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0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喽荩滥颜呒莆逋蛴啵鹁芈さ幕亍⒑毫阶辶戏⒍姆辞迤鹨逡菜旄媸О堋

而这时尼堪、韩岱汇集当地的甘肃清军,共计有约六万余人,多尔衮也立刻下令,命尼堪、韩岱两人率军火速赶到河南来助战。但甘肃离河南远隔数千里,等多尔衮的命令传到甘肃,尼堪和韩岱部的人马赶到河南来,至少也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陕西战场上,付责平定陕西叛乱的英亲王阿济格,汉军正红旗固山额真李国翰。三月二十三日,阿济格,李国翰和汉羌总兵张天福、兴安镇游击盛嘉定笃各路兵马赶到咸阳,汇同清陕西巡抚黄尔性、以驻防西安满军首领吏部侍郎哈哈木等人会商进剿事宜。

最后决定兵分三路,由李国翰率军走黄龙山,一由张天福率军走澄城县,由哈哈木率军走同官县,预定在洛州、鄜州地区截剿陕西的起义军。而阿济格坐镇宜君县,为三路接应。

谁知起义军在王永强的率领下,兵进十分迅速,从廷安府率军南下,三月三十日到达蒲城,反而绕到清军的背后,除派出部分兵马入城防守外,王永强率领起义军的主力人马继续西进,企图攻取西安,以西安的城防,以拒守清军。

这时其他各路人马都到达各自的位置,阿济格也已经到达了宜君县,得到消息之后,阿济格赶忙连夜赶回富平县,又急令其他三路人马,立刻赶回来迎战起义军。四月十日,阿济格亲率五千人马在流曲镇以北的美原拦住了起义年。王永强见清军的兵力不多,立刻指挥人马向清军发动进攻。

但清军的人马虽然不多,却都是八旗精锐,因此起义军与清军激战了一天,仍然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而这时另外三路人马也赶到了战场,起义军被清军杀得大败,当场阵亡三万余众,王永强、王永镇等人也都战死,随后清军乘胜移攻蒲城,城中居民固守,到四月十五日被清军攻破,城破之后,清军进行了屠城,杀死城中百姓万余人。

而这时同王永强一道起兵的神木昙人高友才部在王永强南下时,仍据守着廷安府北府谷县。阿济格在消灭了王永强部之后,又领兵北上,在六月包围了府谷,但高友才率领府谷县的军民,居城而守,清军连续进攻了一个月,也没有攻下府谷县,双方正在僵持中。

而在反清声势最为浩大的山西,是由多尔衮亲自领军平乱,多尔衮到达大原之后,首先派遣承泽郡王硕塞、率大军围困着大同,并且挫败了来自长城外助马路、得胜路等地赶来援助姜瓖派出接应的军队,从而也切断了大同和其他山西抗清力量的联系,不过大同的防守十分坚固,清军虽然调来了红衣大炮,依然难以攻克。

但这时山西的局势依然十分严重。清廷能够控制的只是省会太原、晋南平阳等少数地方,其他府、州、县差不多全被反清复明武装占领。

多尔衮又以宣大总督耿焞未能事先防范,把他革职,由佟养量接任总督之位。佟养量上任之后,立刻领所部人马进攻代州一带的刘迁部,先后在平刑关、雁门关等地击败刘迁部,刘迁被逅率领部众退入五台山区扼险据守。

但这时刘迁手下和部将见势不妙,投降了清廷,俢养量率军在降将引路下翻山越岭逐寨进攻,凭借优势兵力把刘迁部压缩到一个狭小的山区内。最后双方在黄香寨展开激战,清军大胜,刘迁父子阵亡。代州被清军收复,也解除了围困大同清军的背面威胁,初步使山西战局终于变得对清方有利起来。

随后多罗郡王瓦克达率军攻克朔州、马邑等处,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军攻克孝义、平遥、辽州、榆社等处。宣大总督佟养量又带领满汉兵渡过黄河攻克蒲州、临晋、河津、解州、猗氏等处,义军首领白璋在荣河阵亡。

接着瓦克达、济尔哈朗二亲王又会兵合攻汾州。五月二十二日夜间,用红衣大炮猛轰北关,第二天从城墙坍塌处冲入城内,义军所设巡抚姜建勋、布政使刘炳然突围出城后被清军擒杀。而清军在攻破汾州后,把城中男子屠杀一空,女子、财物成了满洲贵族军队的战利品。

