弟封为诸候王,同时对陈平也更加另眼看待了。

    王陵知道后很生气,见到陈平就责备说:“你我都是高祖手下的老臣,你怎么违背高祖的遗言,同意诸吕为王?这样做对得起高祖吗?”陈平早已看出吕氏集团篡权的野心,只是鉴于吕氏兄弟当时气焰正盛,又有吕后的庇护,反对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才使用缓兵之计,暂时作了妥协。可是,这些话又不便于全盘托出,只好意味深长地说:“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抗争,我比不上您;安定天下,保全刘家江山,您不一定比得上我。”王陵听说后,不解其意,怀着疑虑的心情告辞陈平表面上与吕氏集团往来交往,暗地里在谋划如何除掉诸吕,他感到最难办的事,是诸吕掌握着兵权。陆贾给他出主意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关系好,文武大臣就会归附。现在主要问题是掌握兵权。太尉周勃是开国老臣,在军队威望很高,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就会有掌握军权的把握。我愿意到周勃那里为您疏通。”

    陈平非常高兴,取出500 两黄金供陆贾使用。其实周勃也早看不惯诸吕的行为,通过陆贾穿针引线,积极参与倒吕的活动。陈平还给了陆贾大批军马、钱财,要他以玩乐为掩护,在大臣中进行串连,集中叵吕的势力。两派都在拼死扩充自己的实力,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风暴即将来临。

    公元前180 年吕后病死,相国吕产,上将吕禄看大树已倒,怕夜长梦多,加紧了篡权步伐。他们统领着南军、北军,控制着宫廷和京城,严密监视着朝中王公大臣。朱虚侯刘章急忙派心腹通知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约他发兵讨吕,自己在京城里接应。于是齐王在山东起兵,发布讨吕檄文。相国吕产等人听到后,立即派颖阴侯灌婴率军前去迎战,不料灌婴到了荥阳,却反戈一击,倒向齐王一边,加入了反吕的行列。

    然而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京城的吕氏集团。太尉周勃虽然在军队有影响,但没有实际兵权,调动一兵一卒都要由吕禄来决定。陈平得知邮寄与吕禄的关系十分密切,便与周勃密谋策划,劫持了郦寄的父亲郦商,要挟邮寄去向吕禄进行游说。郦寄被迫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去向昌禄游说,“原来朝廷立刘氏9 人,吕氏3 人为王,大臣们都没意见,只是因为您受封后不到自己的封地去,反而以上将军的职务留在京城,所以才引起大臣和诸侯不满,只要您把军权交给周勃,表明自己的心迹,反叛的人就会平定下来,您也可以在封地当王,享受荣华富贵。”吕禄一向把郦寄视为心腹,听信了他的话,想交出兵权,可是吕家许多人出面反对,吕禄一时还犹豫不定。这时传来灌婴与齐王合兵来犯的消息。周勃又让郦寄去劝吕禄说:“您应当赶快下决心,到封地去,否则就要天下大乱,招来杀身之祸!”吕禄于是交出军权。

    周勃掌握了兵权,对吕氏家族采取军事行动。由于失掉兵权,吕家势力迅速土崩瓦解,吕产、吕禄、吕须、吕通等人都被诛杀,吕氏家族的人也都死于兵变之中。陈平等人废掉了吕后定的皇帝,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

    陈平、周勃等老臣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积蓄力量,战胜诸吕,再次使汉室江山稳定下来。

    (二)养志'原文'养志法灵龟①;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②。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③,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装。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装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④,仿佛则参会⑤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注释'①养志法灵龟:因为志是判断是非的,所以使用占卜的龟甲最能判断吉凶,因此才必须效法灵龟。

    ②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由于心气不达,所以才要养志。

    ③惶:多的意思。

    ④仿佛:两者相像而难辨别,也就是不明确的意思。

    ⑤参会:指志、心、神三者交合。

    '译文'养志的方法要效法灵龟。思维不畅达的人要培养自己的志气。

    一个人心中有欲望,才会有一种想法,使欲望化为现实。所谓“志向”

    不过是欲望的使者,欲望过多了,则心力分散,意志就会薄弱,就会思力不畅达。

    如果心神专一,欲望就不会多,欲望不多,意志力就不会衰弱,意志力不衰弱,思想就会畅达。思想畅达则心气和顺,心气和顺,心中就不会烦乱。

    因此,人对内要养气;对外,要明察各种人物,修养自己“五气”,就心情舒畅。了解他人,才能知人善任。

    我们想要任用人,一定要先知道他养气的功夫,知道他心气的盛衰。知道他的心志状态,看其养气修志,观察他是否稳健,就知道他的能力。

    不修养心志,“五气”就不稳固:“五气”不稳固,思虑就不畅达;思虑不畅达,意志就不坚定:意志不坚定,反应就不快捷;反应不快捷,就会失掉信心,心气就会虚弱;如果心气虚弱就会失神丧志。如果失神丧志就会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志”、“心”、“神”三者就不协调了。

    修养心志之始,定要先安定自己。自己意志安定了,意志才坚定,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有神威。神威固守,才能调动一切。

    '解析'《鬼谷子》认为:“养志是由于欲望不能得以实现,需要养志以通达,志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心神就会散漫;心神散慢,志气就会消沉;志气消沉就不痛快。所以心气如能有所抑制,欲望就不会过多;欲望不会过多,意志就不会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就痛快。思想通了,气就顺了,于是闷气就不会产生。”

    为此,在内要以养五气为主,在外要以了解他人为主,这样就会心情舒畅,安于职守,要使用一个人,要看到他养气的功夫,以知道他的修养和欲望,再了解他的爱好和才干。

    《鬼谷子》认为,心气得不到修养,心气就不会坚定,情绪就不愉快,思想就不通达,意志就不踏实,应付就不会周到,心气空虚,就等于丧失灵魂。

    养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安定,意志坚定精力集中。对外要明察各种人物,知道他们的意志状态,知道他们的能力,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历史上唐尧禅让的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贤明仁厚的唐尧担任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几十年,日夜为人民操劳,更为黄河之患忧虑。他想做的事很多,可是现在人老了,力不从心,于是想选个能接替他的人。

    放齐向帝尧推荐尧的嗣子丹朱。尧说:“丹朱是个很不虚心的人,又好争论一些无原则的是非,这样的人不会老老实实为人民做事,不可用。”帝尧转向四岳:“你们哪一个能接替我的工作?”四岳谦让不受,说自己才能不够,不能担此重任。尧说:“既然这样,你们就推荐一个吧!不管近亲还是远戚,是官是民,只要才能兼优就行。

    四岳说:“冀州有个平民叫虞舜,母亲早逝,父亲瞽叟双目失明,靠种田捕鱼为生,有时做些陶器。他勤劳,诚恳,朴实,特别是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好。”四岳继续介绍说:“舜有个弟弟名象,后母所生。后母不讲礼,弟弟很傲慢,父亲听后母挑唆,几次想把舜弄死,但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一家人很和睦。这种人一定可以担当大任。”

    尧听了认为可以,但要亲自考察一下。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己三十尚未结婚的舜为妻,又命令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