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秀想休生养息,可是有人却不想让他安生。这个人,就是远在长安的更始皇帝―――刘玄。对于各地的叛乱,刘玄并没过多地考虑。当他得到刘秀讨平王郎的消息后,刘玄认为,其他的人不足为患,他的主要对手,就是这位自己名义上的臣子―――代理大司马刘秀。
  此刻,刘玄看到刘秀已经在河北全面翻身,感到隐隐地有些不放心。
  为了剥夺刘秀的军权,他开始从政治上做试探性进攻。很快他就拿出了一条计策,对刘秀进行试探,想摸对方的底。于是,刘玄下诏天下罢兵,命令所有派出的将军一律回长安觐见。这封诏书,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主要是针对刘秀的。
  毕竟,自己当年没有给人家一兵一卒,如今他却发展成为拥兵数万,威震三州的“河北王”,如何不教刘玄这个皇帝心焦呢?
  他为了安抚刘秀,派侍御史持节立刘秀为萧王。使者根据刘玄的旨意,命令刘秀跟着他一起到长安去做官。这种小把戏,连三岁孩子都骗不了。刘秀怎么肯上当呢?他委婉地推辞说:“而今河北还有些地方没有平定,请使者回禀陛下,本官暂时还不能离开河北。”使者回京还报刘玄说:“刘秀大有不臣之意,请陛下早日定夺!”刘玄一听,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指挥不动刘秀了,悔恨不迭,后悔当初没听朱鲔、李轶的话,放走了刘秀,铸成大错。
  事已至此,刘玄也不甘心无所作为,也想继续积极努力,力图挽回在河北的不利局面。于是,他密令尚书仆射谢躬率军入驻邯郸,严密监视刘秀,对其进行暗中牵制、控制。
  刘秀自从平定了王郎叛乱,占据了赵、魏地区,声威大震。此时,刘秀开始把目光投向北边。如果想逐鹿中原,要想问鼎天下,自己的后院绝不能出任何问题。刘玄也看到了这一点,也想从刘秀背后发展自己的势力,对其进行骚扰。这样,一场新的较量就这样开始了。
  刘玄也不是傻瓜,他知道刘秀虽然眼下有了一点地盘、兵马,但是依照他刘秀现在那点人马,还没有胆量立即跟自己翻脸。看准了这点,刘玄立即作出了一个果断的决策:派人到幽州去,控制刘秀的身后诸郡!
  这一次,是皇帝刘玄先出牌。他派出使者拿着诏书前往幽州,征召代郡太守赵永到长安去做官。上谷太守耿况闻报,立即派人送信给赵永,劝他不要到长安应征,而是劝让他改道去邯郸拜见刘秀。赵永在半路上接到耿况的书信,立即改变了主意,他不再向西而行,而是转头南下,直奔邯郸拜见刘秀。
  邯郸城里的刘秀看到赵永前来投奔自己,心中很是高兴,对他大加赞赏,命他以原职赴任,回去继续做他的代郡太守。不过,从此必须要接受刘秀的指挥。赵永答应了,辞别了刘秀就往回走。
  不料,对于刘玄忠心的代郡令张晔趁赵永不在家,竟然发表声明,声称愿意追随刘玄的长安朝廷,不再接受刘秀的指挥。同时,张晔还暗中与匈奴、乌桓方面联络,以为外援,公然与刘秀分庭抗礼。
  刘秀得报,立即任命耿弇之弟耿舒为复胡将军,领军进攻张晔。耿舒也是一位勇将,很快就击败了张晔,把代郡给夺了回来。赵永这才得以入城,继续做他的太守。
  刚刚平定了代郡,上谷本地却出了事。此时,五校流民军二十多万人,在首领高扈的带领之下,大举北犯,直逼进上谷首府沮阴城。耿况得报,急令耿舒回援。在耿舒、耿舒父子的迎战之下,终于击退了五校军,保住了城池。
  刘玄见输了一着,他并不甘心。又以长安朝廷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委任苗曾为幽州牧,韦顺为上谷太守,蔡充为渔阳太守,一起去北边诸郡去上任。
  此时,由于刘玄、刘秀二人还没有公开翻脸,刘秀在名义上还是更始朝廷分封的萧王。因此,对于皇帝刘玄下的诏书,做臣子的刘秀当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反抗的。于是,苗曾、韦顺、蔡充等人,就在刘秀的辖区内通过,大摇大摆地上任去了。
