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苦受累,忍饥挨饿,但都没有磨去她那博大的心胸和善良的性格,她象仁
慈的母亲一样关怀着别人。由于贫病交迫,致使她在25 岁的年华便患肺病而
早逝。她的死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控诉,表明如果不进行革命,就没有
任何希望;同时也表明人民中间蕴藏着伟大的力量,要依靠人民为实现公正
的社会而斗争。蒂特,这个“人的女儿”或“人类的母亲”的善良,充满是
非感、正义感和责任感,以及渴望幸福的本性。作家通过诗情画意的场面和
哲理性插话,予以热情颂扬。蒂特,作为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而载入世界文
学的史册。蔡特金赞颂蒂特是“受苦受难,可是依旧对生活有信心;受苦受
难,但同时还为争取美好生活而斗争,这样的女英雄,只有尼克索,才能描
写得出来”。

(吴根成)


《红色的莫尔顿》一译《红莫尔顿》,长篇小说,共三部,第三部未完
成。尼克索刨作的“丹麦无产阶级史诗”三部曲的第三部。作于1945~1948
年。它反映丹麦工人运动中两条道路的斗争。作家运用“人物再现法”,在
三部曲的第一部中,莫尔顿是作为配角出现的。他是贝莱的朋友和影子,但
怀疑贝莱的“和平革命”的机会主义道路。在第二部结尾,他再次出现。这
个新时代的代表人物对垂危的蒂特说:“我相信,那些为美好生活而斗争的
人,死后将会永生。”在第三部《红色的莫尔顿》中,他是革命者兼作家,
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共分三部。第一部的标题是《无主的王国》,写莫
尔顿1914~1918 年间的生活与活动。一战前夕,他结束了在国外的流浪生活
回到祖国。昔日之好友贝莱,今已堕落为资本家的走狗;名为工运领袖,实
为工贼。莫尔顿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热情引导青年一代脱离工团主
义和无政府主义轨道。十月革命鼓舞他沿着列宁指引的方向,投入新的战斗。
第二部以《没落的一代》为标题,记叙莫尔顿在1918~1923 年间的活动。他
先到战败后的德国,看到十月革命对工运的巨大影响;后又到苏联,目睹成
为国家主人的苏俄工人阶级捍卫和建设新生活的战斗情景。回国后,决心以
德、苏工人为榜样,继续开展工运,并从青年一代身上看到社会主义的美好
未来。小说塑造了莫尔顿这个丹麦人民的好儿子、无产阶级的英雄的光辉形
象,并揭示“工人运动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不断识别机会主义路线,并与之
作不懈斗争”的重大主题,影响深远。

(吴根成)


挪威

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称号,欧
洲近代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家。出生于挪威东南海滨小城斯基恩村,出身于
破产的商人家庭。童年时因父亲破产而辍学,在药店当学徒。后受欧洲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影响,积极参加国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并从事文学创
作。

1852 年受聘为倍尔根剧院编剧,后任挪威剧院艺术指导,1864 年因不满
挪威统治者对于普奥联军侵略丹麦采取中立政策,愤而离开祖国,侨居意大
利、德国20 多年。一生笔耕50 年,创作剧本25 部,早期作品有《凯替莱恩》、
《勇士的坟》、《觊觎王位的人》、《厄斯特罗的英格夫人》等,1866、1867
年完成《布朗德》和《倍尔·金特》两部象征性的、探讨伦理哲学问题的诗
剧。1877 年后,陆续发表现实主义剧作《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
鬼》、《人民公敌》等,晚期有《野鸭》、《罗斯莫庄》、《海上夫人》等
剧作。1891 年他以名剧作家身份回国度晚年。1906 年5 月23 日与世长辞,
挪威国王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他是19 世纪北欧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作家,其剧作对世界各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鞠爱敏)


