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鲁英)


拉伯雷(1495~1553)法国小说家,是当时法国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
他经历丰富,知识渊博,是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巨人。拉伯雷出身于律
师家庭,做过修士,潜心研究古希腊文学。1530 年到大学学医,1532 年在里
昂行医。他学识广博,对医学、法律、数学、天文、地理、植物、几何、考
古、音乐、神学、哲学都有所研究。1532 年,化名出版《庞大固埃》,这是
他毕生巨著《巨人传》中的第二部,出版后大受欢迎,却被当局列为禁书。
1534 年,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一部《卡冈都亚》,1545 年在宫庭谋得职位,
1546 出版《巨人传》第三部。1548 年出版《巨人传》第四部,被当局列为禁
书。《巨人传》的第五部是在拉伯雷去世后才问世的。

(王鲁英)


《巨人传》长篇小说。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伯雷的一部杰作。共
五部。第一部《卡冈都亚》写乌卡冈都亚奇异的出生,他接受经院教育而变
得愚钝,后来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才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他在让修士的帮
助下打败侵略者,为报答让修士,他建立了德廉美修道院。第二部写卡冈都
亚的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及教育,写他在巴黎求学时遇到巴汝奇,在巴汝奇
的帮助下,战胜了迪普孛德国。第三部写庞大固埃和巴汝奇为解决巴汝奇的
婚事而到处漫游。第四、五两部写他们为寻找神瓶而到处漫游。最后得到神
瓶,得到的启示是一个“饮”字。《巨人传》通过漫画式的形象和荒诞不经
的故事,极其广泛地反映了十六世纪的法国社会,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黑
暗现实。同时也正面描写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写到了理想的境界(德廉美修
道院)和理想的人物(二代巨人形象)。《巨人传》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
最初的氏篇小说之一,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以主人公的身世和游历为线
索,广泛描写社会生活,结构自由而松散。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以笑为手段的
讽刺性,尖锐锋利,又不免粗犷夸张。这部作品对后来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
的作家都有影响。被认为是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

(王鲁英)


蒙田(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一译蒙泰涅。生于波尔多一
个新贵族家庭。曾做过15 年的文官。后厌倦官场、回乡隐居,过着平静安闲
的乡绅生活,埋头读书写心得。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
各地风情。他把读伤心得和旅途见闻、日常所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了
《随笔集》(或译《随感录》)2 卷,于1580 年出版。1581 年起当选为波尔
多市市长并连任两届。1588 年,经修订的《随笔集》第2 版和第3 卷出版。
直至逝世前不久,仍继续修订他的著作。1592 年9 月13 日去世。1595 年经
他修订的《随笔集》第三版出版。

(王鲁英)


《随笔集》蒙田作。《随笔集》共三卷,107 章,各篇长短不一,也无
有机的联系,结构松散,叙述有时离题很远,标题往往只是叙述的起点。然
而,它却是一部小百科式作品,记录了作者在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社会、
历史、教育等方面的见解,也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怀疑论。如
“我知道什么呢?”《随笔集》语言平易流畅、朴实无华,善用比喻,生动
形象,开创了随笔这一体载的先河。使散文作品进入了文学殿堂,在法国散
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有很大影响。

(王鲁英)


高乃依(1606~1684)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自幼在教会
学校读书,精通拉丁文,喜爱罗马作家塞内加的悲剧和西赛罗的演说文。后
攻读法律,1628 年在一法院买到一官职,任职达21 年之久。1629 年,创作
并上演了第一部喜剧《梅里特》,获得成功,又连写了几部悲剧和喜剧。1637
年1 月在巴黎上演了他最优秀的悲剧《熙德》,获得巨大反响,也引起了评
论界的一场论争,三年后又写出了《贺拉斯》、《西娜》等作品。1647 年,
高乃依被接收为法兰西学士院的成员,1652 年始,闭门从事拉丁文的翻译工
作,1659 年重返戏剧界,1674 年写出最后一个剧本《胥雷娜》,反响甚微,
从此结束戏剧生涯。

(王鲁英)


