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陵(今陕西咸阳)人。其父为历史学家班彪,其兄为班固和班超。14 岁与曹
世叔成婚,很早便寡居。从小好学,博览群书,熟知经史。曾奉汉和帝之命,
与马续分别撰写完成其兄班固所著《汉书》尚未完成的部分。因其才华出众,
倍受汉和帝和邓太后的青睐,曾数次被召入宫,为后妃们讲学,号称“曹大
家”。著有《七诫》篇,《东征赋》等。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

(范海沛)


许慎(约58~约147)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
河南郾城)人。曾师事贾逵。自幼博览群书,精研典籍,马融常推敬之;时
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评。永元十二年(100 年)到建光元年(121 年)
著成《说文解字》14 卷,并书目共为15 卷,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推究
六书之义,分部类从,至为精密,为后代研究文字及编辑字书提供了最重要
的根据。又著有《五经异义》1O 卷,专主古文经学。郑玄曾撰《驳五经异义》
加以驳难,两书均佚。初为郡功曹,举为孝廉,后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
职。所以又称南洨长,或称南阁祭酒。

(许修仲)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
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该书成稿于东汉和帝永元
十二年(100 年),历时22 年,为作者生平最经心用意之作。今存本为宋太
宗时徐铉校定本,其30 卷,每卷分上下,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又重文一千
一百六十三。全书依字形、偏旁结构,分列五百四十部,首创部首编排法。
以小篆为主,列古文、籀文等异体为重文。字义解释,一般先说字义,再说
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清代研究此书的学者颇多,成果亦甚
丰,最著名的有段玉裁与其《说文解字注》、王筠及其《说文释例》、《说
文句读》等。

(朱玉婷)


王符(约85~163)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字节信。安定临径(今甘肃
镇原)人。少年勤奋好学,为人有志操。与马融、张衡、崔瑗等人相友善。
和帝、安帝以后,很多人媚事当权者,以求引荐。王符性格耿介,不屑求人,
以至终身不得升进。符忧愤不平,著书30 余篇,因不欲显其名,故将其书,
命名为《潜夫论》。哲学上持以“气”为本的宇宙生成论。用“气”与“道”
说明自然现象。认为一切自然现象“莫不气之所为也”(《本训》)。虽承
认天命鬼神,但强调人为的重要。反对圣人“生知”说,认为“虽有至圣,
不生而知;虽有至才,不生而能”(《赞学》)。政治上反对豪强贵戚专权,
提出尚贤使能,以农为本,实行德政教化等主张。

(袁坤)


《潜夫论》东汉王符撰。10 卷,合叙录36 篇。政论文集。内容指陈时
政得失,反对谶纬迷信,揭露官吏豪强奢侈浪费、迫害人民的罪行。《本训》
篇指出“气”是万物的本源,提出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生成论。《浮侈》
篇指出谶纬迷信只不过是“欺诬细民、荧惑百姓”的勾当。《本政》、《考
绩》、《思贤》篇,抨击豪强贵戚独霸仕途的“阀阅”取仕制度。提出了“知
贤”、“用贤”的主张。《务本》篇提出了“以农为本”,“富民”、“富
国”的主张。《衰制》篇则提出要限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潜夫论》
之大旨是“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当时风政”。(《后汉书·王符传》)
《四库全书总目》评《潜夫论》:“洞悉政体,似《昌言》,而明切过之。
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正过之。”

(袁坤)


崔寔(?~约170)东汉思想家。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
(今河北安平)人。少沉静,好典籍。桓帝初被举为至孝独行之士,因病不
能对策,任为郎。后为议郎。迁梁冀大将军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在东观
著述。出任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加强边防,虏不敢犯。因病被召返京,仍
为议郎。复与诸儒博士杂定《五经》。梁冀被杀之后,他因是梁冀故吏,被
免官禁锢。经司空黄琼推荐任辽东太守,行至途中,因母卒归。后诏任为尚
书。因世乱,称病,数月免归。明于政体,曾论当世之事,撰《政论》一书。
指陈时政,对当时“政令垢玩,上下怠懈,风俗雕弊,人庶巧伪”的社会现
实进行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范晔称其“言当世理乱,虽晁错之徒,不能
过也。”崔重视生产知识,所著《四民月令》是研究东汉经济、政治的重要
史料。一生著述碑、铭、词、文、表、书等15 篇。

