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搅乱三国-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得此消息,火速赶回,他十分感慨:“我们关东联盟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完,仰天长叹,泪如雨下。

眼泪归眼泪掉,自己的老窝不能被人端了,事已至此,既然大家都撕破脸皮了,孙坚也不是软柿子,他立马挥师回豫州,转而攻打周昂。

袁术遣公孙越帮助孙坚攻周昂,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孙瓒怒道:“我弟之死,祸起于袁绍。”于是找到了师出有名的理由,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准备报复袁绍。袁绍惊怒万分,但这时他也不想和公孙瓒交恶,于是他把渤海郡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堂弟公孙范,派他到南皮,想以此与公孙瓒重修旧好。公孙范接了袁绍的渤海太守印,但马上转而背叛了袁绍,以渤海兵力协助公孙瓒,攻破青州、徐州黄巾军,兵势日益强盛,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

这个时候袁绍已忍无可忍,他决定和公孙瓒彻底解决两人间的恩怨,他也开始向磐河屯兵,并派大将鞠义镇守界桥。

但这在各节骨眼上,袁绍的后方不稳定,在他境内的黑山军白绕部突然率部包围了东郡治所濮阳,而黑山军此次并不是单独行动,据可靠情报,青州的黄巾军正向河北移动,他们的目标是与黑山军会和,争取一举吞并他的冀州和相领的兖州、青州等地。如果一但让这两支贼军会和在一起,不要说他袁绍目前没这份实力与之一拼,还会面临腹背受敌的险情。

而令袁绍没想到的是,曹操仅以那么一点兵力,在这么短的时候内就拿下了黑山军,以至于青州的黄巾军还未踏上他冀州的地盘,就失去了会盟者。

袁绍是最会做顺水人情的,他当即罢免王肱,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他认为,此举不仅可以借重曹操扼守冀州的南大门,而且可以以东郡为跳板,将来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黄河以南的青州、兖州。如果能使冀、青、兖三州连在一起,那么黄河中下游地区就都在他袁绍的掌控之中了。

当然,这是在袁绍不知道曹操突然多出了五万兵马的情况下,美好的想法。如果袁绍知道曹操不是灭杀了黑山军,而是收编了这么多黑山军,他也许就不会再这么乐观将来的局势了。

曹操收到袁绍的任命时当然很高兴,因为从现在起,他们兄弟俩总算都有了立足之地,在这两块属于他们曹家兄弟的地盘上,他们要大展拳脚了。

曹操首先饮水不忘挖泉人,他现在差不多成了个暴发户,来东郡时兵马只不过一万有余,现在一下子多了五万出来,一时倒是难以消化了。

于是曹操派乐进带着新收编的一万黑山军赶往丹阳,他出征濮阳时,曹智借兵五千,现在他等于是还回去一万。这么做,一来给自己的弟弟也补充补充实力,二来可混听视消,让别人摸不清自己有多少实力。曹操是个相当老成的人,他知道他现在需要低调。

曹操也是个懂得治理的人,他上任东郡太守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郡治由濮阳迁到了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南)。之所以如此做,一来是出于对黄河以南将来局势的控制和长远考虑,二来是他觉得自己虽说是明正言顺登上东郡太守之位的,但他在东郡的根基毕竟非常浅,到是王肱在这里根深蒂固。曹操考虑到在濮阳开展工作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迁郡治。

在曹操对东郡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曹智也在对丹阳郡进行着初步的梳理。曹智目前还不想像曹操那样对丹阳大刀阔斧的进行迁治所等大动作,他还是想缓步推进。

当然,曹智准备兢兢业业的在丹阳励精图治时,在前不久日趋复杂的中原大豪间,特别是的南阳的袁术和冀州的袁绍兄弟对于曹智即将出任丹阳太守一事,又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

事情还要从孙坚还未和周昂开战之前说起。这天,南阳太守府突然迎来了豫州刺史孙坚的大公子——少年才俊加自恋狂孙策。

第二百八十七章 错中复杂

孙策很讲信用,他来袁术这里主要是为了曹智的巢湖之事。当他把来意向袁术说明后,袁术大吃一惊,陈温等人竟然表了曹操的弟弟曹智为丹阳太守。他很清楚丹阳这个跨长江南北的特殊郡对他将来的重要性,不是最近为了与公孙瓒结盟,拉拢徐州刺史陶谦和幽州刺史刘虞,还有忙于处理荆州、豫州之事,竟未顾及到扬州之事,他早有要动丹阳的之心。

