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类。叙事体的代表作是《弗卢斯保》(又名《女法师的预言》),记录了
世界和人类的产生、毁灭和再生的传说。教喻体的代表作是《豪瓦毛尔》(又
名《天主之言》),天主即奥丁神。以说教者的口吻讲述对人生的见解,告
诫人们勿以财富自傲或依赖财富。他重视真诚的友谊和丰富的知识,认为智
慧是人生最好的禀赋。英雄诗都是短诗,歌唱古代英雄、北欧海盗时期以前
的国王和战士。如歌唱英雄西古尔的《西古尔祖尔·福布尼斯班尼》。有的
诗记述了4~6 世纪欧洲民族大迁移时东哥特王埃曼纳立克、匈奴王阿提拉、
勃良第王巩特尔及齐格夫里特等北方英雄的故事。

(吴根成)


拉克斯内斯(1902~)冰岛小说家,剧作家。青年时即开始文学创作,
17 岁时出版第一部小说《自然之子》。20 岁时在国外旅行,接触到艺术中的
现代主义流派,对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很感兴趣,同时也接触到宗教思想。
1926 年写成带有自传性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来自克什米尔的织工》。作
品采用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曾引起激烈争论,在冰岛文学中成为
里程碑式的作品。30 年代他以冰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题材,写作多卷本长
篇小说。《洁净的葡萄树》和《海岸的岛》,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凌辱和苦难。
作品出版后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使他在文学领域取得了无可争辩的地位。
长篇小说《独立的人们》,描写农民为获得土地和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斗
争,被列为1946 年度入选的作品。这部小说使作者在国内成为最负盛名的小
说家。另一部长篇小说《世界之光》,取材于19 世纪冰岛民间一个贫穷的诗
人的痛苦和经历。1943 年至1946 年创作了总称为《冰岛之钟》的3 部长篇
小说:《冰岛之钟》、《聪明的姑娘》和《哥本哈根的火光》,描写17 世纪
冰岛人民反抗丹麦人统治的斗争。1948 年写成长篇小说《原子站》,揭露统
治集团出卖国家的独立,以反对美国在冰岛建立空军基地。小说大多贯穿着
对社会的批判精神,为被压迫被剥削者执言。他在冰岛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953 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1955 年获诺贝尔
文学奖金。

(王景甫)


丹麦

安徒生(1805~1875)19 世纪第一位赢得世界声誉的丹麦作家,也是世
界上最负有盛名的童话作家之一。他一生用浪漫主义手法写过168 篇童话,
被译成80 多种文字,受到世界各国儿童和成年读者的衷心喜爱,并以童话大
师列于世界文学家之林。安徒生1805 年4 月2 日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城
的一个穷鞋匠家庭,由于家境清贫,没受过正规教育。从少年时代就独自谋
生。他热爱艺术,曾幻想当演员,剧作家,在舞台上表现人生。在一些热心
的艺术家的资助下。1629 年人哥本哈很大学学习。1831 年去西欧旅行。在
1847 年结识狄更斯。终身未婚。童话的基本内容是诉说劳动人民的不幸与痛
苦,歌颂他们的勇敢和智慧,抨击剥削者的残暴、虚伪和愚蠢。生动有趣,
想象丰富,夸张奇特,思想深刻;童话世界和现实内容能够水乳交融,浑然
一体;语言清新朴素、简洁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鞠爱敏)


《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著。出自两班牙民间传说,经过安徒生改
编、创作,成为一篇绝妙的讽刺性童话。作品描写一位皇帝醋爱最漂亮的衣
服,两个骗子吹嘘自己能制作一种美丽而神奇的衣服。但这种衣服愚蠢的人
是看不见的。昏庸的皇帝为穿上这种衣服而送给骗子大批金钱。两个骗于在
空织布机上佯装忙碌。皇帝自欺欺人地“穿”上了这件特制的“衣服”参加
游行大典。实际上什么也没穿。大臣们不愿被看作愚蠢,都说衣服美极了。
突然一个看热闹的孩子说皇帝“什么也没穿呀!”老百姓也低声议论。皇帝
浑身发抖,但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作品辛辣而深刻地讽刺了皇帝的无能、
自私虚伪及朝臣们阿谀奉承的丑态。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鞠爱敏)