《熙德》法国17 世纪古典主义悲剧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五幕诗剧,取
材于西班牙一戏剧家的《熙德的青年时代》。作于1636 年。主人公罗狄克是
一贵族青年,大臣狄哀格之子。他与另一位大臣高迈斯之女施曼娜相爱。狄
哀格被任命为太傅,高迈斯不服而侮辱他,狄哀格要求儿子挽回名誉,为他
报仇,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罗狄克为父雪耻,决斗中杀死了高迈斯。施曼娜
向国王请求杀死罗狄克为父报仇,此时,外族入侵,罗狄克率众击退敌人,
成了英雄,被尊称为“熙德”,凯旋归来。施曼娜仍要求处死他,国王耐心
劝说并成全了他们的婚姻。作品历来被公认为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高
乃依把主人公投入到了责任与爱情的剧烈冲突当中,并能用理智克制情感,
服从自己的责任。《熙德》独白雄辨,对答明晰,风格华丽而简朴,形成了
高乃依独特的悲剧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熙德》上演获得了巨大
的反响。

(王鲁英)


拉封丹(1621~1695)法国寓言诗人。幼年在农村渡过,对大自然兴趣
浓厚。19 岁到巴黎学习神学,后改学法律,获巴黎最高法院律师职称。1652
年接父亲的森林水泽管理人职务,但潜心写作,曾在巴黎为财政总监富凯写
诗剧,1661 年因富凯被捕逃亡利摩日,开始对朝廷不满。1663 年返回投靠贵
夫人得以结识莫里哀、拉辛和布瓦洛,并受好友学者莫克鲁瓦的影响,艺术
观渐趋成熟。1668 年发表《寓言诗》第一集,蜚声诗坛。1678~1694 年陆续
出齐全书。《寓言诗》收诗239 首,题材广泛,绝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
希腊、罗马神话和印度寓言家作品及民间故事。诗篇简短精炼,深入浅出,
优美和谐,脍炙人口。1684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孙克勤)


《寓言诗》寓言诗。法国拉封丹著。共12 卷。1668 年发表前6 卷(第
1 集),使他蜚声文坛。1678~1679 年第7 至11 卷陆续完成,最后于1694
年完成第12 卷。《寓言诗》是作者代表作,题材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希
腊、罗马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及民间故事,共收239 首。其中《乌鸦和狐狸》、
《知了和蚂蚁》、《兔子和乌龟》、《患瘟疫的野兽》、《狼和羔羊》等脍
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很广。作者善于借动物世界影射人类社会,揭露封建统
治的黑暗,谴责贵族阶级的横暴、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寓言诗》不仅
形象的反映了17 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而且收集了不少从人民生活中
得来的富于哲理的材料。如《农夫和蛇》等。《寓言诗》诗篇简短精练,拟
人化的动物对话富有戏剧意味,它吸取了民间语言的一些特点,大多采用自
由诗体,深入浅出,优美和谐,流畅自然。

(李宪兰)


《乌鸦和狐狸》寓言诗。拉封丹作。描述狐狸看到乌鸦衔了一块奶饼,
就施展马屁精的功夫,夸耀乌鸦拥有森林中最美丽的外貌和最美妙的歌喉,
结果乌鸦得意忘形,张嘴唱歌,奶饼就落到了狐狸的口里。诗歌深入浅出,
讽刺那种抵制不住逢迎拍马的人。他们不知道马屁话的背后是赤裸裸地利
用。结果失去“自知之明”,中了圈套,上当受骗。劝告人们对阿谀奉承者
要提高警惕。

(孙克勤)


《知了和蚂蚁》寓言诗。法国拉封丹作。叙说知了唱了一个夏天,蚂蚁
则辛勤劳动,准备食物。到了冬天,知了没有一点儿食物,只好向蚂蚁求借,
但蚂蚁拒绝赊欠,又反讽知了“现在你为什么不再唱了?”整首诗形象鲜明,
寓意深刻,讽刺一种只顾眼前,不考虑将来的人,他们虚度光阴,好象世界
上、人生征途中永远阳光明媚,不知有危急和贫困,这里,蚂蚁的话虽嫌刻
薄点儿,但对知了似的糊涂虫,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说明财富是劳动创造
的,不劳而获是办不到的。

(孙克勤)


莫里哀(1622~1673)欧洲17 世纪占典主义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