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颠覆刘备统治,为稳定地方,也不过是监视居住,哪有迫害一说?两家出逃乃是由于陆家子弟陆逊之故,与刘备丝毫关系没有。

……

接下去就更热闹了……

比如:孙刘两家组成同盟,意图对抗要统一天下的王师。王师就是曹操的私兵,为的乃是曹操的私利;刘备胆小如鼠,王师尚未出兵荆州之前,刘备便准备出海逃亡,若非水军校尉丁奉击毁刘备的船只,此时刘备已在会稽郡东面的大岛屿上做野人了。吾刘备平素爱民、爱兵,岂会不战而逃?更不会有逃亡出海之念。须知海上详情唯有北人(曹军)知晓,吾等不知海况,焉知东面有大岛……

中国自古以来尊崇的都是君子行为,但是军情司一反常态的大曝刘备的短处,这完全违背了君子所为,这也是诸葛亮等人极不习惯的原因。

然而郭嘉的这点动作却收到了奇效,虽然士族、世家对此举颇有诟病,但是百姓们,甚至士族中人在得知刘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后,对刘备也由无所谓变成了不齿,随即又转而为抵制。如此,不但刘备的名声受损,就连诸葛亮、张昭、虞翻等人的名声也受到牵连。为此留在琅琊的诸葛家还特意在徐州士林的一次聚会上为家族辩解,声称诸葛亮投效刘备时那些事情早已发生,诸葛亮并不知情,是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受害者。

但不解释还好,一解释,诸葛亮的立场就显得尴尬起来。然而琅琊诸葛家既然在曹操的地盘上,南边是糜家,北边是宗家和郑玄学派,若是不做一番解释,郭嘉岂会放他们过门?

“再着说了,琅琊诸葛家可是有子弟在元让的麾下效力,若是他们不明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不能公开打压诸葛家,难道还不能断了诸葛家子弟的出仕之路吗?”

张辽是这样对正在给自己的第六子张霄喂奶的孙尚香解释的,因为此次事件中毕竟还是涉及到了孙家,孙家通过孙翊请张辽帮助斡旋。

“你们太坏了。从那个一脸坏笑的郭奉孝开始,到那个道貌岸然,一脸正经的荀公达,还有老是喜欢在你面前教训你的程仲德和那个看上去就让人感到阴森森的老头贾文和。曹公的枢密院中就没有个好人!”孙尚香一面轻轻的拍着儿子的后背,让他能顺利的咽下奶水,一面愤愤不平的说道。

“香儿,别管他们男人的事。他们那些事又有哪一件不是让人耗费心神的?女人伤神多了容易变老的,咱们可不能学那些臭男人的样子。”曹清拉着蔡琰做到孙尚香身边看着双手护着母亲的乳房,小嘴一咂一咂,吃的正香的张霄。

“这小子,一边吃着嘴里的,一边还要护着,跟他爹一个德性!”曹清笑道。

“别胡说八道!我可没那么贪婪,最多也就娶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对了昭姬,你何时也给为夫生一个!”

……

第696章 北疆的实绩与张辽的杀手锏!

雒阳城,丞相府。

已经进入六月天的气温是相当的炎热,但是当普通人可以恣意纳凉的时候,曹操却不得不在相府中处理着各种公务。即便他所在的大厅内摆了十余盆冰块,书案上还有用冰块镇的冒着白烟的酸梅汤,还有侍女不停地更换着被凉水浸透后拧干的手巾,曹操的额头上依然是一片汗珠,身上的衣服也湿透了。

就在曹操一手用侍女递上的冰凉手巾擦拭额头的汗水,另一只手拿着毛笔在不停地批阅着一份份的表章之时,郭嘉、荀攸等人从外面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太热了,还是主公这里阴凉些!”郭嘉接过侍女递上的手巾擦着汗说道。

荀攸这些年的体态有些向丰腴的方向发展,而与他们同行的贾诩、程昱、郗虑、华歆年纪都已经不小了,这三位倒是没有用冰冷的手巾,只是用了干手巾擦掉汗水。在暑热来临之前,雒阳的官员们就得到了华佗、张机的警示:冷热不可过甚。而前几天还有人因为中暑而猝死,也有因为贪凉而重病的,所以年长者谁也不敢大意。

唯一还保持着文士优雅风度的就是荀彧、陈群这两位,与接受大厅中侍女照顾的其他人不同,这两位只是自己用自己的手帕轻轻地擦去自己额头上的汗水。

“诸位,孤这里有酸梅汤,加了上好的蜜,最是消暑解渴,诸位一人且来一樽。”曹操抬起头笑着对众人说。

“就是知道主公这里有好东西,否则嘉焉能冒此酷暑而来?”众人都恭敬的道谢,唯有郭嘉笑嘻嘻的油嘴滑舌。

“哈哈哈!唯有奉孝尚持本色,诸位却越来越拘谨啦!”

