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恭迎主公大驾!”张辽在邺城南门外恭候着曹操的车架。

“呵呵!文远啊,你我乃是郎舅之亲,无须如此多礼。进城,进城再说!”曹操从马车上探出头来。

“参见主公!”张辽立刻向曹操拱手行礼。不过一个在马背上,一个在马车上,意思到了也就成了,也不会真的长揖做礼。

“文远,你我又是大半年未见,今日可得好好聊聊才是!”曹操笑眯眯的说道。

“主公有命,辽岂敢不从。不过邺城官绅百姓皆已经在城外恭候主公大驾,还请主公给阖城百姓一个面子才是!”张辽这厮极不厚道的将邺城令的活儿给抢了。

“哈哈哈!好!孤自北伐乌桓回师后便少来邺城,如今这河北百姓却还记得操,操心中感激啊!走!进城!”曹操大声命令道。

曹操并没有交卸冀州牧的官职,到了冀州就算是他老人家的地盘,如今他又以邺城为治所,邺城百姓也就是他的子民。虽然袁绍在邺城经营了不少年,可是随着曹操软硬兼施、恩威并著的手段,邺城内除了那极个别隐藏极深的死硬份子之外,全都已经成为了曹操忠实的拥护者。所以张辽并没有夸大其词,在邺城外恭迎曹操的邺城官民可是不下数万人。虽然比不上张辽返乡时马邑城的倾城而出,可是马邑城的规模哪里能和邺城相比!

张辽此时不会去煞风景的抢曹操的风头,他正在队伍中和郭嘉小声的交谈着。虽然张辽诚心和解,但也不能太过于软弱,曹操的疑心病日渐浓重,张辽绝不能让曹操误会。

“文远,如今的情形主公心里也有数,你们不管有什么分歧,最终还是郎舅至亲。不过有一条,你说话的时候婉转些,如今的主公不似以往那样宽容,太冲的话你可千万别出口!”郭嘉和张辽的交情没的说,否则此时也不会如此关照。

张辽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但是张辽看着曹操背影的眼神有点无奈,都说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此话倒是一点不虚。曹操的骄傲自大已经溢于言表,否则甘宁那点损失也不至于发生,至少曹操希望会不断地督促麾下众将一定要严加小心。

“文远,南方的军情你盖已经知晓了吧?”回到城中的冀州牧府,曹操将许褚、典韦这两大保镖撒开后,带着张辽、郭嘉走进防卫严密的书房。

“知道了,军报上倒是一点没隐瞒。兴霸此次也算得了个教训,也省得他这些年顺风顺水惯了,忘记了顶风行船的艰难!”张辽毫不在意的轻轻说道。

郭嘉听了两人的话,双眼不禁朝上一翻,露出两大眼白。他没想到这两人竟然一进门就开始打起了机锋,个个都是话中有话,毫不相让。最让郭嘉头大的就是张辽,完全不将一路上的关照当回事。难道你就不知道尊老吗?即便不算你们的关系,好歹曹公也比你年长啊!郭嘉差点就想用手捂着额头长叹了。

但是郭嘉忘记了,曹操早年起兵时也是很喜欢与别人如此对话的,这对于曹操而言有一种分外刺激的感觉。如今随着曹操地位的提高,权势的加重,能够并敢于和曹操如此说话的人却几乎没有了。就连郭嘉本人也渐渐额习惯了一本正经的向曹操汇报,全然忘记了他当年和曹操互不相让的展示学识的场景。

张辽这样的举动也是早有打算,张辽要借着和曹操比斗心眼的小游戏,唤起曹操心底深处的感情,这样更容易让今日的对话导向一种亲戚朋友间的相互交流而不是上司和下属的工作汇报。这样的态势对于张辽显然才是真正的有利。

曹操的头脑也不是白长的,立刻从张辽的反应中察觉到了张辽的动机。不过张辽的动机对于曹操却并没有坏处,营造出亲戚朋友间的那种和谐氛围,对于曹操向达到缓和与张辽关系的目的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文远,操此次北上所为何事文远当心中有数吧?”曹操突然有换了一种手法,虽然脸上依旧笑容不变,但是言辞间却直指实质。

“呵呵!若是不为此事,辽又怎会到邺城恭候主公大驾呢?”张辽本想说“撇下北疆一滩子事”的,可是话到嘴边却改了口。曹操的脾气可是不小,用后世的话说这丫是属顺毛驴的,得顺着毛摸。张辽也不像正式谈话尚未开始便因为触动了曹操的那点小自尊而功亏一篑。

