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年轻人一颗火热的心,热情地赞美青春,讴歌理想。为厂一个光明、美好
的世界,诗人大声召唤青年们起来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这些理想和召
唤,虽尚缺乏具体的目标和途径而显得空泛,但诗中那纵横宇宙的气魄,驰
骋世界的雄心,高昂自信的热情,勇猛豪迈的冲力,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颗
流星,给当时的波兰以强烈的撼动,具有震聋发聩之力。《青春颂》受到群
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波兰青年的《马赛曲》,成为1830 年华沙起义的战歌。

(吴根成)


《先人祭》诗剧。第二、四部出版于1823 年;第三部完成千1832 年。
是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代表作。《先人祭》是立陶宛古老的民间祭祀
仪式。这种富于幻想和神秘色彩的仪式,在诗人的家乡十分流行。《先人祭》
第二部,描写在万灵节那大,为超度亡魂而举行祭典。那些生前作恶多端而
不能进入天堂的恶霸地主的鬼魂,在农民亡魂的法庭面前受到审判。第四部
则塑造了一个终日沉浸在痛苦中,因失恋而自杀的古斯达夫的形象。诗人认
为:个人的痛苦比起人民的痛苦来毕竟占次要地位;而幸福,只有人民的幸
福,那才是最大的幸福;只有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才值得去为之斗争,甚
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经过十年的苦难,诗人在德累斯顿流亡途中写了《先人
祭》第三部。诗剧洋溢着1830 年华沙起义的革命精神,是一篇揭露沙俄侵略
罪行及其本质的战斗檄文,发出争自由、求解放的呼声。它比前两部有一个
思想上的飞跃。原先那个安于痛苦、无力反抗而自杀的古斯达夫变为热爱祖
国和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康拉德。诗剧充满崇高的爱国情感,集中表达了诗
人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和对民族叛徒的极端蔑视。

(吴根成)


《塔杜施先生》诗体小说。又名《在立陶宛的最后一次袭击,1811~1812
年间的乡绅的历史》。共12 卷。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作于1834 年。波
兰文学中最出色、最享盛誉的作品,被称为“立陶宛生活的百科全书”。这
部长达万行的民族史诗,以1811~1812 年间拿破仑进攻俄国的历史为背景,
通过立陶宛两个有世仇的家族的年轻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爱情故事及这两个
家族的争斗与和解,描写了波兰贵族的生活和矛盾,歌颂波兰爱国志士为祖
国的复兴所进行的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长诗的真正主人公不是塔杜施,而
是其父雅采克(即神秘莫测的洛巴克修士)。他以洛巴克修士的身份回到故
乡,在贵族中开展革命活动。再联合拿破仑军队,共同打击俄军。适逢两个
家族发生械斗,他为了解救被俄军囚禁的霍勒须阿族人,在战斗中牺牲。他
的死,导致这两个有世仇的家族和解,共谋民族解放之大业。塔杜施与佐霞
结婚,并主动解放自家的农奴,在领地内实现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的社会理
想。这部史诗写得非常集中,前10 卷写的仅是五天的事,后2 卷写的也不超
过24 小时。自始至终,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祖国的热爱,一切都散发着祖国
的气息。被誉为“真正的史诗”,是“《堂·吉河德》和《伊利亚特》的综
合”。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高峰,受到波兰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吴根成)


显克微奇(1846~1916)波兰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波德拉斯地区一个小
贵族家庭,曾在华沙大学语文系学习。1872 年,以李沃斯特的笔名在《波兰
报》上发表讽刺小品和短篇小说,一鸣惊人。1876~1879 年,赴美采访。回
国后发表通讯集《旅美书简》和《为了面包》、《灯塔看守人》等短篇小说,
揭露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波兰移民的悲惨处境,体现了作家进步的
民主主义思想。从80 年代起,他转向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写有历史小说三
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反映17 世纪波兰
人民抗击异族入侵的斗争,使读者看到历史上波兰人民的决斗、战争,充满
着希望的呼声,起到唤醒沉睡的民心和鼓舞人民斗志的作用。还写有长篇历
史小说《你往何处去》和《十字军骑士》。前者反映舌罗马多神教与基督教
的斗争;后者描写15 世纪初波兰贵族反对日耳曼十字军骑士团的入侵,赞美
了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精神。1905 年,以他“作为一个
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有“波兰大仲马”和“语言
大师”的美称。他的作品被译成40 多种文字,主要作品在国内外被改编成电
影上演,影响深远。

(吴根成)


《你往何处去》长篇历史小说。波兰作家显克微奇作于1896 年。它反
映公元1 世纪,罗马暴君尼禄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
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禄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
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
督徒莉吉亚姑娘裸体缚于牝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士与牛搏斗。青年将
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姑娘的生命。在市民
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禄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
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其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
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彼得明
白基督的启示,遂返回罗马,不几天,就被暴君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临刑前,
预言罗马将大乱,尼禄必诛,基督教必昌。小说歌颂了基督徒彼得的勇敢、
乐观的殉道精神。作者把罗马帝国颓废时期的社会描绘得淋漓尽致,把基督
教的信仰和道德与征服多神教的情景写得恰如一幅图画。作品获1905 年诺贝
尔文学奖,被译成30 余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在各国上演,影响深远。

(吴根成)


《十字军骑士》长篇历史小说,波兰作家显克维奇作于1897~1900 年。
它描写15 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联合抗击十字军骑士团的故事,是一曲波兰和
立陶宛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颂歌。小说主要通过波兰骑士尤伦德和他的女儿达
奴莎被十字军骑士团残害致死的故事,揭露骑士团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对
波兰人民犯下的血腥罪行。最后,1410 年双方在格隆瓦尔德会战,十字军骑
士团几乎全军覆没,波兰人民取得了辉煌胜利,最终报了仇,雪了耻。格隆
瓦尔德战役是波兰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波兰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史
上具有象征意义。小说还艺术地再现14 世纪末、15 世纪初波兰的社会生活:
贵族的城堡,百姓的风土人情、中世纪的骑士制度等。是波兰文学史上一部
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内外都有大量读者。

(吴根成)


捷克

聂姆曹娃(1820~1862)捷克现实主义女作家、近代散文的奠基人,本
名芭波拉·潘克罗娃。生于维也纳一个下层人民的家庭,只上过小学,进过
缝纫训练班。1848 年,参加布拉格六月起义。参加进步组织“捷克摩拉维亚
兄弟会”。她从1843 年开始创作,作品有小说、游记、民间故事、童话等。
其中《民族传奇和故事集》、《斯洛伐克童话和故事》,对保存和弘扬捷克
与斯洛伐克的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短篇名作有《野姑娘芭拉》、《贫穷的
人们》等;中篇名作有《山村》、《庄园内外》等;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外
祖母》。作家的童年是在外祖母的照管下度过的,她从外婆身上才得到真正
的“母爱”。1950 年,在纪念作家130 周年诞辰时,捷克斯洛伐克开国总统
哥特瓦尔德盛赞她的创作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对
我国人民及其天才的赞歌,同时也是要求急速改变人民饥饿和无权地位的控
诉和呐喊。”

(吴根成)


《外祖母》长篇小说。共18 章。捷克女作家聂姆曹娃作于1855 年,它
不仅是“一部奇美的真正的艺术作品”,而且是捷克人民在民族灾难深重的
漫长黑暗年代的一盏明灯,给予捷克人民以希望和力量。《外祖母》以作家
的外婆玛·诺沃特哪为原型,描写这位普通的捷克农妇的颠沛流离、含辛茹
苦的一生,缅怀曾给她母爱的外婆,回忆自己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