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潇水两岸的人情物态和景色风貌,构成了一种抒情的美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
境。作品富有社会的、历史的和民俗的、审美的价值,曾1977—1980 年全国
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

(邵明才)


张弦(1934~)原名张新华,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当代作家。1957
年后在工厂、农村劳动,当过剧团编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作家。
他于5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上海姑娘》是他的小说处女作。以后又连续发
表了短篇小说《羞怯的徒弟》、《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
人》、《挣不断的红丝线》、《回黄转绿》、《临街的窗口》、《八庙山上
的女人》等。其中《记忆》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其成名作。张弦因以
婚姻、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创作而闻名,透过婚姻、爱情、家庭生活中的某些
畸型形态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风貌,从而揭示出封建思想习俗的
危害,表达出解放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题。艺术上追求诚挚、
和谐、平实中见深刻的风格。

(邵明才)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短篇小说,作者张弦。发表于《上海文学》1980
年1 月。小说叙述某偏远山村一家母女三人的爱情被蹂躏的故事。大女儿存
妮,爱情之花刚萌发,即被封建愚昧的干部和群众残酷摧残,她自杀身亡也
未能洗去“不要脸”的丑名;妹妹荒妹接受了姐姐的悲惨教训,虽情窦已萌,
却对任何青年男性避而远之;母亲菱花在贫困与愚昧的胁迫下,却要“把女
儿当东西卖”。通过母女两代三人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了20 多年来农村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匮乏给农民造成的爱情痛苦。作品通过荒妹最后奔向
她,一直躲避的荣树,有力地显示了党的现行政策对于改变农村这种落后面
貌的重大的现实意义。作品结构精巧,穿插灵活,对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心灵
的描写真切感人。作品曾获19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邵明才)


冯德英(1935~)山东牟平人。当代作家。1949 年参加解放军,1956
年入党,1958 年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出版长篇小说《苦菜花》,这是他的处
女作,也是成名作,以后又相继发表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
这三部姊妹长篇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因此人物形象真切
感人,语言鲜明质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除小说创作外,冯德英还写了
不少散文,1965 年同丁一三合作,发表剧本《女飞行员》。冯德英的作品多
取材干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的斗争生活,歌颂抗日军民不屈不挠、英勇顽
强的斗争精神。小说中既有血泪交流的场面,又充满了斗争必胜的信心,人
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张曲折,矛盾冲突激烈。

(邵明才)


《苦菜花》长篇小说。冯德英著,解放军文艺社1958 年出版。作品以
抗日战争最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通过革命母亲仁义嫂一家人的遭
遇,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凶狠残暴的本质和汉奸走狗的卑鄙灵魂,歌颂
了革命群众在艰苦的年代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作品集中表现了仁义
嫂由普通劳动妇女成长为革命母亲的真实历程,热情歌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怎样为革命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高尚品德。《苦菜花》是一部以真人真事、
真实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写成的小说,形象逼真,情节感人。作品善于以激动
人心的故事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描绘展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善于在尖锐的
矛盾冲突中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邵明才)


韦其麟(1935~)曾用笔名旭野、蒙荒。壮族、广西横县人。壮族诗人。
1957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广西民族学院、广西文联、广西民间
文艺研究会、《广西文艺》等单位任助教、编辑等,现任南宁师范学院中文
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3 年开始写诗,在《新观察》上发表叙事诗
《玫瑰花的故事》,1955 年发表根据壮族民间故事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百鸟
衣》,成为其代表作。1959 年至1962 年从事民间文艺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1964 年在《长江文艺》发表了反映壮族人民解放前革命斗争的长诗《凤凰
歌》。韦其麟的诗歌创作取材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传说、革命武装斗
争和现实生活,具有画面奇丽清新、笔触细腻、情调委婉柔美的艺术特色。

(邵明才)


《百鸟衣》长篇叙事诗,韦其麟作,发表于《长江文艺》1955 年第6
期。长诗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古卡和依娌,为了幸福生活同封建势力顽强斗
争的故事。古卡勤劳、勇敢,但因为家贫娶不起媳妇。劳动中他拾到一只公
鸡,古卡养它3 月零3 天,公鸡竟成了美丽聪明的姑娘依娌,蛮横的土司把
她抢走送进衙门。古卡按照依狸的吩咐,穿过99 条峡谷,翻过99 座高山,
到100 天时,射了100 只雉鸡,做成百鸟衣。贪婪的土司要用龙袍换,古卡
趁势杀了土司,救出依娌,骑上骏马飞驰而去。作品热情歌颂了勤劳朴实的
劳动人民,赞美了他们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纯洁美好的爱情,鞭挞了统治者的
残暴、贪婪。语言优美、清新、委婉动人,富有浓郁的壮乡气息,是少数民
族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收获。

(邵明才)


张贤亮(1936~)江苏盱胎人。当代作家。当过教员、乡文书、编辑。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宁夏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宁夏分会主席,专业作
家。1949 年开始在《新华日报》发表诗歌。1957 年因写《大风歌》而遭受不
公正待遇,开始了漫长的坎坷生活。粉碎“四人帮”后重返文坛,发表成名
作短篇小说《灵与肉》。接着又连续发表了《肖尔布拉克》、《绿化树》、
《龙种》、《河的子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短、中篇小说。近年来,
张贤亮又创作了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和《习惯死亡》。他的作品以五十
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前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侧重表现知识分子的坎坷道路
和矛盾心理以及在劳动群众纯朴的感情世界中的净化过程,作品具有历史感
和哲理色彩。

(邵明才)


《灵与肉》短篇小说,作者张贤亮,发表于《朔方》1980 年第9 期。
小说主人公许灵均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在国外,他曾被错划为右派。
粉碎“四人帮”后,遗弃了他30 年之久的在国外某公司当董事长的父亲突然
回来找他出国继承父业。他回顾自己从资产阶级少爷到“右派”到真正劳动

者的半生历程,觉得其问虽有许多痛苦,但从妻子秀芝和牧民郭子等人身

上,感受到祖国人民仍然使他留恋,因此他毅然拒绝了父亲的意愿,回到了
农场和热爱他的人们中间。小说从许灵均面临人生道路抉择时所展开的回忆
中,侧重表现了祖国大自然、劳动和劳动人民给予他的抚慰,从而塑造了坎
坷半生与祖国人民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分子形象。作品立意新颖,主题深刻,
构恩精巧,意味隽永。作品获1980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邵明才)


刘绍棠(1936~)北京通县人。当代作家。195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
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专业创作。现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
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 年发表小说《红花》受到重视,1953
年发表成名作《青枝绿叶》,1955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等。新
时期以来,刘绍棠的创作进入新阶段,发表了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其中
中篇小说《蒲柳人家》、短篇小说《娥眉》为其力作。刘绍棠擅长农村题材,
大都写自己熟悉的京东北运河地区的农村生活。他倡导乡土文学,追求中国
气派的民族风格。作品于写实中略带浪漫色彩,语言近乎口语而富于诗韵美,
结构简洁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邵明才)


《蒲柳人家》中篇小说。刘绍棠著,发表于《十月》1980 年第3 期。
小说通过一个聪明早慧的儿童何满子的视觉,描写了1936 年发生于冀东运河
岸上的一个故事:中学生周擒在共产党员周文彬的领导下,回家乡开展抗日
救国运动。他串联柳罐斗、何大学问等农民治死了伪河防局巡长,解救了贫
苦女儿望日莲,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