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穆勒名学·部甲·篇三》,按语。 

③ 《天演论·真幻》,按语。 

④ 《穆勒名学·部甲·篇三》,按语。 

⑤ 《天演论·导论》,按语。 

① 《政治讲义》。 

② 《原强》。 


… Page 86…

  的理论。进化论与中国传统的变异思想相结合,汇成近代中国新兴资产阶级 

  强大的思想潮流,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特色。他把中国哲学建立在近代 

  自然科学基础上,使中国近代哲学真正摆脱了古代经学的形式。 

        (4)梁启超的哲学思想 

       梁启超(1879—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 

  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他早年在广州万木草堂听康有为 

  讲学,是康氏最得意的弟子。他追随康有为,积极从事变法维新的宣传和组 

  织活动。  1896年,他任著名的上海《时务报》总撰述,撰写了《变法通议》、 

   《古议院考》、《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重要文章,阐发和宣传变法维新 

  思想。次年又在湖南任时务堂总教习,创办《湘学新报》、《湘报》,提倡 

  新学,鼓吹变法。  1898年,他与康有为倡导并发动变法维新运动,协助康 

  有为、谭嗣同等主持新政。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 

  报》,发表 《新民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史学》等论 

  著,继续批判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宣传改良主义,并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 

  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起了 

  广泛的思想解放的作用。后来他的思想趋于保守,主张保皇,投身立宪运动, 

  公开与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相对抗,还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梁启超著述甚丰,大部分汇编为《饮冰室合集》(148卷),另有各种 

  专集20多种。 

       为宣传变法维新,梁启超也主张变易进化哲学。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 

  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变”是“古今之公理”。 

  他说:“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若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 

  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公理有固然, 

  非夫人之为也。”①变易,是宇宙间的客观规律,“人之为”是无法阻遏的。 

  由此,梁启超强调中国必须变法维新,他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 

  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 

  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弛骤之。”这里,梁启超提出中 

  国要变法,要主动变,自觉变,把“变之权操诸己”,这样才能保国、保种、 

  保教;如果被动地、被迫地变,把“变之权让诸人”,那就会受人束缚,受 

  人驱使,其境遇将会十分尴尬的。因此,他强调中国只有走“自变”的道路, 

  才能独立自强,不被帝国主义列强所瓜分。他分析世界各国变法的途径有四: 

   “其一,如日本,自变者也;其二,如突厥,他人执其政而代变者也;其三, 

  如印度,见并于一国而代变者也;其四,如波兰,见分于诸国而代变者也。” 

  ①突厥(今土耳其)、印度、波兰,尽管情况不同,但都属“代变者”,代变, 

  其结局总是不妙。惟独日本为“自变者”,自变,才能独立富强。梁启超这 

  一“自变”论,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洋溢着 

  浓厚的积极进取精神。 

       梁启超把进化论应用于历史领域,认为“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 

                                    ② 

  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梁启超批判了中国古代从孟子以来的“治 



①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② 《论学术势力左右世界》。 


… Page 87…

  乱相嬗”的历史循环论,认为这是“为螺线之状所迷,而误以为圆状,未尝 

                                                                           ③ 

  综观自有人类以来万数千年之大势,而察其真方向之所在”。在他看来,历 

  史虽有螺线状循环之像,但按其总趋势和发展方向来说,则是进化的。那么, 

  历史进化的动因是什么呢?梁启超将其归结为物竞天择,他说:“竞争者, 

                      ① 

  进化之母也。”有竞争必然导致有破坏,而破坏旧的,才能建设新的。他指 

  出:“随破坏,随建设,甲乙相引,而进化之运乃递衍于无穷。”② 

        梁启超发挥了康有为“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把“三世之义”视为“往 

                                          ③ 

  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进化,就生产工具 

                                                             ④ 

  的发展来说,曾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等时代 ;就经济发展来说,则“由 

                                               ⑤ 

  渔猎而为畜牧,由畜牧进而为耕桑”;就政治制度的发展来说,则有“三世 

  六别”。他在《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中,具体阐述了他的“三世六别”论。 

  他写道:“治天下者有三: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 

  为政之世。多君世之别有二:一曰酋长之世,二曰封建及世卿之世。一君世 

  之别又有二:一曰君主之世,二曰君民共主之世。民政世之别亦有二:一曰 

  总统之世,二曰无总统之世。多君者,据乱世之政也;一君者,升平世之政 

  也;民者,太平世之政也。此三世六别者,与地球始有人类以来之年限,有 

  相关之理。未及其世,不能躐(超越)之,既及其世,不能阏之。”他认为, 

   当时中国的任务是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即从“一君为政之世”的第一 

  阶段“君主之世”转变到第二阶段“君民共主之世”。他坚信,将来的中国 

  必将进入太平世即“民为政之世”,他说:“盖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固非 

  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 (中国)之所得避。吾知不及百年,将举五洲而悉 

  惟民之从,而吾中国亦未必能独立而不变。” 

        梁启超这一“三世六别”的历史进化论,固然脱胎于康有为的“三世” 

  说,但他具体地指出“据乱世”即“多君为政”,“升平世”即“一君为政”, 

   “太平世”即“民为政”,“三世”中又有“六别”,比较接近于历史事实, 

  也较容易为人所了解。但同康有为的“三世”说一样,梁启超的“三世六别” 

  说也是不科学的。 

        梁启超的进化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社会是由“心理”的作用造 

  成的,社会历史的进化过程就是“社会心理”这一实体发动、演变的过程。 

  他说:“全世界者,全世界人类心理所造成;一社会者,一社会人之心理所 

             ① 

  造成。”并认为,在无数历史事件的波澜起伏中,存在有共同性和一贯性的 

  东西,即“民族意力”为其动因。他说:“史迹有数千年或数百年为起迄者。 

  其迹每度之发生,恒在若有意识若无意识之间,并不见其有何等公共一贯之 

   目的,及综若干年之波澜起伏而观之,则俨然若有所谓民族意力者在其背 

          ② 

  后。”虽然他并不否定“物”存在与影响,但他坚持认为历史是“心对于物 



③ 《新史学·史学之界说》。 

①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势及中国之前途》。 

② 《新民说·论进步》。 

③ 《读〈春秋〉界说》。 

④ 见《变法通议·论译书》。 

⑤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① 《余之死生观》。 

② 《中国历史研究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