《海的女儿》童话。安徒生著。由民间传说改编而成。作者以充满诗意
的笔触表现了作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获得人的“不灭的
灵魂”,舍弃“父亲的宫殿”,远离疼爱自己的祖母、姐姐,抛开奇丽美好
的大海,并牺牲了鱼的声音、漂亮的鱼尾,最后为了王子的幸福献出了生命。
这是一曲为理想而坚贞不屈地奋斗和英勇献身的颂歌。想象奇幻,语言瑰丽,
通篇故事启示我们:人是高贵和庄严的,人间是美好的。为了他人的幸福而
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人,才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

(鞠爱敏)


尼克索(1869~1954)丹麦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马丁·安德森,
生于哥本哈根的一个石匠家庭。10 岁时,全家迁居故乡蓬霍尔姆岛的小城尼
克索,后即以此为笔名。1893 年,毕业于高等国民学校。曾游历西、意、英、
德诸国,促使他从新的角度来思考和观察社会。1898 年,短篇小说集《阴影》
问世。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他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丹麦共产党的
创始人之一。他的毕生巨著是被称为“丹麦无产阶级史诗”的三部曲。第一
部《征服者贝莱》,描述丹麦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带有自传性质;第二
部《蒂特:人的女儿》,描写丹麦一农家女的悲惨遭遇,揭露资产阶级的伪
善面貌;第三部《红色的莫尔顿》,反映丹麦工人运动中两条道路的斗争,
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莫尔顿的光辉形象。他开创了无产阶级小说流派,对丹
麦进步作家影响很大。他还撰写《回忆录》(四卷),广泛描写了社会生活,
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吴根成)


《征服着贝莱》长篇小说,共四卷。尼克索创作的“丹麦无产阶级史诗”
三部曲的第一部。作于1906~1910 年。它反映了丹麦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
展,带有自传性质。小说的前两卷分别以“童年”和“学徒生活”为标题,
描写主人公贝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小贝莱独自出外谋生,当鞋
匠的学徒。后为找好运,独自上哥本哈根。后两卷分别以“伟大的斗争”和
“黎明”为标题,描写贝莱青、壮年时代的斗争生活。他只身来到首都,住
在贫民窟,体验到工人和城市贫民的苦难生活,感受到工人群众团结战斗的
伟大力量。他参加了社会民主党,并在工人运动中显示了自己的领导才能,
组织了1898 年五万工人总罢工的辉煌斗争,成为有权威的工人领袖。但罢工
结束后,由于惧怕白色恐怖,他竟投案自首,被监禁四年。出狱后,贝莱作
为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逐渐暴露。出于对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渴望,他适
应和平时期资产阶级策略的需要,认为革命时代已经结束,用合作制的办法,
便可确立“社会主义”。从而背叛了工人阶级,走上“和平革命”的机会主
义道路。这部小说激起读者对资本主义深重压迫的认识和义愤,揭露了贝莱
的叛徒嘴脸,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产生巨大反响,引起国内外读者的关注和赞
誉。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称之为“丹麦文学中第一部伟大的无产阶级长篇
小说”。

(吴根成)


《蒂特:人的女儿》一译《蒂特:人的该子》,长篇小说,共五卷。
尼克索创作的“丹麦无产阶级史诗”三部曲的第二部。作于1917~1921 年。
对此作家写过一段说明:“这是关于无产阶级家庭妇女的故事,关于她直到
本世纪初为止是怎样生活的故事,关于她的没有止境的劳动以及不断的操心
和困苦的故事。”小说的女主人公蒂特是一个孤苦怜汀的私生女,从小遭亲
生父母遗弃,受尽苦难。继父靠收破烂为生,年幼的蒂特在家照料弟妹,挑
起“小母亲”的重担。还未成年就当雇工。因失身怀孕,被女主人赶出村庄。
起初,她想自杀,但念及腹中的小生命,才勉强活了下来。孩子生后寄养在
别人家。刚满17 岁的蒂特只身来到京城谋生,当过奶妈、裁缝和女仆。尽管
受苦受累,忍饥挨饿,但都没有磨去她那博大的心胸和善良的性格,她象仁
慈的母亲一样关怀着别人。由于贫病交迫,致使她在25 岁的年华便患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