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常败"的英雄-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密林小路,逃离血肉横飞的主战场。他们先是向东,然后折向南,绕了一个数十里的大弯,前来与刘备等人会合。

刘备不见妻儿,忙向那批刚从北面来此的部属询问,部属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一个更令刘备沮丧的消息:赵云好像带着甘夫人和小主公投奔曹营去了!

一连串的打击,使得素常以“喜怒不形于色”著称的刘备再也忍耐不住,竟至于把一腔怒火发在那个告知消息的部属身上。他刷地拔出腰间佩带的防身短戟,当时称之为“手戟”,一扬手就向那个倒霉的部属掷去,同时又恶狠狠地骂道:“赵子龙怎么会背弃我!赵子龙怎么会背弃我!”

那部属慌忙侧身躲避。诸葛亮也立即上前劝阻。就在这时,东面林间小路上,闪出一行人马,为首一员将军,右手提矛,左手抱着一个小儿,端坐在一匹白色骏马之上。众人一看,不禁大喜,原来这位将军就是常山赵子龙,他怀抱的小儿,便是刘备的亲生骨血阿斗。

刘备顿时转怒为喜。不过,他还来不及和自己的妻儿亲热一番,因为此地不可久留,他必须马上与诸葛亮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由于步兵和骑兵损失严重,立即南下攻占江陵已经成为泡影。经与诸葛亮商议,刘备决定取道东南,斜插到江陵下游的长江北岸,等待关羽的水军。届时如形势许可,则西攻江陵;如形势险恶,则乘船入湖庭,溯湘水而上,到岭南的交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去投奔在那里担任郡太守的老友吴巨。计议既定,刘备刚刚传令起程,忽然侍从来报:江东孙权孙将军的特使鲁肃前来求见。

这一见,就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大转机。这正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知道刘备如何连孙抗曹,打开前所未有的事业新局面,请看下文分解。

一五 联孙抗曹

孙权的特使鲁肃何以会跑到兵荒马乱的当阳长坂来见刘备?欲知其详,还得从头说起。

孙权字仲谋,乃扬州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市)人氏。富春孙氏是一个军功世家。孙权的父亲孙坚,早年参加进攻黄巾军,其后又举兵讨伐董卓,最终成为淮南王袁术手下一员大将。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春,孙坚受袁术之命,西攻荆州刘表,在襄阳城南的岘山,被刘表的大将黄祖射杀。四年之后,也就是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坚二十一岁的长子孙策,在扬州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周瑜的大力资助之下,率军数千由淮南渡长江,打回故乡江东。长江自芜湖以下,大体是取从南到北的流向,故而秦汉人称此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或又名江左。在东汉时期,江东是指扬州的江南部分,包括吴、会稽、丹阳、豫章四郡。孙策渡江之后,趁群雄逐鹿中原无暇南顾之机,不仅夺取了江东四郡,还把江北的庐江郡也抓在手中,俨然成为称雄江东的小霸王。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孙策听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连兵不解,立时萌发了一个出奇兵偷袭许县的主意。此计若行,曹操就真是危乎殆哉了,因为当时孙策的战斗力,比在许县以南骚扰的刘备要强得多。不料人有旦夕祸福,孙策正在调集兵将期间,突然被仇家暗杀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于是,孙策的大弟,十九岁的孙权成了江东新主。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特别是在举贤用能上最为下工夫。而在他搜求到的一大批人才中,有一位佼佼者,这就是前往当阳的鲁肃。

鲁肃,字子敬,徐州下邳国东城县(今安徽定远县西南)人氏。鲁肃从小丧父,及长,性好仗义疏财,被周瑜所赏识,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孙权继兄统事,广求贤才,在周瑜的力荐之下,孙权特别召见鲁肃,咨以政事。鲁肃建议立足江东,进取荆州,“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孙权对此建议极为佩服,从此对鲁肃格外尊重。

刘表的死讯传到江东,鲁肃立即向孙权进言,请求孙权委任自己为特使,西上荆州。自己表面上的使命是去吊丧致意,实际上是要观察荆州的动静。如果荆州的各种势力能够团结一致,那就及时与他们搞好关系,以求共抗曹操;假使荆州内部分裂,相互攻击,便应乘机进攻荆州,兼并上游,绝不能让曹操抢了先手。孙权深以鲁肃之言为当,马上派鲁肃西上荆州。