曹操的这番话包括郭嘉在内谁也没有当真,毕竟曹操如今的权力大的甚至难以遏制。虽然郭嘉、程昱对曹操无比忠心,但是身为士人的本能,他们也同样赞同荀彧、荀攸、陈群等人倡议的限制相权的动议。但在相权真正被限制住之前,又有谁能在曹操面前轻松自若呢?

如今的局面正属于黎明前的子夜,尤其是北方的张辽已经成功的将北疆议会建立并顺利的运行了一年多。按照建安十四年底的约定,中央以及其余各地的议会也到了组建的时候。

如今这些人以及各地的家族和官员也在眼睁睁的看着中央的动作,北疆的议会试行被张辽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得到消息。所以各方势力都有自家人留驻北疆,蓟县尤其多。他们在得到新的消息之后,会利用各种渠道将消息送回本家。

不过张辽也没有白白让这些人如此轻松,军情司和张家暗卫也通过这些人的动静,将各大势力的大部分渠道给侦查了个一清二楚。虽然露出来的未必就是真正的隐秘渠道,可是用处毕竟是有的。

“主公,北疆议会已经试行了一年有余,如今天下正看着主公与雒阳。不知主公如何决断?”荀彧身为丞相以下的文官之首,由他开口最为合适。

“哦?他那五省二十四府的官员都已经完全到任了吗?”曹操放下笔,抬起头。

“北疆议会上报情况如下:贾逵就任朔方省刺史,田畴为关东省刺史,王凌就任西河省刺史,这三地皆是汉胡杂居之处,由这三位允文允武而又手段高超者就任刺史,自然是没有问题。如今就待丞相最终批准了。”荀彧拿出北疆议会的表章。

曹操接过那份表章,却并没有打开。他说道:“北疆选人倒是不差,不过田畴本就是右北平人,王凌也是并州太原人,只有贾逵出身河东,这是否有违文远一贯支持的《三互法》?”

《三互法》在汉末并没有成为众人遵守的法令,而且因为此项法令出自汉灵帝与党人之争,士人也并不支持。除了张辽明确表态支持之外,其余人等皆是沉默不语。然而就连张辽也不能完全遵守,征北将军的管辖范围便也将并州包括在内,这也是国家尚未统一时的无奈之处。但是北疆议会如此推举官员,确实与张辽的一贯主张不符。

“文远有言:《三互法》乃是良法,但有其局限。若任免不在地方而在中央,《三互法》当严格执行。但地方议会有推举、弹劾官员的权利,虽然没有任免权,还需要中央认可批准,但是地方议会确实对官员有了监督权。官员若是贪腐,必然触及身为地方势力的议员利益,议员岂肯罢休?若是相互勾结……呵呵,议员也不是终身任职的,何况民间声望、士林舆论也会影响到议会的连任。这就是文远不再坚持《三互法》的缘故。”荀彧解释道。

“还有一点。”郭嘉接过话题说道:“文远曾言,若是地方对官员有了监督权甚至任免权,越是家乡人,便会越在乎自己的名声。否则家乡人指责起来,只要不是丧心病狂之人,都会感到羞愧难当。若是真有人欲丧心病狂?自然有议会启动紧急罢免动议。”

“周全!确实周全啊!”荀攸赞道:“如此一来,官员唯恐名声受损,官位不保,自然不愿行差踏错。即便有那不思进取者,也最多耽误地方上几年发展,却不至于闹出大乱子。”

“别再说了,你们如此说,怎么听都像是在夸奖文远那小子。若是被他知道,准保得意洋洋!”程昱“愤愤”的说。

“呵呵!”曹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说道:“北疆议会这一年多运行的确实不错,不过诸位对于在其余各地实施以及中央议会组建是否有把握?还有北疆议会是以征北将军管辖范围为主,那其余的地方议会是否也该以其余四征将军的管辖范围为主呢?”

“丞相明鉴,北疆并非只有一个议会,各县有县议会,各府有府议会,各省又有省议会。这些议会成员比例固定,只有定居当地的商业百工、士族、世家和地方皇族、定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