《社会支往》剧本。抑威剧作家易卜生作于1877 年。是一部社会问题
剧的代表作之一。《社会支柱》写造船老板、参议员卡斯腾·博尼克,被公
认为家庭中的理想丈夫,德高望重的“社会支柱”,到头来原是个投机钻营,
窃取财物的骗子、恶棍。他自己犯了奸情,却嫁祸于兄弟,为保全自己,竟
暗中策划将轮船上的人全部葬身鱼腹。剧本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就是
由这样一些道德败坏,狠毒伪善的人支撑着,这样的社会能维持多久是不言
而喻的。在艺术上突破了传统地表现技巧,常采用象征的手法,摈弃一切虚
假、造作、雕琢、外在的东西,性格鲜明,冲突激烈,悬念有力,结构紧凑,
人物对话简捷明快,高度生活化。

(鞠爱敏)


《玩偶之家》剧本。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作于1879 年。又译《娜拉》或
《傀儡家庭》。是一部反映妇女问题的闻名世界的戏剧。它通过女主人公娜
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终于离开玩偶家庭的自我醒悟过程的描
写,表示了精神的反叛,揭开了男权社会的家庭中温情脉脉、平静幸福的伪
装,暴露出建筑在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的丑恶实
质,批判了以海尔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正人君子”的自私、卑鄙、庸俗,
对维护这种虚伪与不合理婚姻的法律、宗教、习俗、伦理道德都进行了有力
的揭露与抨击。因此这一剧本的主题远远超出了妇女解放的范围,具有更为
深广的社会意义。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撼世惊俗的作用。《玩偶之家》洗炼、
简洁,用笔朴素。对话既生动又深刻,妙语连珠,引人深思。在深入细致地
刻划人物内心活动,集中迅速地处理矛盾冲突等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鞠爱敏)


《人民公敌》剧本。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作于1882 年。一译《国民公敌》。
是“社会问题剧”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揭露得既深刻又彻底的一部。取材于现
实生活,主要描写挪威南部某部温泉浴场医生斯多克芒,发现浴场污染严重,
给人民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提出重新修建浴场的建议,却遭到反对撤职,
并被自由主义多数派划为“人民公敌”、使他彻底孤立。但他不向压力屈服,
继续和官僚市侩们进行斗争。剧本塑造了一位为人正直,坚持真理,忠于科
学,勇敢无畏的斯多克芒医生的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肮脏灵魂
和所谓“造福社会”、“造福公众”的虚伪本质,赞扬了坚持真理,勇于斗
争的精神。作品思想深刻,笔锋犀利。在艺术上达到了成熟阶段。

(鞠爱敏)


瑞典

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著名戏剧家、小说家,生于斯德哥尔摩的
一个破落商人家庭,其母原为父亲家的女仆。1867 年,入乌普萨拉大学学医,
因经济不济而几度辍学。丰富的生活经历培育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爱
憎。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已婚者》,因涉及宗教问题,受到法庭控告。
后被迫迁居丹麦。其后一直在欧洲各地奔波。婚姻的波折,心灵的创伤,生
活的颠沛,性格的抑郁,使他一度精神失常。即使在此逆境中,他仍笔耕不
止。在世界文坛上,他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成名作《红房间》,
是瑞典文学史上第一部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另有优秀的自传体长
篇小说《女仆的儿子》(四卷)和以描写群岛风光著称的中篇小说《海姆斯
岛上的居民》等。斯特林堡还是一位天才的剧作家,一生共完成60 多个剧本,
包括历史剧、现代剧和诗剧。其中有现实主义历史剧《奥洛夫先生》、《古
斯塔夫·瓦萨》;有被称为欧洲自然主义剧本典范的《朱丽小姐》;引向象
征主义的《通向大马士革之路》;转向表现主义的《鬼魂奏鸣曲》等。斯特
林堡经历了曲折的创作道路,他的剧作从现实主义——启然主义——象征主
义——表现主义,对欧美的戏剧艺术影响极大,也推动了当时电影事业的发
展。”

(吴根成)


《红房间》一译《红房子》,长篇讽刺小说。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作于
1879 年。它采用狄更斯的手法,对虚伪、欺诈和腐朽的社会予以尖锐讽刺和
猛烈抨击;在对斯德哥尔摩风光的描写上也超过了前人,因此一举成名,成
为瑞典文学史上第一部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 世纪
70 年代,在首都的一条街上座落着一家“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