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1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拿下入狱,交由刑部审理其罪,金堉、李时白协从金自点,皆为同党,一并拿下入狱,匀由刑部审议治罪!”

他刚一说完,金自点、金堉、李时白三人已经吓得坐在地上,但却没有人上来捉他们,因为朝鲜的卫兵早就被中华军给赶走了,而中华军的士兵没有周少桓的命令,也不会上来抓人,一时居然冷了场,而朝鲜君臣也都颇有些尬尴。

周少桓心里好笑,但也示意中华军的士兵,先把人抓起来。

金自点、金堉、李时白都是洛党的主力干将,他们被抓了,元斗杓、宋时烈等人也都十分高兴,接着李淏又下诏,任命元斗杓接任领议政,宋时烈出任左议政,另一位原党大臣宋浚吉出任右议政,崔成皋为左赞成兼刑部判书,付责审理金自点等人。

朝鲜的辅佐机关叫议政府,相当于明朝的内阁,以领议政为首,而在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共掌朝政,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次辅,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相当于内阁大臣,议政府下设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等同于明朝的六部,各曹首长称判书,也就是明朝的尚书,而这一下子提拔了四名原党大臣,同时还任命崔成皋兼刑部判书,向中华示好的意图也表露无疑。

而周少桓这才显出一点满意,退出了大殿,但下令士兵,将景徳宫看管起来。

第213章 平定朝鲜(一)

就在第二天,承政院拟好了两份诏书,一份是诏告朝鲜全国,朝鲜将断绝与湥⒌姆艄叵担姆钚滦说闹谢酃谥鞴男兄谢酃哪旰牛硪环菔切锤泄墓椋比痪∈乔腹г廾乐牵Ш厣桃愠频劢ü⑶肭笾谢酃汕彩钩几俺叻獬省

李淏先把这两份诏请周少桓过目,认为可行之后,才正式下达,而出使中国的使臣,李淏派了自己的弟弟麟坪大君李浚为使,宋时烈为副使,同时携带大量贵重礼物,这是准备进公关危机所用,同行俇还有两位朝鲜公主,当然是准备送给商毅的。

同时元斗杓又上书李淏,要求追查金自点、金堉、李时白等人的同党,用意当然是趁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将洛党的势力一网打尽,不过他们有翻身的机会,李淏当然也都一一照办,于是元斗杓、崔戌皋等人立刻大展拳脚,借机排除异已,任命亲信,在第一天就罢除了十七名官员,因此在一时间,洛党大臣人人自危。

但洛党毕竟在朝鲜掌朝久矣,根深蒂固,仅在汉城的京官,就有七成以上都是洛党的成员,这还不算地方官员,因此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洛党全部都从朝鲜的政坛上清除,只能一步一步来。

成钢见朝鲜的大局初定,也带领着海军部的第一分舰队也返回登州,同时也把朝鲜的使团带走,只留下周少桓和第四师,还有第二分舰队在朝鲜,而周少桓下令,第二分舰队驻泊在江华岛,由海军陆战队驻守江华岛,第四军全部都移驻汉城。

而汉城本来有两万多的驻军,除了守军之外,还有守卫各宫殿的卫兵,但周少桓只从中选出了一万人,五千驻守城内,维持日常秩序,只有少量留守王宫,另外五千驻守城外,付责汉城的外围,而城防要塞,关隘重地,以及各王宫府邸,都由中华军驻守,同时还要求朝鲜提供各种粮食物资,全国的道路、河流、关塞等地图。

朝鲜君臣也不知道中华军要在朝鲜住多久,当然谁也不敢问,只是对中华军提出的要求尽力满足,不过时间长了,朝鲜君臣才发现,中华军和清军完全不同,军纪严明,虽然驻守各王宫重地,但对王宫里收藏的重宝财物都没有动过,更是没有人抢夺宫女,而且也不挠民,到是比清军强得多。

清军两次攻朝,都逼得朝鲜王室逃到江华岛躲避,等回到汉城之后,王宫被洗劫一空,宫女也都被清兵抢走取乐,至于民间百姓,更是被清军随意抢夺杀戳,而且在撤军的时候,还掠走了大量的人口,在1639年丙子虏乱之后,汉城的人口只剩下不足十万。

因此相比之下,中华军的态度虽然也强硬,但品行确实要比清军好得多,士兵如此,将领也同样如此,李淏曾将两名朝鲜的宗室女子送给周少桓为妾,又送给周少桓千两黄金,美女被周少桓挽言谢绝,黄金被周少桓登记充公,连李淏听了,也不得不敬服,天朝上国的军队,果然与众不同。