鲁肃扬帆西上,直指江陵,准备至此舍舟就步,北上襄阳。不料他虽然“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仍然慢了一步,一入江陵,就听到刘琮投降、刘备南奔的消息。按理说,此时吊丧之事已成泡影,鲁肃尽可东归返命。但是,机智果敢的鲁肃,马上意识到下一步江东将要面临曹操兵锋的威胁,为了争取盟友,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从江陵北上去见刘备。就这样,双方才在当阳长坂的战乱环境中见面了。

由于情况紧急,刘备和诸葛亮邀请鲁肃并辔南行,边走边谈。鲁肃首先转达了孙权的问候和仰慕之意,然后问刘备的去向。刘备表示感谢,并说此行拟往岭南投奔老友吴巨。鲁肃接口说道:“江东孙将军聪明仁惠,礼贤下士,士民归附,兵精粮足,足以立事建功。今为君计,莫若与之结为同盟,共济大业。若投吴巨,巨乃凡庸之辈,地方偏远,不久即将被他人吞并,届时又何以立足呢?”

刘备和诸葛亮,都觉得联孙抗曹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于是立即停止向东南前进,改道正东,直趋沔水。次日,刘备一行在沔水西岸,与顺水而下的关羽水军会合,一同乘船东下。在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进入长江之后,又顺流鼓棹,一直到江夏郡鄂县(今湖北鄂州市)的樊口才停了下来。

鲁肃西上荆州吊丧之后,孙权关心荆州局势的发展,也起身溯江上行,到豫章郡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住下。这柴桑西接荆州,距樊口约四百里水路,在这里能够迅速得到西方的消息。

此时此刻,西面的曹操已经率军抵达江陵重镇。他在这里广集军资,大作舟舰,准备乘胜东下,毕其功于一役,把刘备和孙权两股敌对势力一并铲除。消息传来,在樊口的刘备顿时寝不安枕,食不甘味。诸葛亮对他说道:“事情十分危急了,请派我去向孙将军求援吧。”

刘备正等着诸葛亮这句话,自然马上应允。于是诸葛亮当天就和鲁肃起程东下,到柴桑去见孙权。

顺流扬帆,其行如飞。第三天午后,诸葛亮和鲁肃即已抵达彭泽湖口的柴桑。鲁肃先把诸葛亮安排在馆舍住下,然后独自来见孙权,报告此行结果。

孙权听说曹操兵不血刃得到荆襄,治兵江陵,立即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告诉鲁肃:马上接见诸葛亮,看他怎么说。

不料诸葛先生见面致意之后,即大说一番曹操势力如何强大的话,末了还劝孙权最好投降曹操。鲁肃很有一点尴尬,但是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在用激将法,他不动声色地反问道:“如君所言,那么玄德将军又何以不投降呢?”

诸葛亮微笑着答道:“刘将军乃大汉皇室之后裔,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他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屈膝投降曹操呢?”

孙权果然中计,他愤然作色道:“我也绝不肯拿江东这么大的地盘和十万军队,去受他人的任意摆布!我已打定主意与你们刘将军联合抗曹。可是,你们在当阳大败,又有什么力量再和曹操相抗?”

诸葛亮见孙权明确表示了抗曹态度,暗中松了一口大气。他不顾孙权语含讥讽,诚诚恳恳地说道:“我们虽然新败于当阳,但是现今逃回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也有精兵万人。另外,与我们合作的江夏刘琦,也拥有不下万人的兵力。至于曹操方面,他的军队人数虽多,但是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已经疲乏不堪,成为射不穿薄缟的强弩之末;何况其战士多为北方人,不长于水战;此外,现今荆州的百姓,又不拥戴曹操。如果孙将军愿意派遣猛将统兵数万,与我们同心协力,必定能够击败曹操。一旦曹操败退回北方,鼎足三分之势就形成了。所以成败的机会,就在眼前!”

听了诸葛亮的坦诚陈述,孙权开始转怒为喜。他告诉诸葛亮:数日之间,他将就联合抗曹问题正式给予答复。

送诸葛亮回馆舍之后,孙权立即召集手下的文官武将,讨论对付曹操的方略。这时,曹操派专使送达的一封信函已经到了孙权手中,并在会议开始时当众宣读,这封信很短,不多不少三十个字。上面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