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一个是“意见”,后面一个则变成“建议”,曹操已经表露出了他对许攸的不满。

许攸此时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身子一颤,原本挺直的脊背微微缩了下去,整个人也缩回了官员的队列中,不再冒头。

“主公,孙权已遣人向主公请罪,并解释他出兵荆州乃是为了惩罚刘表。同时还希望能够接回韩当、徐盛、孙翊和孙尚香。不过以嘉之见,倒不如让那位使者阚泽阚德润在襄阳多待些时日不是更好?”郭嘉笑着说道。

“嗯?”曹操抬眼看着郭嘉笑道:“也好!孙权小儿……哼!”曹操突然想起孙权联络刘表是派遣的诸葛瑾,而联络刘备时派出则是吕范,此二人的名望皆在刚抵达襄阳的阚泽之上,念及此处曹操便一肚子恼火,“公仁,接待孙权使者便由你负责。公达,你与子扬、子远及枢密院立刻准备未来攻击江东的计划。好了,都散了吧。仲德、文和、奉孝三人留下。”

曹操留下了程昱、贾诩和郭嘉,并带着他们回到后堂,这时候张辽却早已经在此等候了。

“文远?”程昱见到张辽显然很是奇怪,“你不是说要好好休息吗?怎么却又跑出来了。难道那孙家小姐……”说到这里,程昱也有点老不正经的样子了。

“我征战数月,怎能不愿休息?若非主公传唤,辽岂会出门?”张辽没好气的说。

“诸位,今日请诸位前来,为的乃是文远曾给操定下的两策。因为此事涉及操及操之基业的未来,操这几日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诸位皆是操可以信赖之人,故而今日请诸位前来商议,为操做一个选择。”

曹操这话让程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至于不动声色的其余三人,张辽、郭嘉则根本就是知情者,贾诩心机深沉,能让他变色之事如今已经很少了。

“文远,你究竟为主公献上哪两条计策,让主公如此无碍决断?”程昱开口问道。

张辽见曹操带回来的三个人就已经清楚曹操的用意,曹操这是准备表明他的真实态度了。而自己是曹操的姻亲,郭嘉、程昱、贾诩不但是曹操最为信任的三位心腹谋士,同时他们也算是士族成员,却有不属于那些世家豪门。这样的人员组合,已经泄露出了曹操的部分用心。而张辽也相信,除了知情的郭嘉之外,聪明的贾诩、程昱此时也多少能够料到一部分。

但张辽可没耐心继续再开口重复一遍他的那些计划,最晚没有睡好的张辽不想多费口舌,他只是骂出昨日写好的那些略显潦草和凌乱的草稿递了过去。

“你们自己看吧,我现在脑子里也还有些乱着呢,正好借着诸位在场一同参详一下,也好做个完善。即便主公不采纳,也能做一个……算是储备吧。”

张辽这样说,众人都知道根源在曹操身上。若是曹操采纳,自然没有问题,若是曹操拒绝,能够作为储备计划也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因为曹操、郭嘉对张辽的计划大致比较清楚,张辽的那些草稿便直接给了程昱、贾诩。曹操也在一旁翻阅着程昱、贾诩暂时不看的草稿,而郭嘉则和张辽在低声的交谈着。

大概半个时辰后,程昱已经将草稿全部看完,他走到张辽面前说道:“文远,若是采用你所说的那套制衡之策,那动作可就太大了啊!”

“动静大小到算不了什么,关键是你的感觉如何?”张辽反问道。

程昱一愣,用眼睛的余光瞟了曹操一眼后说道:“此事确实事关重大,还是应由丞相定夺才是。”

“这是自然。”张辽说出这四个字便闭上了嘴。

程昱当然知道他的推脱之词让张辽有些不满,可是这件事情若是没有曹操的许可,他们谁又敢直言不讳呢?即便是郭嘉、贾诩也不会毫无顾忌的说话吧?但程昱的脸皮毕竟还没那么厚,老脸一红,露出一个略微有些尴尬的笑容,退到了一边。