山西的局面也终于被扭转了过来。

第048章 清廷平乱(下)

清廷在汾州屠城,并不是一个个例,在这次平定北方叛乱的过程中,清军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老弱,表现的野蛮残酷令人发指。仅屠城就不下十处,而在这其中,又以山西地飞的屠城最为残忍,这时除了汾州被屠之外,还有朔州、浑源州、解州等地,以至数年之后,天下虽然太平,但山西省还是有许多地方人烟罕见、土地荒无。

因为清廷现在是内忧外患,平乱心切,因此才不惜再度采用这种极端的作法,以屠城为恐吓,虽然说手段残忍,而且遗害深远,但在短期内,确定还是能够收到相当的效果。

由于清军在山西大肆屠城杀戮,也确实引起了当地不少人的恐慌情绪,另外山西的起义军虽然是举义反清,但并没积极争取百姓的支持,相反还在有不少地方,起义军同样抢掠欺压百姓,因此在清军逐渐取得了优势之后,也有不少地方的官员、百姓又投降了清廷了。

在永宁州,当地的乡绅土豪就恐怕清军破城之后,遭到清军的屠戮,因此在几名有名望的乡绅组织下,带领着百姓,将起义军委派的知县、知州等官员绑赴清军军前,开城投降。另外还有起义军的首领刘伟、贺国柱等人也都向清军投降。

不过尽管如此,清军围攻大同近三个冃,依然毫无进展。虽然收复了山西大量的地方,但人心不稳,仍然还存在再度叛乱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不少起义军虽然不敌清军,但却退入荒野中,利用山西地区险峻山区地形坚持与清廷斗争。从运城地区突围出来的虞胤率领残部进入华山,姜瓖的部将牛光天进入太行山区,高鼎等人则盘据于五台山,这几支起义军互相串连,并不时袭击清军的零散人马。因此山西的局势只能算有所好转,而远不能说是大局己定了。

多尔衮考虑再三,认为虽然目前北方各地的叛乱并没有完全平定下来,但比起三个月以前,确实是大有好转了,而且现在南方的局势才是当前的燃眉之急,因此必须调集大部份的兵力,在中原战场,和中华军进行一场决战,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使北方的局势再度恶化,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火燃眉毛,只能先顾眼前了。

这个时候多尔衮也不仅想起当初皇太极在位时,清廷曾有五次入关侵袭明朝,但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之外,中间的三次都是选择在明军即将剿灭农民军,或是对农民军取得了十分明显的优势时候,使眀朝不得不釆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将征剿农民军的军队调去阻挡清军的进攻。结果使农民军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重新发展壮大,直到最后,李自成带领人马,杀入了北京,灭亡了明朝。

因此也可以说,明末的农民军屡剿不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数次大难不死,屡败屡战,和清廷在暗中扯明朝的后腿,也不无关系。而现在商毅似乎也有意对清廷来玩这一手了。

以前多尔衮站在旁观的角度,当然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甚致还对明朝幸灾乐祸,有时还不疼不痒的批评崇祯,不该放农民军一马,但现在轮到自已来偿一偿这种感觉,也使多尔衮苦笑不己,看来还是真的应了那一句话啊: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因此现在的多尔衮也能深深住会到当年崇祯的心情了,也只能和当年的崇祯一样,顾不了以后,只能先管好眼前的事情再说。

这时甘肃的叛乱基本平定下来,而且多尔衮也下令调尼甚和韩岱回兵,接着多尔衮又下令阿济格,让他留下李国英,带领一万人马,坐镇廷安府,继续清剿陕西残余的叛军势力,自己率领主力人马,也立刻赶到河南来参战。由于阿济格的人马离河南较近,因此多尔衮也让阿济格回兵之后,驻守河南府,挡住李定国部的人马。同时又下令从北京再抽调五万人马,由博洛统领,进驻顺徳府、大名府一线,和山东的中华军对持。

并且又下诏在商南驻扎的耿仲明,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但最后还是要求耿仲明戴罪立功,立刻率军赶到河南府来,汇合其他人马,准备和中华军在中原地区,进行决战。

因为现在多尔衮已经知道,耿仲明已经汇合了吴三桂的五万川军,总兵力约有八万余众,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而且还能把吴三桂也拉扯进来,因此不能这么白白的放过去。

随后多尔衮又下令到北京,让荷兰人立刻去联络日本,告诉徳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