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和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整个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态之间 

  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细胞学说表明,一切有机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 

  础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了生命形式的统一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 

  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三大发现以及自然 

  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从 

  而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同时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自然 

  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5 月第1 版,第397 页。 


… Page 24…

  它的产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 

  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法 

  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思想。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在探讨历史发展规律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 

  献。他们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命题包含着这 

  样一种深刻的思想,即不应该在人们的观念、思想中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而 

  应该在环境中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要改造社会不能停留于思想而要实际地改 

  造社会环境。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不过他们不懂得人们所处的环 

  境是人们物质生产的结果,而把法律和政治制度看成是人们的环境,这样一 

  来,“人是环境的产物”就变成了人是法律的产物,“法律造成一切”。他 

  们也不懂得一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决定法律,而把法律归结为理性,认 

  为有好的理性就会有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从而得出“意见决定一切”的结 

  论,导致唯心主义。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积极探讨历史发展规律。如圣西门,他试图 

  用物质生产的演变来说明阶级关系的变化,用阶级关系的变化来说明革命和 

  政权的更迭。这本来是有重要意义的思想。然而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的意 

  义所在,因为他没有从生产本身去寻找历史的动因,而是从生产之外去寻找。 

  他认为,决定生产的是劳动工具,而劳动工具是人的智慧的产物,产业的发 

  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无条件的结果,并由此走向理性决定一切。他把注意力 

  集中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上,不认识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结果还是没有超出 

  唯心主义。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历史观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他们注意了 

  财产关系的作用。如基左就提出,“为着理解政治制度,应该研究社会中的 

  不同的阶层及其相互关系。为着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应该知道土地关 

                ① 

  系的性质。”然而对于什么决定财产关系,他们却不能科学地说明,往往用 

   “天性”或者“征服”加以解释。他们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看到了阶级 

  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基左就认为法国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革 

  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不过他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的局 

  限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特别是代表德国古 

  典哲学伟大成就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黑格尔于哲学史的最大贡 

  献在于他所阐发的内容丰富的辩证法。他把整个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世 

  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力图揭示其运动和发展的内 

  在联系。在历史观上,黑格尔的重要贡献就是他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 

  历史发展的辩证的理解方法,为马克思后来正确地考察和理解重大的社会历 

  史问题提供了帮助,因而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费尔巴 

  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辨哲学相对立,他强调 

  思维是存在的产物,“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 

                                                                       ② 

  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他还认为, 



① 转引自《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 卷,三联书店1959 年版,第538 页。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第115 页。 


… Page 25…

                                                            ① 

  思维是人脑的产物,“没有脑的活动,我便不能思维”。他强调思维与存在 

  的统一,并认为人体现了这个统一。费尔巴哈的这些观点,对唯物史观的形 

  成具有很大影响,它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人的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当然, 

  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表现出 

  他理论上的弱点。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辩证唯物论和历 

  史唯物论从萌芽、产生、成熟到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过程,都各自通过自己的道路经历了由唯心主义 

  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开始比较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后来通过读黑格尔 

  的著作,又转向黑格尔,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运动。他毕业时写的博士论文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基本观点属于黑 

  格尔的唯心主义,也表现了马克思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战斗 

  的无神论思想和勇于突破旧说的独创精神。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未能实现在波恩大学执教的愿望,转而投身于实 

  际政治活动。1842年4月开始,他写了一系列文章,虽然在国家、法和自由 

  等问题上仍然保留黑格尔的观点,但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他发现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的矛盾,认识到普鲁士国家不是理性的 

  体现,开始觉察到私人利益,即剥削者的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 

  他认为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不能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而应该在初 

  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并研究这些关系的客 

  观本性。 

       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也开始了由革命民主主义 

  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2年10月马克思接任《莱茵报》主编,并就共产主 

  义问题同奥格斯堡《总汇报》展开了论战。他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 

  汇报”》中,肯定共产主义运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指出各种醉心于实际试 

  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弱点,提出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的任务。 

  与此同时,他着手钻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开始对共产主义进行研究。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碰到了许多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其中 

  最关键的是国家问题。为了解决使自己苦恼的疑问,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时 

  期大量阅读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典、波兰的历史著作,特别是有 

  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的著作;研究早期资产阶级作家和法国启蒙主义者的 

  政治理论著作,做了读书摘要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国家观,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揭示了私有财产对政治国家的支配作用,并批判黑格尔关于通过中介调和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