但现在陈温他们要把丹阳给曹智,这件事他要好好思量一番了。曹智他是认识的,说起来还是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认识,只不过曹智比他跟袁绍都年纪小,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再说他对他大哥袁绍的朋友不热衷,袁绍和曹操私交很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丹阳这块地方不是不可以给曹家老二,但他袁术已经铁定了心要和袁绍对着干,将来有朝一日他和袁绍撕破脸皮时,他曹智会站在那边呢?

答案很明确曹智肯定会跟他大哥,站在袁绍这边。袁术肯定不能为自己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放置一个可能的敌人,更不要说为曹智争取到巢湖的治理权了。所以当孙策在向他费尽口舌游说帮助曹智的诸多好处时,袁术心底已有定计。他表面上答应了孙策所请,暗地里马上写了份奏章:以后将军的身份上表朝廷,不同意陈温等人的表荐曹智出任丹阳太守,同时,表举孙坚的妻弟吴景出任丹阳太守。

孙策在南阳小住了两三日,就因为豫州治所阳城被周昂围攻而急急的赶回去了,他不知道袁术只是把他当小孩,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

而就在袁术对曹智出任丹阳太守一事有所行动时,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袁绍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在这么忙的情况下是怎么知道丹阳这点事的呢?当然是曹操多了一份心思,曹操在出兵濮阳离开皖城之时,就多了一个心眼。他不止一次在教育弟弟曹智和自己的属下,甚至于关东联盟的诸多豪强时,都提到过丹阳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他曹操能看到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看不到。

曹智出任丹阳太守虽说由扬州刺史陈温、庐江太守陆康、九江太守乔玄联名保举,应该说是铁板钉钉的事。但曹操总觉得不是很放心,他考虑再三还是给袁绍去了一份信,信中没有很明确的要袁绍支持曹智登上丹阳太守之位,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并再次重申了丹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袁绍不认为曹智做丹阳太守对自己有什么坏处,曹家兄弟一南一北,都扼制住了两条大河(黄河于长江)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将来他要南征北讨时,该有多么的方便。起初也只是认为曹操的来信只是为了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但当他得知自己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弟袁术要插手扬州事物时,他警觉了。

袁绍也马上上书朝廷,以冀州牧的身份支持曹智出任丹阳太守。

现在这个事情就有点搞笑了,丹阳隶属扬州,这是不争的事实。照道理来说,任命这样一个郡太守,只要是扬州刺史表举上来的人,中央zf(现在的长安zf)一般是不会干预(其实是没能力干预)。但为什么一个丹阳太守的人选,一个前任太尉曹嵩之子——曹智,要出任一个小小丹阳太守的职位,竟会引发多方争执。

更可笑的是,李傕、郭汜目前控制的长安zf尽先后收到三个地方zf奏章,都是为了丹阳太守之事,而且都还关系到一个叫曹智的人。

说实话李傕、郭汜对曹智并不熟。当年在洛阳,他们结交的是比曹智官职大得多的曹操,他们也不太注意这个靠和太后有绯闻,而做上官位的纨绔子弟。后来注意到他也是因为他参与了刺董行动,当然,那件事在他们眼里,曹智也只是配村,主角还是曹操。

但现在这个纨绔子弟在扬州倒是混的水淹升起,尽同时有一个刺史和一个州牧表举他出任一郡太守,还有一个后将军不同意他出任丹阳太守,这件事还涉及到现在已经是“五世三公”的袁家兄弟的纷争。

现在朝廷重要的奏章都先有李傕、郭汜过目,当他们见到先后三封关于丹阳和曹智的奏章时,他们有点头大了。武将出身的人对处理政事自然不在行,他们对搞不清的事或人,向来只有一个主张“杀”。但现在能杀谁去,事情发生在离长安八丈远的扬州。

于是他们唯有把这种令人头疼的事推给贾诩。贾诩可以说在这之前更本不认识曹智这个人,只是听说过他的一点事迹。他认真仔细的阅读了三封奏章,他的政治敏锐度,可不是李傕等人能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