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大地的永恒之声-泰戈尔及其创作-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8年,泰戈尔在伦敦出版了《爱者之贻》和《渡口》(《歧路》),前者收入六十首诗,后者收入七十八首诗。它们主要译自《瞬息集》、《儿童集》和《渡口集》。这两个诗集,表现了爱情和人生,探索了生命的有限和无限。它们带给情人的礼物,不是“一件抓得住的礼物”,而是一套生命的哲学。

  《游思集》共收诗九十一首,译自《心声集》、《金帆船集》、《妙曲集》和《随想集》等。1921年在伦敦出版。这部诗集标志着泰戈尔由早期创作的英文散文诗向后期的孟加拉文散文诗的过渡。诗集中第二十一、二十二首诗是直接从《随想集》的散文诗原作译出的。这就使这部诗集又有了新的艺术特色。

  泰戈尔的孟加拉文散文诗,不仅写作时间不同,而且,思想心态也不一样。随着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在1930年访问苏联以后,诗人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提高,批判了自己的“爱一切人”的观点,对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有了认识。因此他的孟加拉文散文诗作品中的思想倾向与英文散文诗有明显的不同。虽然他在诗中仍体现生命的哲学,但对生命本体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很少与“神”联系起来,他已不再热衷于追求人与神的和谐合一,而是更多地关注着印度全民族的命运和世界风云的变化。所以,他的孟加拉文散文诗的思想倾向比较明确,也极少有宗教的神秘色彩。

  《随想集》又译《书简集》、《精品集》,1922年出版。共有三十九篇作品,其中散文诗十七首,余下的都是一些寓言、童话和讽刺小品等。我们这里所说的 《随想集》,实际上是指由十七首散文诗组成的诗集。其主要内容是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真理。

  《再次集》共收诗五十首,出版于1932年。它比《随想集》更注重诗的韵律,更具有明显的节奏感,题材也更为广泛。诗集中有一首是诗人的英文译作,即艾略特的《朝圣者的旅程》,译名为《朝觐者》。

  《最后的星期集》,又译《最后的旋律》,共四十六首,发表于1935年,诗集中,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有一时的感兴。其中有一首《致阿米亚昌德拉·查克巴迪的信》,是写自己生日的诗,以真切的感性和深刻的哲理著称。

  《叶盘集》中的诗,先在各杂志和文学刊物上发表,1936年成集出初版,以后出版时又收入1937到1939年的诗作,共十八首。诗集中的诗,有很强的时代意识,表现了诗人对世界风云的关注,其中的《非洲》、《射向中国武力之箭》、《地球》等诗是他晚年的力作。

  《黑牛集》是以诗人晚年住的泥屋的名字命名的。该集共收诗二十首,发表于1936年。这些诗,主要写人生、时空和自然,还有一些是怀念他的嫂子伽登帕莉·黛维的。她是诗人一生中最亲密的朋友,二十五岁那年突然自杀身亡。泰戈尔曾充满感情地说:“不管世界如何将她遗忘,我却永远不会忘记她。”

  爱的献歌——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曾经在世界各地流传。它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英文散文诗集,并为泰戈尔赢得了世界诗人的声誉。诗集的名字“吉檀迦利”是献歌的意思。诗里那些“你”、“主”、“主人”、“父”、“父母”、“上帝”等等,都是献歌的对象。泰戈尔曾经说,《吉檀迦利》里有“一系列的宗教诗”。这部诗集是用颂神的形式,以纷繁奇特的想象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而贯串整部诗集的思想可用一个“爱”字来概括,所以它是一部爱的献歌。

  《吉檀迦利》的英译本选自《奉献集》、《渡船》和《歌之花环》里的诗歌。事实上,《吉檀迦利》是《渡船》的主题的继续。诗集中的大多数诗歌写的是离别的甜蜜的忧伤,而不是团圆的欢乐。

