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啸大明-第8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头,商毅又道:“那么各位认为,我们现在是应该改变战略,先取南方,灭尽明室余藩,再行北伐之举,还是先与明室余藩修复关纟,先灭清廷,再挥师南下,一统江山。”

众人听了,也不禁都开始思考商毅的问题,过了好一会儿,王夫之才道:“大人方才所言,关纟重大,岂是仓促之间所能决定,因红还当从长计议。”

李岩也道:“王先生说得不错,这件事情还要好好再商量一下,不是这一时半会就能决定的。”

商毅点了点头,道:“那么各位请想,如果我现在就称帝,那么这件事情是否还需要商量呢?或者说我们还能与明室余藩修复关纟吗?”

听了商毅的话之后,众人也都不禁心头一懔,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都是不思进取之辈,成不了大器,而且各自内部都斗争得十分激烈,虽然商毅和永历、绍武发生过一些冲突,争夺,但这并不是障碍,因为连降清的都可以反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因此以商家军强大的兵势,再从中拉动一批人,也并不难和他们修复好关系。

但如果商毅真的称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都是以正统自居,互相之间都不能兼容,而现在商毅在名议上仍是明臣,尽管谁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只要这层纸不捅破,三个明室余藩在面子上也就过得去,其他的一切也就都好说了。而一但商毅称帝,那么这最一层纸也就被彻底撕破,商毅和三个明室余藩就没有半点挽回的余地了。从那一方面来说,三个明室余藩都不可能和商毅共存下去了,也就意味着商毅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先南后北的方案。

因此称帝看似简单,其实关系到商毅集团未来的战略发展计划,在场众人都是明白人,在还没有分析出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到底那一个方案更好一些之前,如果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有些人也都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这时商毅又道:“今天大家来劝我马上称帝,我看多半都是因为昨天我们进城的时候,百姓们对我呼喊万岁的缘故吧。”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样子显然也是默认了。商毅见了,点了点头,对门口的一个卫兵道:“去,把周琦主事请来。”

第174章 劝进(下)

周琦一直都是付责安全工作的,他来了之后,众人都不自觉的让开,本能的离他远一点,因为结果干了这个差事之后,看谁都像是有问题的样子,因此众人对他有几分畏惧。虽然众人也知道在一个政权机构里,这样的部门是必须存在的,但从心里来说,还是比较排拆。

其实商毅对安全处的人员管得还是十分严格的,可以询问,监视,但如果没有确凿的证人证俱,是不能胡闹抓人,更不能随意用刑。因此安全处的工作实际比锦衣卫要好得多,在暗中解决了不少问题,只是都没有公开。

商毅道:“周主事,你对大家说一下,你们昨天调查的结果。”

周琦点了点头,转向众人,道:“各位大人,经过我们从昨天到今天上午,一共出动了五十多名人手,调查了一百八十三个人,其中有一百二十二人参加昨天欢迎督师进城,而有十七个人被我们套出话来,承认在前几天里收了一两到五两不等的白银,在大人进城的时候,带着众人称大人‘万岁’。我们又顺藤摸瓜,去找背后的主使人,结果有两个不见踪影,一个己经死亡,因此这线索暂时断了。”

众人听了之后,也都面面相觑,意识到这里面确实隐藏着一个阴谋。

商毅道:“虽然这条线索断了,但结果很好猜,除了清廷的谍间人员之外,绝没有其他人。而且一但我现在称帝,必然和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恶交,这样一来我们将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先南后北,先则不论先南后北,先北后南这两个方案到底那一个对我们更有利,但对清廷来说,肯定是希望我们选择先南后北的。因此这样推论,这次进城的事情,实际就是清廷在背后策划,诱使我们马上称帝,与南方恶交,互相攻击,他们好坐收渔利。”

等商毅说完之后,众人也都长长出了一口气,谁也没有想到,这里面还隐藏着这么多事情,而且众人居然都差一点就钻进了这个套里。

商毅接着又道:“我也知道大家这一番心意,都是为了我好,皇帝谁都想当。我当然希望能早一天穿上龙袍,面南背北。而各位也随我辛苦了四五年,也都想着早日功成名就,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啊。我们首要的大敌,还是北方的清廷,现在清廷尚在,就算免强称帝,也是名不属实,因此我现在也可以正式决定,等攻破北京,彻底击败清廷之后,再谈称帝的事情。大家以为如何呢?”