“哈哈哈!”张辽的低姿态果然让曹操满意,曹操比别人更了解张辽。看着随和,实质上骨子里骄傲无比,最是桀骜不驯。否则也不至于在北疆将领刚被调动,张辽就整出一套以限制各方权利,平衡各方势力为主的政治制度。但此时面对曹操,张辽却一反常态的微微作出了退让,虽然只是一小步,却让曹操的心中获得了偌大的满足。天下间除了已经去世的郑玄和张辽的老母亲,还有谁能让张辽退让?唯孤而已!

郭嘉也暗中长舒一口气,张辽毕竟没有“顽抗到底”,这样一来,此事成功的把握也就大增。郭嘉心中开始盘算起一会儿如何不经意的帮助张辽。

……

就在曹操离开谯县北上与张辽相会之时,孙权、刘备也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庆祝着难得的胜利。虽然曹军的战舰没有沉默,但是巨大的战舰被拖入港口进行修理却是无法彻底隐瞒的,而且孙刘两军中都有人开始关注曹军战舰的独特构造,在自行研究曹军战舰为何被凿穿之后还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虽然他们还没有研制出实用性的水密隔舱,可是水密仓的雏形已经在他们手中诞生,而且战船的模型分别出现在孙权与刘备的面前。

“主公,我们的工匠认为曹军战舰必然是有着双层的底部船板,外层即便破损,内层也能保证船只的安全。毕竟曹军的战舰是可以出海远航的,据闻最远已经能够越过东面的东瀛岛。这种思路应该就是为了保证战舰在海上的安全,只不过咱们事先并不知情,以至于此战未能尽全功啊!”周瑜捧着战船的模型,对孙权仔细的解说着。

周瑜正是此次战斗的主将,同时也是策划这次战斗的主要人员。对于曹军战舰的情况和此战的结果,周瑜心中是并不满意的。这不单是因为事前的情报并未察觉曹军战舰的奥妙,同时也是对孙刘联军在战斗中并未表现出比曹军更高一筹的战斗意志和战术水准而不满。在周瑜心中,武器装备并非关键因素,而战士的能力和意志才是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原因。在曹军巨舰已经无法追击时,周瑜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将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相反却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死里逃生的侥幸之情,这让周瑜实在不能接受。

但是此时并非整军的最佳时刻,曹军的巨型战舰虽然不能出战,但是曹军的艨艟斗舰和楼船依然多于孙刘联军,周瑜也要防备着曹军愤怒之下的报复性攻击,只能时刻命令战船警戒待命,随时准备出动作战。

“那我放的战船是否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改造呢?”孙权一听到能够提高战船的生存机会,立刻想到了自家的战船。

“可以是可以,但效果绝对无法与打造的新船相比。后改装的这种隔层在木板的契合度上肯定是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的。”周瑜微微的摇了摇头。

“主公,公瑾兄言之有理。况且改造旧船的费用同样不低,再加上时间,还不如趁机打造一批新型战船。同时我军的新船也可以吸收曹军的优点,改变船首外形,甚至投石机和床弩搬上战船。”鲁肃在一旁附和着周瑜的意见。

“哦?我军的投石机已经能够缩小到搬上战船的地步了吗?”孙权一听露宿的话不禁大喜。当初曹军南征之前他们从荆州获得了大型的投石机,但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无法与曹军相比。而且在尺寸大小上面,曹军的投石机也显得要比他们的更加轻巧。一开始孙吴上下还对此不以为意,可是当曹军的巨型战舰出现在长江之上后,他们才明白了投石机小型化之后的好处。随即孙权便命令手下工匠集中精力改造投石机,即便不能达到曹军那种每艘战舰上四架投石机、十架床弩的程度,也至少要能让自家的战舰装备上投石机。在将来的水面战斗时,不至于面对曹军战舰而毫无还手之力。

“投石机的缩小已经成功,虽然不能与曹军相比,但是在我军最大的楼船上也能够在前甲板并列放置两台。但是这样一来却会因为投石机和石弹的重量而影响楼船的速度,除非水面上的大型战斗,我军依然无法出动装备了投石机的楼船。”鲁肃却并没有兴奋之色,进度实在是和曹军的实例相差太远。

孙权听完之后也没有了一开始的兴奋,他收起笑容,闷闷的坐了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