  这样一来,刘秀在河北的日子就不那么安稳了。此刻,邯郸城里驻扎着尚书仆射谢躬的军队,日夜密切监视着他,让他感到如芒刺背,很不舒服。北部、中部的彭宠、刘扬等人也并不安分,此刻再加上苗曾、韦顺、蔡充等人在北边,夺去了军政大权,更是让他忧心不已。这还不算,更令人头疼的是,铜马、青犊、五校流民军诸部屡次骚然邯郸周边,让他感到自己的卧榻周边酣睡着一只又一只的猛虎,让他无法安枕。
  但是,由于实力不是太强,强敌环伺,打败他们并没有太的把握。刘秀一时也没能拿出有效的办法,只好先按兵不动,先休整好队伍再说。
  可是,刘秀有这份耐心,他属下的那些将军们却按捺不住性子了。他们这些雄心勃勃的少壮派,哪里把这些草贼放在眼里?他们一直在鼓动刘秀,准备立即开战,将河北境内的敌对势力全部消灭。
  这一天,刘秀正在邯郸城的温明殿里睡午觉,偏将军耿弇突然求见。刘秀问他:“大耿!不好好在府中睡觉,到本王这里来有什么事?”耿弇说:“如今刘圣公昏庸无道,君臣淫乱,人心尽失。朝廷诸将目无法纪,擅用朝命,滥封王爵,导致新贵国戚胆大妄为,欺压百姓。末将听说,刘圣公之诏命早已不出长安城门。各地的地方官员,乱改官制、地名。朝令夕改,百姓无所适从,天下志士,内心不安。在长安,更始朝廷中的这些人,随意抢劫百姓财物,动辄抢霸良家妇女。在长安,有一点钱财,怀里揣着一点金子、玉石的人,很少有人能够活着离开长安回家。百姓愁苦万分,甚至开始怀念王莽主政之时!” 刘秀一直趟在床上,默默地听着耿弇说话,一直没吭声。
  耿弇又接着说:“眼下铜马﹑赤眉等流贼人数已至百万,为害中原,荼毒天下,刘圣公却对此毫无办法,对其放任自流。依末将之见,刘圣公距离败亡不远了!”刘秀闻言,从床上勃然而起,厉声喝叱:“大耿!你这是什么话?真是该杀!”耿弇不慌不忙,冷静地说:“大王爱怜耿氏,厚待耿家父子。大王对末将,如同亲生父亲对待儿子一样,呵护有加。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末将才推诚赤心以告,说了这些肺腑之言。”
  刘秀哈哈大笑,转怒为喜:“本王刚才是和你开玩笑而已。大耿!依你之见,如今应该怎么办呢?”耿弇从容地说:“百姓患苦王莽之暴政久矣!如今天下之人,日夜盼望刘氏复兴。他们听说汉兵起事,无不欢欣鼓舞!前来投奔大王的人,犹如脱离虎口得归慈母身边。当年,大王您亲率起义军,首事于南阳,有击破百万劲敌于昆阳,现在又平定了河北,可以说是占据了天府之地。天时、地利、人和,您都占全了。如果您能够以义征伐,发号响应,天下可传檄而定。天下至重,不可让外姓人得之。我听说最近使者从西方来,道经邯郸去北州上任,有这事吧?大王!依末将看来,您就是想罢兵,也是不可能的了。最近与王郎的几次血战,我军伤亡很大,兵力不够。末将想回幽州,招募调集精兵,以图大计。”
  刘秀正在为兵力不足而发愁,听到耿弇此议,不禁大喜,当即任命耿弇为大将军,准备命他即日启程回北州征兵。不过,刘秀觉得耿弇一个人回去似乎不够,他连夜把邓禹叫来,向他问计:“邓将军!本王想派人回幽州征兵南下助战,应该派谁回去呢?”邓禹答道:“末将与北州诸将闲谈,曾与吴汉交言。以末将看来,此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刘秀采纳了邓禹的意见,也任命吴汉为大将军,持节回幽州征发突骑。
  吴汉、耿弇二人结伴而行,带领着部分人马北上进入幽州境内。
  幽州牧苗曾在蓟县听说吴汉、耿弇二人前来征兵,拒不从命。他以幽州牧的名义紧急向各地发函,传令诸郡不得应征。苗曾此令一出,代郡、上谷、涿郡、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等十郡,没有任何一郡敢给吴汉、耿弇一兵一卒。
  吴汉得报,率领二十名突骑前往右北平郡无终县,命苗曾前来迎接。苗曾见吴汉只带了这么点人前来,没有做防备。吴汉见苗曾前来,率领二十人一拥而上,将苗曾就地杀死,将其军队据为己有。苗曾死后,幽州十郡太守人人惊恐,最终同意发兵助战。几乎与此同时,耿弇也带人到乐上谷郡,立即将上谷太守韦顺、渔阳太守蔡充收监斩首。让耿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