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等。1936 年~1939 年,他作为《消息报》的记者赴西班牙采访,写有长
篇小说《人需要什么》。以后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
年斯大林奖金)三卷政论文集《战争》,长篇巨著《暴风雨》(获1948 年斯
大林奖金)和长篇小说《九级浪》。中篇小说《解冻》的问世,在西方引起
巨大反响,被称为“解冻文学”的先声。6 卷回忆录《人·岁月·生活》出
版后引起激烈的争论。

(吴根成)


《暴风雨》长篇小说,共6 部。爱伦堡作于1946~1947 年。它描绘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广阔图景—从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直至第三帝国覆灭的全
过程。作家试图以此说明苏联人民经过战争考验取得最后胜利的世界意义。
小说中场面众多,涉及战争暴风雨所席卷的苏、法、德三国。作者以抒情的
笔触讴歌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并从社会
主义制度本身、从支配着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上阐明了苏联人民胜利的
必然规律。作者还以极大的热情描写了法国人民,赞颂法共领导下的抵抗战
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法国贝当政府和朗西安之流害
怕人民、不惜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小说对法西斯主义的本质进行深入
的剖析,从而说明第三帝国的必然灭亡。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而
是通过许多人物在战争期间的感受和活动,来揭示民主力量同法西斯势力的
搏斗,情节变化迅速。作者善于通过较多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的思想
感情,具有史诗的性质。小说荣获1948 年斯大林奖金。

(吴根成)


费定(1892~1977)前苏联作家,生于萨拉托夫的一个商人家庭。1914
年毕业于莫斯科商学院经济系,后赴德深造。1913 年起开始文学创作。短篇
小说《基谢尔叔叔》和《果园》曾获征文奖。1923 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荒原》。长篇小说《城与年》属苏联最早描写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国内战争
中该走什么道路的作品,成为早期苏联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长篇小说《兄
弟们》提出为新的艺术而奋斗的思想。30 年代初,两次出访欧洲,出版了两
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道德观念的长篇小说《盗窃欧洲》(两卷)和《“阿
尔克图尔”疗养院》。卫国战争期间著有剧本《感情的考验》等。战后发表
特写集《纽伦堡的审判》等。代表作是三部曲:《初欢》、《不平凡的夏天》
和《篝火》(两卷)。三部曲生动地再现了从1910 到卫国战争止30 余年间
的俄国社会,从艺术上阐明了俄国革命的必然爆发和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
前两部获1949 年斯大林奖金。他的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
把宏伟的史诗结构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深刻的哲理,以及抒情、讽刺性的插
笔和谐地结合在一起。1958 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从1959 年起,担任
苏联作协领导人,1967 年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吴根成)


《初欧》《一译《早年的欢乐》)长篇小说。共38 章。费定战后三部
曲的第一部,第二部为《不平凡的夏天》,第三部为《篝火》(两卷)。这
三部作品各自部是一部独立、完整的长篇小说。同时,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萨
拉托夫市,前呼后应,相互间有密切联系,而且都由一些共同的人物贯穿始
终。所以作家本人和苏联评论界都称之为根据“统一构思”创作的“三部曲”。
《初欢》反映的全部事件都发生在1910 年萨拉托夫市。作者十分详尽地描写
了这个外省城市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真实地反映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的地下
革命工作和优秀的俄罗斯人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出色地显示了十月革
命前共产党员的成长。由于参加革命活动,腊高静被迫逃往外地,基利尔被
捕入狱。小说充满了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获1949 年斯大林奖金。三部曲画面
广阔,色彩斑斓,情节曲折而自然,描写细腻,语言精确而后雅,被公认为
当代苏联文学中优秀的长篇小说。

(吴根成)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卓越的革命诗人。生于格鲁吉亚巴
格达产村的一个林务官家庭。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08 年入党,
先后三次被捕。1912 年开始诗歌创作。十月革命前的主要作品有长诗《穿裤
子的云》。十月革命后,他的创作进入新阶段。诗歌《向左进行曲》、《一
亿五千万》和剧本《宗教滑稽剧》,讴歌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国内战争时
期,参加“罗斯塔之窗”的工作,以诗画的形式,号召人民支援前线,同国
内外反动派作斗争。其中讽刺官僚主义的政治讽刺诗《开会迷》,受到列宁
的称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他创作的成熟期。代表作长诗《列宁》和《好!》
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此外,他还写了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的短诗《苏联护照》,歌颂工人阶级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
诗歌《库兹涅茨克的建设、库兹涅茨克的人们的故事》。剧作有讽刺小市民
的《臭虫》和抨击官僚主义的《澡堂》等,对苏联戏剧的创新与发展起了推
动作用。长诗《放开喉咙歌唱》是诗人的最后一部巨著,总结自己所走过的
道路,表达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他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以《滚出中国》
和《最好的诗》声援我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他的革命诗歌对中国读者起着巨
大的鼓舞作用,他的阶梯式的诗行对我国一些诗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吴根成)


《穿裤子的云》长诗。马雅可夫斯基作。(一译《穿男装的云》)四部
乐章。十月革命前的创作中带有纲领性的长诗。原名《第13 使徒》。作于
1915 年。基督只有12 个使徒,这额外的使徒暗指异端。沙俄检查官不准使
用这个“谋叛性”的标题,于是作者就改用现标题。这标题来自序诗中的一
句诗:“我可以温柔得让你挑不出毛病,不是男人,而是一朵穿裤子的云”。
标题带有明显的挑衅性。长诗情节的基础是失恋,然而失恋的原因却是“爱
情多、钞票少”。爱情被金钱异化了。诗人通过对人类真挚的爱情同虚伪的
社会关系的冲突以及对个人痛苦和世界不平等的描写,提出“打倒你们的爱
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反映千百万人
民群众在认清自己斗争道路后日益增长的力量,自觉起来反对资本主义。

(吴根成)


《开会迷》讽刺诗。马雅可夫斯基抨击官僚主义的著名政治讽刺诗。它
刊载于1922 年3 月5 日的《消息报》上,讽刺官僚主义者整天热中于开会的
社会现象。其表现形式是“文山”、“会海”。一个人要同时出席两个以上
的会议,“一天要赶20 个会”,不得已,只得采取分身术,上半身参加这个
会,下半身参加那个会,目睹此情此景,诗人痛心得彻夜难眠。第三天黎明
就满怀希望地呼吁:“噢,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根绝一切会议,那
该多好。”《开会迷》无情地嘲笑了当时各机关内由于缺乏专人负责制而盛
行起来的无休无止的会议风。抨击了那些热中于整天发文件、开长会的官僚
主义者。列宁对这首诗给予高度评价:“我不知道诗写的怎样,至于政治方
面,那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的。”

(吴根成)


《列宁》长诗。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1924 年1 月列宁逝世,同年秋,
诗人挥泪写成这首关于导师和领袖的颂歌。全诗由序曲和三章正诗组成。序
曲开宗明义,点明作者的意图:要把对领袖逝世的悲痛化为力量。第一章描
绘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以及作为普通人的品质特征,叙述列宁出生前
两百年的历史,从而显示列宁活动的全世界历史意义;第二章集中描述了列
宁一生光辉的革命实践及其丰功伟绩;第三章描写列宁逝世后,全国人民无
比悲恸、深切悼念,替将列宁主义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从而突出列宁的伟
大人格和不朽事业,说明列宁虽然死了,但他的事业永存。全诗以红旗象征
列宁的不朽结束:“列宁现在比一切活着的人更有生气。他是我们的知识、
力量和武器”。诗人以宏伟的气魄,充沛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列宁的光辉
形象,讴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