其实这个决定也是商毅刚刚才确定下来。从杭州到南京的一路上,商毅都在衡量比较,先南后北和先北后南这两种方案那一个更好一些,但一直都没有做出最的选择,不过在得知了清廷的这个阴谋之后,却帮助商毅做出了选择。

不要去做对敌人有利的事情,因为敌人正希望你那样去做。

因此在两难选择的情况下,既然清廷希望商毅选择先南后北的策略,那么商毅也就该反其道而行,选择先北后南。先和南明各朝廷搞好关系,全力对付清廷,等打进北京,灭掉清廷之后,再称帝登基,既而挥兵南下,一举统一天下。

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关系到商毅集团未来走向的重大决策,不过众人都没有异议,一个是理由都十分清楚了,同时众人对自身的军事力量还是有充份的信心,先灭掉清廷,也不过就是晚几年罢了。另外从众人的心理来说,也都希望先灭清廷,后取南方。因为清廷毕竟是异族,而南明都是自己的同族,正是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晦。还没先打败异族人,自己先自相残杀起来,怎么也说不过去,等掉了灭清廷之后,那就是中国内部的事情了。

同时众人也都对商毅的决定佩服不己,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称帝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都是利令智昏,一听部下的人劝进称帝,就立刻动心,也不管时机成不成熟,立马开始进行,反正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就算不对,也是将错就错。而商毅在面对这个诱惑的时候,还能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拒绝这时称帝,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周士奇首先道:“既然大人这么决定了,我们自然是无议,那么一切就按大人所言。”

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道:“是啊,是啊,一切都按大人所言吧。”

商毅见众人都同意,也点了点头,又道:“大家不妨都想一想,应该怎样和南方的三个明室余藩修复关系,既能够稳住他们,别在我们背后捣乱,又要让他们知道,可不是我们怕了他们。”

就在这时,李松晨道:“大人且慢,依在下之见,大人虽然不称帝,但也应该称王,可独立开府设官,如此也好名正顺言,管理南京。”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赞同,李岩也道:“李管事说是,现在大人己有两湖、南直、浙江、山东五省之地,而且大破清虏之功,如此功绩,也足以称王。”

商毅是注重实利,而不看重虚名的人,虽然在他看来,称帝、称王、包括现在的督师,其实都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换个马甲罢了,但在中国古代,称帝、称王却完全是两码事,虽然称王也同样可以设置官员,同样发号施令,但在名议上,却比皇帝要低一级,尽管是有点越僭,但还是在可以回旋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现在商毅虽然挂着督师的官职,但他的爵位还是一个临邑候,而在南明三朝中,公爵几乎己经到了泛滥的程度,三个朝廷加起来的公爵己有十几个,候爵更满天飞,而清廷除了宗室的亲王之外,还封了三个异姓王爵,相比之下商毅的这个候爵也确实有些拿不出手去。因此这时称王,到也说得过去。另外商毅称王之后,也可以正式设立官职,使用明朝的官职名称,众人也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当官了。

商毅见众人的兴致都这么高,也不好违缪大伙,而且也可以提前过一过当王爷的瘾,于是也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大家觉得称王合适,那就称王吧。那么大家觉得称什么王好呢?”

李岩道:“大人收复南京,功高盖世,而南京古称金陵,因此依我看可称金陵王。”

李松晨摇了揺头,道:“依我看两字王不足以显大人之功,当称一字王,南京古为吴越之地,因此可称吴王或越王,或者以湖广之名,称楚王亦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