  《吉檀迦利》承受住了来自各层次读者的反复阅读。它的出版,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西方读者在这部诗集的诗行中看到了一位站在无限面前完全真实的诗人,他既具有孩童的纯真,又具有圣徒的高洁,他奉献了他的全身心,而不只是他本人的智慧与艺术才能。诗集之所以取得如此强烈的的反响,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的,是因为这些诗歌“预示了一类在英国也完全可能写得出来的诗作,如果我们的诗人能够作到使激情与思想同样和谐的话。”

  瑞典著名诗人凡尔纳·冯·海顿斯特拉姆在读到《吉檀迦利》时说,“就象饮了一口清澈凉爽的泉水。”冰岛著名作家哈多尔·拉克斯内斯在谈到集中的诗歌在他思想上产生的影响时,这样说到:“……《吉檀迦利》的形式和韵味都给人以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葩的印象……那位伟大的朋友,那个可爱的恋人,那个泛舟河上弹奏琵琶的陌生人——泰戈尔的神是多么令人敬慕啊!”

  对印度读者来说,《吉檀迦利》并不象对西方读者那样代表着“一个崭新的诗歌体系”。他们更多地为这个诗集里包括的无数令人回味无穷的诗句所吸引。《吉檀迦利》中有泰戈尔对大自然的最精彩的描述,有大量绚丽的画面;春天,雨季,月明如洗的夜晚,阳光灿烂的白昼,在这些画面中,神仅仅是为了表现大自然之美的“临时角色”。在一些诗里,神谦虚地站在一旁,让诗人自由自在地与大自然友好交往。

  《吉檀迦利》全集共收有一百零三首诗歌,可分为序歌、主歌和尾声。诗作中有五十余首译自孟加拉文集《吉檀迦利》,其余译自《奉献集》、《献祭集》、 《怀念集》、《儿童集》、《渡口集》、《歌之花环》等,此外尚有几首是从《收获集》、《梦幻集》及剧本《顽固堡垒》中译出的。

  泰戈尔的这部诗集,并非是一般的超脱尘世的宗教颂神诗,他向神敬献的歌,却是“生命之歌”,他歌唱着生命的荣枯,现实世界的欢乐与悲哀。诗集的主旋律回旋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吉檀迦利》实际上是一部抒情哲理诗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

  从总体上看,诗集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有的诗肯定、热爱、赞美人生,如集中第四首诗歌,诗人热情洋溢地歌唱和宣言:

  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因为我知道你的生命的摩抚,接触着我的四肢。

  我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摒除虚伪,因为我知道你就是那在我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理。

  我要从我心中驱走一切的丑恶,使我的爱开花,因为我知道你在我的心宫深处安设了座位。

  我要努力在我的行为上表现你,因为我知道是你的成力,给我力量来行动。

  诗人的爱是纯真而动人的。在有的诗歌中,诗人则对童心和母爱加以热情讴歌,如在第六十首中,诗人描写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

  孩子们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聚会。头上是静止的无垠的天空,不宁的海波奔腾喧闹。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孩子们欢呼跳跃地聚会着。

  他们用沙子盖起房屋,用空贝壳来游戏。他们把枯叶编成小船,微笑着把它们飘浮在深远的海上。孩子们在世界的海滨做着游戏。

  孩子们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聚会。风暴在无路的天空中飘游,船舶在无轨的海上破碎,死亡在猖狂,孩子们却在游戏。在无边的世界的海滨,孩子们盛大地聚会着。

  第六十二首诗主要描写真挚的母爱,作者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表达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无所不在的爱,使人受到极大感染,灵魂亦在诗人如灵的笔下得到陶冶、静化: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我了解为什么云中水上会幻弄出这许多颜色,为什么花朵都用颜色染起——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我彻底地知道为什么树叶上响出音乐,为什么波浪把它们的合唱送进静听的大地的心头——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

  当我把糖果递到你贪婪的手中的时候,我懂得为什么花心里有蜜,为什么水果里隐藏着甜汁——

  当我把糖果递到你贪婪的手中的时候。

  我吻你的脸使你微笑的时候,我的宝贝,我的确了解晨光从天空流下时,是怎样的高兴,暑天的凉风吹到我身上的是怎样的愉快——当我吻你的脸使你微笑的时候。

  诗集中还有不少向往自由反对强暴的诗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