但就在这时,陆续传来消息,就在十二月九日,金自点之子金昌运在平壤举兵造反,声称朝廷己被中华军和奸臣控制,不能自主,号招全国举义,清君侧,驱外敌。

平壤是朝鲜仅次于汉城的第二大城市,早在高句丽时代,就在平壤建都,后来唐灭高句丽,将平壤设置为安东都护府,到了高丽王朝时,以平壤为西京,后来蒙古攻朝,占领平壤,改为元朝辽阳行省的东宁府,尽管后来元朝将平壤还给了高丽王朝,但由于平壤的地理位置过于靠北,因此也不在成为朝鲜的都城之选。

朝鲜李朝建立之后,将朝鲜全国分为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宁安、平安、江原八道,平壤设为平安道的首府,仍然是朝鲜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而且清军在朝鲜的两千驻军就驻扎在平壤,因此也等于是控制了朝鲜的平方门户,一但朝鲜朝廷有任何异动,清军都可以长驱直入,二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打到汉城。

在清廷中原大战失败之后,原党开始在朝中发力,挑战洛党的地位,金自点也知道局势对自己不利,因此借口防范北境为甴,任命儿子金昌运为平壤府府尹,兼任平安道节度使,做为自己的外援,同时也保持着和清廷的联系。

因此在金昌运得中华军跨海入朝,攻占了汉城,朝鲜朝廷清除洛党,并囚禁金自点的消息之后,立刻和驻守平壤的清军商议,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其他路可走,只有举旗造反,也许还能搏出一条生路,当然金昌运同时也派人到北京去向清廷求救。

这时洛党在朝鲜仍然很有势力,而且也都知道,中华军入朝,原党得势,对洛党的清洗在即,人人都求自保,因此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也都纷纷影应,结果就在金昌运举旗造反的随后几天时间里,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黄海道、宁安道的地方官员也都宣布,响应金昌运的号招,清君侧,驱外敌,并且组织军队,加入平安道的叛军,因此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金昌运就聚集了四五万人马,并且扬言要举兵进攻汉城,同时还声称清廷将发十万大军,来援助自已,抵抗中华军。

而全罗道、庆尚道的官员虽然没有明言支持金昌运,但在暗中,也偏向平壤一方,到不是他们不想公然举旗,是因为全罗道、庆尚道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与平安道不能相通,只好釆用这种暗助的方式,而这两道的人马相加,也有一万五千余众,而与京畿道相邻的江原道、忠清道两地,则采取观望的态势,整个朝鲜八道,实际只有京畿道一道在中华军的控制中,而这时已陷入两面夹击的危势之中。

金昌运举旗造反的消息,在汉城中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洛党的首脑人物虽然被铲除,但余众还有不少,因此这时也都纷纷弹冠而庆,期盼着金昌运的大军打到汉城来,而原党的官员有不少都惊慌失措,元斗杓和崔成皋也赶忙来找周少桓,商议对策,毕竟现在原党的命运己经可中华军挂上勾了。

等元斗杓和崔成皋被卫兵领进大厅,见到周少桓和第四军的军长滕胤玉卫在案前对坐,而在桌案上还摆着一付围棋,而且棋盘上黑白点点,己落满了棋子。

见元斗杓和崔成皋进来,周少桓站起身来,呵呵笑道:“元大人,崔大人,久闻贵国中人精通棋道,请过来指点一二,我这边的棋可快要输给滕军长了!”

下围棋有朝鲜到是一个风气,元斗杓和崔成皋也算此道的好手,但这时两人那还有心思看什么棋,元斗杓向周少桓拱了拱手,苦笑道:“周司令,你到是好兴致,还有下棋的闲心,我们都快急死了,现在汉城腹背受敌,而且敌众我寡,如之奈何!”

滕胤玉道:“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在虚张生势,妄图螳臂当车,实在是自不量力,又有什么好怕的!”

元斗杓心里话,你们说得到是轻松,有什么好怕的,打不过的话,大不了你们上船跑路,一走了之,而我们能往那里跑,只有死路一条,但这话也不敢说出来,只好陪笑道:“中华军神勇无敌,我们当然也是知道,但听说清廷也己出兵十万,众寡悬殊啊,因此也不可不防,不知中华军的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