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跤氪送保m也带人到乐上谷郡,立即将上谷太守韦顺、渔阳太守蔡充收监斩首。让耿况、彭宠二人继续做太守。
  吴汉、耿弇二人见幽州已经完全驯服,于是下令将十郡中大部分精锐突骑全部集中起来。集结了多少骑兵呢?史书上没有具体讲,不过,按照每郡五千人计算,吴汉、耿弇此次至少征集到了大约五万到六万名骑兵。不过,吴汉、耿弇两人相比较,吴汉征集的突骑几乎是耿弇的八、九倍之多,成为刘秀集团诸将之中拥兵最多、实力最为强劲的将领。
  集结完毕,吴汉耿弇二人率领五万余大军疾驰南下。此刻,刘秀正在河内郡阳武县清阳亭围剿流民军。此刻,吴汉的部下数量之多,已经超过其他汉军数目的总和!当时,吴汉拜见了刘秀,将本部士兵的花名册交与刘秀。汉军诸将如景丹、盖延等人,看到吴汉、耿弇率领着人数如此众多的一支大军前来助战,当他们听说这支军队十之八九都是吴汉的部下之时,他们是又兴奋、又嫉妒。纷纷对刘秀说:“吴汉所部人马如此之多,请问大司马,他可愿意分兵与我等?”刘秀对此很是不悦,对他们说:“诸位将军!如何分兵,这主要是看各部士兵们愿意那个将军统辖了。本王真是奇怪了!今日前来要兵的人,为什么如此之多呢?”诸将听了,大为惭愧,再也不敢要求给自己分兵。就这样,吴汉由于为刘秀新征得了五万余突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由一个偏将军急速跃升为刘秀手下的首席大将。
  有了这五万余突骑,再加上原有的兵马,刘秀的军队迅速膨胀到了十余万之众。有了这支精锐之师,这次他要大开杀戒了:剿匪!
  (十三) 痛击铜马
  更始二年的夏秋之间,吴汉、耿弇二人返回幽州征兵未归,河北境内的匪患却日益严重,令刘秀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此时,东山荒秃﹑上淮况的铜马军在河北一带的活动越来越猖獗,甚至深入到钜鹿郡漳河北岸的鄡县,大有饮马漳河,南攻钜鹿之势。此刻,刘秀再也坐不住了。他认为,假如让这几十万铜马军南下,则阜城、杨氏二地必然不保,如此一来,钜鹿城就面临兵临城下的危险境地。一旦钜鹿失守,邯郸也就岌岌可危了。于是,刘秀不等吴汉、耿弇从幽州征兵回来,他立即点齐所有能够参加野战的部队,星夜北上,驰援鄡县。
  双方一交手,铜马军大败,分成几股向南逃窜。一部向正南方向流窜,他们渡过了黄河之后,屯扎于河内郡阳武县清阳亭一带。另外一部则向东南方向运动,进驻兖州刺史部辖区的东郡博平县一带。刘秀得报,命令虎牙大将军铫期及诸将率领一部汉军由鄡县出发,向东南方向追击,直奔博平一线,继续追击围剿。自己则率领汉军主力疾驰继续南下,渡过黄河杀入河东郡境内,与铜马军在河南岸展开了拉锯战。
  然而,由于汉军人数只有不到五万人,而铜马军的人数则达到三十余万以上。由于众寡悬殊,汉军连战不利,损失惨重。刘秀与铫期这两支部队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窘境之中,无法相互支援与呼应。此刻,刘秀率领的汉军主力,与盘踞在阳武县清阳亭一带的铜马军形成了对峙局面。
  这一天,吴汉、耿弇率领的幽州五万突骑赶到了清阳亭。他们的到来,使得汉军的实力大增。此刻,刘秀本来完全可以全面出击,与铜马军展开决战。但是,他觉得就这么白白地消耗突骑,觉得实在有些可惜。《孙子》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此刻,依照刘秀的实力,打败铜马军不成问题。然而,刘秀还是决定采取更高效的作战策略:他要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首善之策,尽量减少损失,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打定主意之后,刘秀对铜马军的多次挑战置之不理。此刻,汉军大营免战牌高挂,坚垒自守,闭门不出。此时,刘秀严厉地警告诸将不得擅自出击。他反复告诫:对于小股成群出来抢掠财物的敌人,可以伺机消灭。对于万人以上大股土匪,绝不可轻易出击。违令者,军法从事!在表面上不动声色的同时,他秘密派出奇兵潜营而出,飞速截断了铜马军的粮道。从此,铜马军的补给线被汉军掐断,陷入了困境之中。
