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国运动。他串联柳罐斗、何大学问等农民治死了伪河防局巡长,解救了贫
苦女儿望日莲,建立了秘密的抗日武装。作品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描写,
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命运、觉醒和斗争。作者没有正面
去描写农村抗日运动,而是把抗日斗争风云巧妙地与农村优美的风俗画融为
一体,深入地发掘了劳动人民纯洁高尚的心灵美和性格美。作品充满了古朴
动人的风俗俚俗的描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诗情画意。

(邵明才)


谌容(1936~)祖籍四川巫山,生于湖北武汉。当代女作家。曾在西南
工人出版社工作,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音乐编辑和俄语翻译。1963 年、
1969 年、1976 年三次去山西汾阳、北京通县、山西乡宁体验生活,后为中国
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专业作家。她于1964 年开始创作,1975 年处女作长篇小
说《万年青》问世。不久出版第二部长篇《光明与黑暗》。此后转向中、短
篇创作。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太子村的秘密》等受到重视,《人到
中年》为成名作、代表作。1986 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减去十岁》以荒诞的手
法引起人们对“文革”十年的深沉思考。谌容创作态度严谨,对社会生活观
察敏锐,勇于揭示矛盾,触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品感情深沉,具有一
种忧郁美。

(邵明才)


《人到中年》中篇小说。谌容著,发表于《收获》1980 年第1 期。小
说集中描写了中年女医生陆文婷肩负工作、家务两副重担,“超负荷运转”,
终于身心交瘁而突然发病,虽经抢救而生存下来,却丧失了工作能力。她的
形象,概括了当今时代许多中年知识分子收入菲薄、生活艰窘的实际情况,
深刻地揭示了爱护人才的重要意义,并且把中年知识分子问题提到了十分尖
锐、紧迫的程度,发人深思。作者截取生活横断面,采用放射性的艺术结构,
将主人公几十年的学习、工作、友谊、爱情以及各种人际关系,都通过她在
病床上的回忆、幻觉,压缩在一天多的时间里表现出来。文笔细腻,充分揭
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充满诗情和哲理。

(邵明才)


周克芹(1937~1991)四川简阳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当代作家。解放
后,先后当过农民、民办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
区干部。1959 年在《峨嵋》上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秀云和支书》。1973
年以来,相继发表了《早行人》、《李秀满》等20 余篇作品。1980 年以后,
发表了短篇小说《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等。长篇小说《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成为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周
克芹是一位勤奋的农民作家,近作《桔香,桔香》、《晚》和《秋之惑》都
凝聚着作者对改革时期农村生活的思考。他的作品显露出一种清新、明朗、
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特色。

(邵明才)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长篇小说。周克芹著,发表于《红岩》1979 年
第2 期。小说写四川农村葫芦坝农民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苦难辛酸的生活历
程。许茂中年丧妻,辛辛苦苦地把七个女儿带大成人。大女儿嫁给一心为大
家做事的铁汉子金东水,不幸早亡;四女儿被恶少郑百如奸污后无奈与他结
婚,后来又离婚;郑百如为做葫芦坝土皇帝,用尽卑鄙手段,污蔑陷害金东
水。几个小女儿也不再听他的话,一个个从他身边飞出去。许茂的身心伤痕
累累,最后变得自私自利。小说较为深刻地展现了“左”的思想给人民群众
造成的物质贫困和精神不幸。成功地塑造了许茂这个中国老农民的形象和许
秀云这个农村妇女的形象。作品笔法细腻,语言优美,风格清新。荣获首届
茅盾文学奖。

(邵明才)


张洁(1937~)祖籍辽宁,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1960 年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后,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80 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现
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她从1978 年开始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从
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等在文坛崭露头角。成名作《爱,
是不能忘记的》曾引起广泛讨论与争议。中篇小说《方舟》、长篇小说《沉
重的翅膀》显示了对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所作的多方面开拓和艺术上的探索与
追求。张洁的作品感情细腻,清新纯美,充满诗意。她不断地向生活深处开
拓,以深刻,洒脱的笔触展示出当代生活画卷,从对妇女解放、婚姻道德问
题的探索到为改革者呐喊开路,作家与人民真诚地进行心灵的交流,严肃地
针贬时弊,认真地探索人生真谛。

(邵明才)


《沉重的翅膀》长篇小说。张洁著,发表于《十月》1981 年4、5 月号。
作品描写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和部属厂长陈咏明力主改革,采取现代科学
的管理方法,注重发挥人的才智。而部长田守诚、副部长孔祥等人则玩弄权
术,反对改革,最后郑子云在民意测验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小说在广阔的
背景上反映出改革步履的艰难,并表现了改革给家庭、婚姻、道德伦理、文
化艺术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作品以人物内心感受为轴心去构局谋篇,着重写
人,写人的心理,成功地塑造一组改革者形象,并为工业题材创作提供了新
鲜经验,这是第一部反映四化建设中矛盾斗争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巨著中,
张洁保持和发挥了文笔细腻、哲理性思辨性强的特色。

(邵明才)


白先勇(1937~)生于广西桂林,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台湾
作家。1957 年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1958 年发表处女作《金大奶奶》。1960
年与同班同学欧阳子、陈若曦等创办《现代文学》杂志。1963 年留学美国,
到依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从事创作研究,并获得硕士学位。他的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谪仙记》、《游园惊梦》、《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
十七岁》和《王卿嫂》等。近年来又创作了长篇小说《孽子》和短篇小说《夜
曲》等。白先勇是六十年代崛起于台湾文坛的有影响有才华的作家。作品描
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变迁,塑造了大陆去台湾、
台湾去美国的“失落者”的众生相。在艺术上,集中外小说技巧于一体,注
重心理描写,讲究人物语言个性化。笔触细腻,语言典雅。

(邵明才)


《游园惊梦》短篇小说。作者白先勇。收入台湾晨钟书局1970 年出版
的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作品采用外部客观写实与主观“意识流”相结
合的叙述手法,描写丧失了青春年华和昔日富贵的钱夫人,应邀到台北参加
她过去戏班里的姐妹桂枝香——现在的窦夫人的宴会时,触景生情的种种回
忆,在一系列对比强烈的画面中,以钱夫人落魄的今天来暗示今日豪宫的窦
夫人的明天,同时以“游园惊梦”作为贯穿全篇的情节线索,反复渲染钱夫
人“梦幻般的联想和印象”,以此揭示了“人生如梦”的主题。小说在运用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反映台湾现实上作了成功的尝试,较好地体现了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融合。

(邵明才)


苏叔阳(1938~)河北保定人。当代作家。先后当过教师、工人,1978
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他于五十年代开始发表诗和曲艺等作品,1977
年开始戏剧创作。1978 年发表话剧《丹心谱》受到好评。此后相继发表了话
剧《金水桥畔》、《左邻右舍》、《家庭大事》等;同时又发表了电影剧本
《春雨潇潇》、《盛开的月季花》、《密林中的小屋》、《夕照街》等。他
还写了小说《刚刚的眼睛》、《告别》、《生死之间》、《假面舞会》、《老
舍之死》。1984 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故土》,成其为有代表性的作品,受到
广大读者欢迎。苏叔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其作品善于描绘不同层次和
类型的知识分子,真实地为他们的心灵造影,所展示的生活画卷斑斓多彩。

(邵明才)


《丹心谱》五幕话剧,作者苏叔阳,发表于《人民戏剧》1978 年第5
期。著名老中医方凌轩在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鼓舞下,坚决贯彻周恩来总理
的指示,走中西医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