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优秀作品。乌热尔图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息和民族的心声,真正写出了
鄂温克人的民族性格和气质。追求故事的深远意境,着力描绘人物的精神世
界,文笔隽永清新,格调醇厚深沉,具有大森林的独特气息。在1981—1983
年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中连续三次获奖。

(邵明才)


《七岔犄角的公鹿》短篇小说。作者乌热尔图,发表于《民族文学》
1982 年第5 期。作品描写一个13 岁的鄂温克族孤儿和一只公鹿的故事。第
一次,“我”在森林深处打伤了一头六岔犄角的公鹿,后发现它带着伤,同
穷迫不舍的野狼,经过一番殊死的搏斗,终于把狼甩进山谷;第二次“我”
目睹了公鹿的英武雄姿,故意把它从继父的枪口下放走;最后一次,“我”
在猎场发现了狼群正在围攻我的朋友——七岔犄角的公鹿,“我”毅然举起
了猎枪打散狼群,再次放走了它。作品通过这个少年猎手对公鹿由伤到放的
过程,表现了他勇敢、善良、富于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作品用笔细腻,情真
意浓,融情、景、动物和人于一体,于平淡无奇中透出生活的神韵。

(邵明才)


舒婷(1952~)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女诗人。先后做过泥水工、浆沙
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后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
她从1971 年以来写一些抒情诗,曾在知识青年中传抄。1977 年后,她的诗
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诗坛的注目和争论。她的代表诗作有《祖国啊,我
亲爱的祖国》、《致橡树》、《这也是一切》、《一代人的呼声》。舒婷的
诗情真意切,委婉深沉,有独特的感受和鲜明的个性,在艺术上有新的探索,
她善于用新奇的比喻构成鲜明、奇特的意象,表达人们心灵深处波动的思想
情绪,并把这种难以言传的情丝化作可以感知的形象。她的诗因大多写当代
青年的痛苦、迷惘、觉醒和追求,很受青年人的欢迎。

(邵明才)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抒情诗。作者舒婷,发表于《诗刊》1979 年
第7 期。这是一首向祖国同倾诉赤子情怀的歌。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从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和人民的痛苦和希望写起,旨在歌颂祖国的
新生,表达自己为祖献身的强烈愿望和历史责任。全诗运用意象结构和物我
交流的手法,既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了一代人从“迷
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历程,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炽热的感
情。笔调含蓄、委婉,意义深远。诗作获1979~1980 年全国青年诗人优秀诗
歌奖。

(邵明才)


《嘎达梅林》蒙古族民间叙事诗,由陈清漳、赛西和芒·牧林翻译整理,
于1950 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长诗叙述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不满达尔汗
王出卖民族利益、残害百姓的行为,挺身而出,到奉天府请愿告状,被玉爷
和军阀问成死罪,押进死牢。嘎达梅林之妻牡丹闻讯后,忍痛枪杀了自己的
女儿,烧了房子,聚众劫狱,救出嘎达梅林,开始了武装起义。起义军奋勇
战斗四五年,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在辽河畔被敌包围,嘎达梅林及其
部下全部壮烈战死。长诗成功地塑造嘎达梅林和妻子牡丹的英雄形象,热情
地歌颂蒙古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阶级压迫、谋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和斗争精
神。长诗叙事抒情结合,风格独特,充满草原生活气息。

(邵明才)


《把一切献给党》自传体长篇小说。吴运铎著。1953 年出版。作者以
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再现了一个普通工人在中国共产党培养下,成长为
兵工专家的过程。主人公出身矿工家庭,童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5 岁学
徒,17 岁成为机电工。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工人同官僚资本家的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新四军,并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决心把一切献给党。
为支援前线,他克服困难研制武器,曾三次受重伤,全身受伤一百余处,但
他身残志坚,仍顽强地坚持工作。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语言朴
实,感情真挚,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是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
“生活教科书”。

(李成福)


《在田野上,前进》长篇小说。秦兆阳著,作家出版社1956 年出版。
小说围绕着对曲堤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主要情节线索:以
县委书记王则昆为代表的一些人对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热情冷漠处之,
以县委副书记张骏为代表的另一些人则坚决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在副书
记张骏、社长郭木山的领导下,面临垮台的曲堤村农业合作社逐步走向巩固
扩大。作品成功地刻画了张骏、王则昆、郭木山以及支书郭大海的形象,表
现了五十年代初期各类农民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的复杂心态,反映了
广大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高涨热情。小说的文笔清新、明晰,感情真挚,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周立勋冯恩大)


《烈火金钢》长篇小说。刘流(1914~1977)著。1957 年出版。作品
描写1942 年冀中军民团结战斗粉碎日寇疯狂发动的“五一”大扫荡,取得胜
利反攻的斗争故事。八路军排长史更新机智勇敢地率领全排战士掩护主力突
围。经过激烈战斗,战友们全部光荣牺牲,史更新身负重伤。但他死里逃生,
而且奇迹般地击败了日军猪头小队长,冲出重围,在村民、干部的配合救助
下,与军区骑兵困的同志会合,紧密依靠群众,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惊心动魄的抗日凯歌。通过一系烈紧张惊险的斗
争场面,突出刻画了金钢式的孤胆英雄史更新、侦察英雄肖飞及领导干部齐
英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惊险曲折,扣人心弦。

(吴心田)


《革命烈士诗抄》这部选集收入了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
烈土的诗词,萧三编辑,1959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初版选收43 位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诗同122 首。1962 年经萧三增订再版,
共收89 位作者的194 首诗词。书中收有著名革命家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
邓中夏、澎湃、恽代英、何叔衡、方志敏、王若飞、叶挺、关向应、杨靖宇、
李兆麟和诗人殷夫、柔石、陈辉等的作品以及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等在狱中
的题诗和绝笔。诗词体式各样,旧体诗和新诗、格律诗和自由诗并存。字里
行间,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崇高节操、奋斗精神。书中附烈士生平
简历,并对遗诗作了核对、考证、和注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对广大人民特
别是青年进行革命教育的良好读物。

(吴心田)


《洪湖赤卫队》六场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院集体创作,原载《剧本》
1960 年2 月号,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 年出版。剧作形象地反映了第二次国
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人民的英勇斗争。1930 年夏,白匪趁我主力红军开
辟新区之际,勾结恶霸彭霸天猖狂反扑。洪湖赤卫队在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
长刘闯的领导下,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歼灭了白匪军,保卫壮大了洪
湖革命根据地。该剧成功地塑造了韩英、刘闯两个英雄形象,生动说明只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运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才能夺取武装斗争的胜
利。情节曲折,唱词生动优美,音乐吸收了地方民歌和戏曲的营养,从而使
全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前的地方色彩。它是继《白毛女》之后,中国
新歌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邵明才)


《陈毅诗选》此诗选是从现存陈毅350 余篇诗中选出150 篇结集而成,
这些诗都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以后的作品,按中国革命历史分期编
排。其中,红军时期15 篇,抗日战争时期38 篇,解放战争时期22 篇,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75 篇。选集中有陈毅的代表作《赣南游击词》、
《梅岭三章》,以及《感事书怀》、《冬夜杂咏》、《六十三岁生日述怀》、
《示丹淮,并告吴苏、小鲁、小珊》等名篇。此选集第一篇《红四军军次葛
坳突围赴东固口占》作于1929 年2 月,最后一篇《题西山红叶》作1966 年,
其间相隔近40 年。这一选集既是这40 年间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