(袁坤)


《政论》东汉崔撰。5 卷,现存一卷。作者针对当时“五纲纵驰”、“智
士抑郁”、“政令垢玩”、“上下懈怠”的情况,提出了自己匡时救弊的治
国方案。主张要提拔重用明皙贤士,施政要博采各家思想。强调重赏深罚,
明著法术,且做到“德教”与“刑罚”并用。“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
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罚理平,是
以药石供养也。”《后汉书》称其“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言
当世理乱,虽晁错之徒不能过也”。(见《后汉书》崔寔传附崔寔)原书宋
时已佚。《意林》、《群书治要》所载尚多。清严可均、马国翰均有辑本。

(袁坤)


《四民月令》农书。东汉崔寔撰。该书模仿《礼记·月令》体例,从正
月到十二月依次记述了大地主庄园的例行活动。所记以农事最多。不仅记述
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而且兼及与种植相关的农事安排。还记述了竹木
加工、农具制造、纺织缝纫、修缮酿造等手工业生产情况。对商品交换、文
化教育、民俗民风等也有所反映。是研究东汉大地主庄园的重要资料。本书
已佚。遗文散见于《齐民要术》、《玉烛宝典》、《艺文类聚》、《太平御
览》等书。以清人严可均辑本为善,收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今人石声汉撰有《四民月令校注》,缪启愉撰有《四民月令辑释》。

(袁坤)


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
高密)人。少年时为乡啬夫,不愿做官。最初入太学,学习《易经》和《公
羊传》,后拜马融为师,学习古文经。回乡后,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
人。后因党锢事件而被禁,便转而专心著述,以古文经说为主,兼容今文经
说。遍注群经,成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号称“郑学”。汉灵帝末年,党
锢被解除,受召用而未赴任。200 年,官渡之战中,被袁绍逼迫随军而行,
病故于途中。他一生中著作很多,代表作为《毛诗笺》、《三礼注》。

(范海沛)


何休(129~182)东汉经学家。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兖州西南)人。
质朴寡言,笃志好学,精研六经,善历算,尤好《公羊春秋》。灵帝时,为
太傅陈蕃所辟。蕃败,罹党锢。乃作《春秋公羊解诂》,闭门修学历17 年,
世传为何氏学。又著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等书。
党锢解,辟司徒,拜议郎,屡陈忠言。再迁为谏议大夫。光和中卒。

(李建春)


赵晔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长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为
县吏,奉檄迎督邮,以斯职为耻,遂辞别而去。至犍为郡资中县,从杜抚受
韩诗,究竟其术,过二十年乃归,家人以为死而发丧。州吏召补为从事,不
就,专心著述。后举有道、卒于家。著有《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
蔡邕至会稽,读而感叹,以为长于《论衡》。今佚。

(赵百世)


葵邕(132~192)东汉文史学家、书法家。字泊喈。陈留围(今河南杞
县南)人。从小博学多才。善辞章、工书画、晓音律、通经书、知医理。170
年做司徒桥玄的属官。后担任河平长,又拜郎中,校书于东观,升迁为议郎。
175 年,亲自将正定的《六经》文字书写于石上,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
平石经”。178 年,因弹劾宦官,受到权臣排挤,被流放朔方。遇赦后,恐
再遭陷害,亡命江湖12 年始回。董卓专权时,被迫入朝做官,官至左中郎将。
董卓诛,被牵连,入狱致死。多才多艺,生平著作甚丰,有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