这时候,曹操和贾诩也各自看完了交换的部分草稿,贾诩依旧是一脸平静的默然不语,但始终关注着他们的张辽却能从贾诩平静的表面感觉到一丝情绪的波动。

“文远,别的暂且不说,你这份官员制度倒是很有新意啊!”曹操面带喜色的说道。

张辽对此自然是再度谦虚一下,可是他心里却对曹操的夸奖很不以为然。什么叫很有新意?这分明就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最终的大成结果。从隋唐开始,直到满清灭亡,这套制度换汤不换药的还继续延续在中国的大地上。若是此时还有人能提出与之相反的意见,那才叫见了鬼了。

程昱对张辽初步制定的这套官制也极力称赞,在他看来,这种天子旁观,官员负责,而又相互制衡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既能够限制天子和官员滥用权力,也可以更好的集中各种力量治理国家。

“文远,你这内阁诸部却和三公九卿差不多吗?”郭嘉说道。

“是差不多。不过却可以限制相权,使得君王无须担心相权过大而危及君权。”张辽笑道。张辽此言针对的就是汉武帝,汉武帝当年便是因为相权过大,虽然没有危及君权,却也使得权力欲望极强的汉武帝想尽办法削弱相权。从内廷到尚书台,再到不断更换丞相人选,最终汉武帝废除了丞相,使得自己彻底掌握了军政大权。也让君权彻底失去了牵制,最终导致汉武帝执政后期国内的种种弊端无人能为天子纠正,必须依靠汉武帝本人的自觉,方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汉王朝。

“文远你这可是将尚书台彻底拆散了啊!不知文若知晓后会有何意?”郭嘉笑道。

尚书台乃是汉武帝首先设置,到了如今,尚书台早已经成为朝廷处理政务的中枢,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还可干涉朝臣选举,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尚书令却职位卑微,俸禄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就是这个位卑权重的职位,皆由历代掌握实权的君王亲选心腹、干练之士充任,便于君王控制朝局。如今的尚书令正是荀彧,也是除曹操之外,朝堂上权力最大的官员。

“尚书台权力过大并非好事。我这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写清楚,比如诏令、政令的颁布、封驳皆因上层体制未定而不好明确管辖机构。”张辽毫不讳言其中的缺陷。

话说到这里,又涉及到了关键性问题,郭嘉立刻口风一转,将话题岔开。

“文远,你为何要将十三州继续缩小呢?”郭嘉问到了张辽的行省制度。

“州一级实在太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城池也会渐渐增多。若还是保留着十三州的编制,那随着人口增加,州一级的官员势力便会随之加强,某些善于经营,有野心勃勃之辈便会借此对抗中央。敬爱那个十三州打散后重新划分,缩小中央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府,有利于限制地方权力,提高中央的控制力。”张辽回答。

对于这种话题,曹操等人是没有顾忌的,提高中央控制力始终是曹操在一力坚持的。张辽的这条建议曹操是十分赞赏的,而且曹操也看出了扩大地方最高一级官府数量的好处。无论是应付世家子弟还是安置寒门力量,都能使的曹操打击世家力量的手段更加游刃有余。

“我更看好文远那中央诸部中的都察院、大理寺和御史台,对于各级官吏,设置层层监督机构,确实可以让那些贪腐之辈在欲行违法之举是再三思量。”程昱那刚戾的性格在此尽显无遗。

“未必啊,仲德先生。”张辽摇摇头道:“贪腐乃是人之本性,如此层层监督的制度也仅仅是增加了贪腐者的难度,却并不会使他们彻底打消贪腐之心。而且随着他们付出的成本的增加,他们贪婪的程度也会更加厉害……唉……这东西,实在难说啊!”

张辽对单纯以制度来反贪反腐已经没什么信心了,除非……

“文远之意莫非是要再修订大汉律条?”程昱立刻明白的张辽的心思。

“事实上做任何事都和做生意一样有成本一说。战争有战争的成本,做官也有做官的成本,那贪腐也自然有贪腐的成本。若是成本极低,风险又极小,自然会有数不清的人为之铤而走险。”张辽并没有明说,但却直指反贪的弊端。

但对于曹操而言,张辽这番言论无疑是倾向于法家之言。这和曹操主张严肃执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过两人尚有些对现行法令是否认可的争执。

“文远,若是法令过严,难免会有人以酷秦相比啊!”曹操皱着眉头说道。

“法令宽严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执法。”张辽对执法者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