  双方在对峙了一个多月之后,铜马军果然粮尽,军心动摇,就想“三十六计走为上”,夺路而走。此刻,他们再想逃,哪里有那么容易?刘秀等的就是这一天!此刻,刘秀传令三军:向铜马军发起总攻!吴汉、耿弇、盖延、景丹等人汉军将领,如同下山猛虎一般,杀的铜马军大败,余部狼狈仓惶北窜。
  在扫清了清阳亭之敌以后,刘秀得报:虎牙大将军铫期在博平被围,请求增援。刘秀当机立断,命令大将军耿弇率领精锐突骑直奔东北方向而却,星夜驰援铫期。
  再说博平方面。就在刘秀与铜马军于清阳亭展开决战的同时,虎牙大将军铫期与麾下诸将也在博平与铜马军进行着殊死的搏杀。
  这一天,双方又在博平城下又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几十万铜马军倾巢而出,向汉军万余人发起了猛攻。铫期与诸将则凭借着兵种上的优势与之对抗。面对铜马军的挑战,铫期与诸将奋起迎战,他率领着精锐骑兵与步兵混和组成的部队,与对手展开了殊死的拼杀。在铫期顽强的抵抗之下,铜马军虽然人数众多、凶悍善战,却一时半会无法将他其迅速吃掉。但是,铜马军人数上的优势太大了,汉军伤亡惨重,再也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攻势,只好且战且退,一直败退到黄河边上。此刻,汉军面前是疯狂扑来、汹涌而来如蝗虫一般密集的铜马军,背后则是滔滔黄河。此刻,铫期所部汉军只剩下几千人,已经濒临绝境,再也没有退路了!
  也许是正应了那句古话:“置之死地而后生”。面临绝境之时,虎牙大将军铫期显示出了超人的勇气和胆略。他挥舞着铁戟对部下们高呼:“好男子!与我杀贼报国家!随本将冲啊!”他挥舞着手中的大铁戟,第一个纵马而出,率领仅有的几千名汉军向铜马军发起了反冲锋。
  此刻,得胜的铜马军追兵,做梦也没有料到汉军在绝境之中竟然敢于反扑过来,不禁有些惊惶失措。须臾之间,大片士兵被汉军杀死。铜马军首领们恼羞成怒,立即指挥士兵们冲锋,喝令他们蜂拥而上,对铫期所部仅存的几千汉军将士展开疯狂的围攻。铫期在万马军中左冲右突,拼命死战,锐不可当。此刻的铫期,已经杀红了眼,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杀!杀!他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念,决心杀身成仁,以身殉国!双方又陷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随着战局的进行,铫期所部汉军越来越少,顷刻之间眼看就要被铜马军的滔天巨浪所吞没。
  突然之间,只听得西南方向杀声震天,一股剽悍的骑兵队伍杀进了铜马军的后队,如入无人之境。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大将军耿弇!他们如同一股狂飚突起,犹如虎入羊群,又如风卷残云,杀入铜马阵中。霎时间,原本阵形严整的铜马军顿时被汉军突骑冲击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铫期见状,振臂高呼:“弟兄们!大司马刘公的救兵到了!与我一起杀出去啊!”汉军将士们闻言,顿时精神百倍,士气大振,奋力死战。铫期挥舞着铁戟,带领着残余汉军将士,再次向铜马军发起了反攻!
  在耿弇与铫期前后夹击之下,铜马军再也无法抵挡住汉军的猛烈攻击,全线崩溃。他们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他们的大队一路狂奔,向西南方向逃窜。耿弇等人率领突骑穷追不舍。在清河国馆陶县境内,汉军突骑追上了铜马军。汉军骑兵飞驰突击,双方再次大杀一阵。铜马军再次遭到惨败,一部被杀死,大部分夺路而走,继续向西北方向逃窜,其余跑不了的则成了俘虏。
  不料,正在汉军打扫战场、受降的过程中,又一股流民军高湖﹑重连二部从东南赶来,与铜马军的残兵败将汇合。三股流民军合流之后,在蒲阳(今河北省完县)重新布置阵形,准备迎击汉军。
  刘秀得报,亲率主力北上追击。于是,汉军与高湖﹑重连、铜马联军又在蒲阳再次展开了决战。这一次,刘秀亲自上阵,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冲杀。在刘秀身先士卒的鼓舞之下,汉军连战连捷,将士们的士气高昂,而流民军由于屡战屡败,信心不足。最终,高湖﹑重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