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坳突围赴东固口占》作于1929 年2 月,最后一篇《题西山红叶》作1966 年,
其间相隔近40 年。这一选集既是这40 年间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多种风貌
的艺术缩影,也是陈毅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它充分表现了作者爱国爱民的
赤子之心和光明磊落的革命襟怀。此选集由陈毅夫人张茜在1973 年11 月编
成油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4 月正式出版,书前有张茜新作序。

(吴心田)


《天安门诗抄》现代诗文选集。内容包括1976 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
为悼念周恩来总理写出并张贴在天安门广场的部分作品。共分为3 辑:①;
旧体诗、词、曲、挽联;②新体诗;③悼词、祭文和散文诗等。这本书是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童怀周(集体笔名,取“共同怀念周总理”之意)编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12 月出版。1976 年1 月8 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江青
反革命集团竭力压制广大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人民群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
下,于同年4 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强大抗议运动,
天安门诗文创作热潮是这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革命诗歌的作者大多
是普通群众,作品以古典诗词形式居多,也有为数不少的自由体诗如散文诗。
因多属为斗争而写的急就之作,难免在艺术上缺乏精心的锤炼。这些诗篇的
重要价值在于它们思想上政治上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巨大的鼓动性,在中国
革命文艺运动史上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吴心田)


民间文学

王老九(1894~1969)原名王建禄,陕西临潼人。著名农民诗人。16
岁念过一年私塾,学过半年生意。18 岁起学农活,曾讨荒要饭。自幼爱听戏,
看唱本,会背诵不少唱词,常编快板念给群众听,以解胸中之闷。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创作热情高涨,写的诗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受到群众欢
迎。1951 年,参加了陕西省文艺创作者代表会议。1953 年,参加了中国文学
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1958 年,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会议,被
选为理事。1960 年,先后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和第三次“文代会”,并当选为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重要诗作有《除了肚里大疙瘩》、《张玉婢》、《进西
安》、《进北京》、《歌唱三户贫农》等。出版诗集有《王老九诗选》、《东
方飞起一巨龙》、《带组入社》等。

(王洪庚)


韩起祥1915 年生,陕西横山人。现代民间艺人、盲作家。3 岁失明,10
岁丧父,13 岁学说书,开始艺人生活1940 年赴延安,参加陕甘宁边区文学
艺术工作者协会说书组,从此开始说新书。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即兴编唱
的创作才能,先后自编自演了五百多个新书段,著名的作品有《反巫神》、
《刘巧儿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前方后方一条心》、《翻身记》
等。他编唱新书,采取民间口头创作方式,用脑子想好故事,在心中“搭起
架子”,然后弹起三弦,自唱自听,边说边改,最后牢记于心。唱腔质朴自
然,感情充沛,形象生动,富有地方色彩和时代感。韩起祥是一位卓有成绩
的民间艺人,建国后,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等职。

(王洪庚)


《笑林》三国魏邯郸淳撰。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集。淳一名竺,字子叔,
颖川(郡治今河南禹县)人,官至博士给事中。此书在《隋书》、新旧《唐
书》中皆称三卷,原书已佚。但其中的一些笑话散存于《艺文类聚》、《太
平广记》、《太平御览》等书中。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伏书》辑录27 则笑
话,鲁迅《古小说钩沉》补录马氏未辑的3 则,王利器所编《历代笑话集》
将30 则笑话全部收入。《笑林》所记,都是徘谐的故事。反映了人情世态,
揭发事物的矛盾,对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予以嘲讽。形式短小,语言生动有
趣。但也有些笑话趣味不高。

(王洪庚)


《笑府》明墨憨斋主冯梦龙编。明代民间笑话集。原书分上下二卷,收
入笑话一百则。按讽刺的内容分为八类,即腐流、殊禀、刺俗、方术、形体、
谬说、闺风、杂语。这些笑话,有一部分是当时产生、流行于民间的,有一
部分是编者从古籍中辑录的。有些作品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的态度,嘲笑
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无能。尤其对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道学家、市井腐
儒的丑恶嘴脸的揭露,更是入木三分。(如讽刺具官贪得无厌的《奶奶是属
牛的》)。有些作品还讽刺了群众中某些可笑的行为和思想意识。同时,书
中也选了一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作品。《笑府》中大部分笑话善于抓住生
活中某些丑恶现象,突出一点,加以讽刺。刻画人物多用夸张,语言锋利、
幽默,短小精悍,结构巧妙,往往在故事结尾处画龙点睛,造成喜剧效果。

(王洪庚)


《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编。新民歌选集。收新民歌300 首。为中国
现代民歌的重要选本。此朽是在1958 年开展的采风运动中,在各地出版的歌
谣选集的基础上精选而成。300 首新民歌可分为四类,其中反映农业和农村
生活的172 首,歌唱工业建设的51 首,歌唱战士生活的29 首,歌颂党的48
首。这些民歌,大多思想超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节奏明快,形式活泼。
充满着对新生活的热爱,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在编选上采取原文直录的原
则,少数篇章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略作修改。1959 年红旗杂志社出版。1979 
年由人民文学社重版。重版时,更换了20 余篇。《红旗歌谣》是跃进的产物,
带有时代的痕迹,有的反映了当时“左”的思想倾向。

(王洪庚)


少数民族文孝

阿·敖德斯尔(1926~)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人。现代蒙古族小说
家。1945 年参加内蒙古骑兵队,任团政治部主任。1948 年人冀察热辽解放区
鲁迅艺术学院学习。解放战争中,曾获三级解放勋章。1956 年人中国作家协
会文学讲习所学习。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1979、1985 年两次
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阿·敖德斯尔自幼受
到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熏陶,其青年时代是在战火纷飞的草原上度过的。早期
的作品常取材于草原牧民和部队的战斗生活。骑兵和牧民晏其描绘的主要对
象。后期的小说,人物个性更为鲜明。他长于写短篇小说,也创作长篇小说、
话剧和电影剧本。长篇小说《骑兵之歌》、独幕话剧《草原民兵》、电影文
学剧本《骑士的荣誉》是其代表作。短篇小说结集出版的有《遥远的戈壁》,
其中许多篇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字。

(晓雪)


巴·布林贝赫(1928~)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右旗人。现代蒙古族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年轻时受民间文学熏陶。
1948 年参加革命后,投入火热的牧区民主改革运动。同年入冀察热辽联合大
学鲁迅文学艺术院学习,先后出版的作品有蒙文诗集《你好!春天》、《黄
金季节》、《生命的礼花》、《凤凰》、《喷泉》、《巴·布林贝赫诗歌》
和汉文诗集《生命的礼花》、《星群》等。许多作品曾获得内蒙古文艺评奖
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巴·布林贝赫主要用蒙文写作。近年来也用汉
文写诗。他的作品表现手法丰富,创作个性鲜明突出,为蒙古族诗歌的发展
和丰富作出了贡献。在诗歌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

(晓雪)


《蒙古秘史》旧译《元朝秘史》,是我国蒙占族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最
古老、最丰富,也是最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学著作。该书“事关秘禁,非可
令外人传写”,所以不著撰人名氏,不详作者是谁。成书年代在13 世纪中叶。
全书12 卷,即正集10 卷,续集2 卷。为便于研究,学者们又将此书分为282
节。第1 卷叙写成吉思汗的先世及其幼年时代,第2 卷至第11 卷记述成吉思
汗生平事迹,第12 卷叙述窝阔台即位以后的历史事实,前后共记叙了约500
年左右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的起源;蒙古族游牧、狩
猎、手工业、交换等经济生活状况;成吉思汗家族的世系及其兴起:蒙古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