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被授予南京大理寺评事。曾任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
使。开垦千顷水田,创建滏阳书院,请有识之上前去讲习。光宗即位后,提
陈邦瞻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勘平土酋岑懋仁之乱。澳洲败类在青
州筑室为营,与奸民勾通,时常骚扰百姓。陈邦瞻摸清了情况,烧了他们的
老窝。天启初,进为左侍郎,兼户部、工部的侍郎,专门负责军需,死在任
上,死后被追封尚书。陈邦瞻精通史学,取冯琦的原稿,编定《宋史纪事本
末》。此外,还有《元史纪事本末》、《莲花房巢》等流传于世。

(艾临)


《元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臧懋循补撰《律令之定》一篇,张溥补
撰论断。27 卷,每卷一事,侧重记述元朝成败的事件与制度,尤详于历法、
科举、学校、漕运、河渠。作者将元军灭宋前史实属宋,明军灭元史事属明,
所据又不出《元史》和商辂等所撰《通鉴纲目续编》的范围,故较陈所著《宋
史纪事本来》简略,在史实考证及史料处理上亦有不当之处。原为六卷,多
与《宋史纪事本末》合刻,明黄吉士重刻本并为四卷,崇祯年间,张溥于各
篇末加“论断”,又分为二十七卷。有中华书局点校本。

(刘超文)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清人为避康熙玄烨之讳,作元宰)号思
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进士,授编修。光宗时被召为
太常少卿,侍读学士,修纂《神宗实录》。官到南京礼部尚书,为躲避党祸,
挂冠还乡。崇祯十年去世,年83 岁。董其昌的书法,初学颜真卿、虞世南,
感到唐书不如魏晋,改学《黄庭经》、《宣示表》,取法米芾,以自然刚劲,
雄浑超逸之态,自成一家。“名闻外国”,收藏家“得片言只字以为重”。
他的书法在以后的二、三百年独领风骚,清康熙、乾隆以及张照、刘墉均以
董书为楷模。董画以山水见长,构图严谨而泼墨放纵,以墨韵幽雅取胜,不
求形似。被尊为“松江派”泰斗。董其昌热衷收藏,题跋颇多,为今天我们
了解古文物的聚散提供了珍贵的参考。由于勤奋和高寿,他的传世之作甚富,
整个明朝仅文征明可与之比肩。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
笔》、《画旨》、《画眼》等。

(艾临)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万
历进士,选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6),升任札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神宗晚年不理朝政,阁臣只有他一人。他曾奏请增内阁,补缺官,罢矿税,
遭神宗拒绝。四十二年,辞去首辅职务。光宗即位后,重新召为首辅,熹宗
时,宦官魏忠贤擅权,因叶在朝,不敢放肆。天启四年(1624),阉党攻东
林党,朝政日趋腐败,于是又辞职重归乡里。有《叶台全集》、《说类》等
著作。

(苗宗熹)


朱国桢(?~1632)字文宁,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明史学家,万
历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后谢病归,久不出仕。天启元年(1612),升任
札部右侍郎,未上任。三年,官迁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向高去职后担
任首辅,受权阉魏忠贤排挤,于是称病辞职,回归乡里。他留心当代史事,
著《皇明史概》,其中包括《皇明大政记》、《皇明大事记》、《皇明开国
臣传》、《皇明逊国臣传》,还著有《涌潼小品》等。

(苗宗熹)


孙慎行(1564~1635)字闻斯,号淇澳。武迸(今江苏常州)人。明万
历进士,授编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升任礼部侍郎,主持部事。熹宗
即位,进礼部尚书。因光宗即位后服鸿胪寺丞李可的所进红丸而死,事发后,
大学土方从哲令可的称病辞归,以掩盖此案。他上疏弹劾从哲、可的,并请
求诛杀从哲,追沦郑贵妃求立皇太后与李选侍不肯移宫事。魏忠贤擅权后,
打击追论“三案”者,以孙为“红丸案”罪魁,被谪戍宁夏。思宗即位后始
得免。崇祯八年(1635),人阁参机务,刚刚入京即死去。有《玄晏斋集》。

(苗宗熹)


杨廷枢(1595~1647)字维斗,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祟祯举人,
为复社名士,与徐汧、华允诚等尤相契。后参与抗清斗争,顺治四年(1647)
因吴兆胜叛而被执,坚贞不屈,遂遇害。著有《圭吴纪略》一卷,《古柏轩
集》,又与周钟等选辑《国表小品》。

(王德靖)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初字乾度,后改天如,号西铭,太仓
(今属江苏)人。幼年苦学,每读必手抄,直到六七遍方止。所以他把自己
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不
久辞官还乡。张溥为人刚直不阿,主持正义,同情东林党人,曾写《五人墓
碑记》赞颂他们的功绩。当时阉党顾秉谦因犯案跑到太仓躲避,张溥作檄文,
召召大家将其赶了出去。崇祯二年时,他与好友同志组织“复社”,主张“兴
复古学”,改良政治,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张溥一生著述很多,其中以散
文最为著名,有《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并辑有《汉魏六朝百
三名家集》180 卷,各集均有题辞,他还编选了《历代名臣奏议》390 卷,又
为《宋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断。其作品质朴豪爽,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正气。
他写的抨击权阉魏忠贤的文章,在当时影响巨大,为朝野所推崇。

(王军)


李清(1602~1683)字心水,号映碧,晚号天一居士。江南兴化(今属
江苏)人。清史学家。明末崇祯进士。历任刑、吏、工科给事中,大理寺丞。
南明福王立国,升任工科都给事中,力主复明。南明亡,召而不出,隐届家
乡枣园,潜心史学著述。乾隆五十三年(1787)清廷发现所撰《诸史同异录》
将顺治帝与崇祯帝相比有相似点四,以为大逆,撤毁其《合注》,故传本甚
少。著有《南唐书合订》、《南渡录》、《诸忠传略》、《澹宁斋史沦》、
《澹宁斋杂论》、《三垣笔记》3 卷,另附识3 卷。其重要著作《南北史合
注》191 卷,博采诸书,内容丰富,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马骕《绎
史》时人合称三大奇书,曾收入《四库》。

(张新莉)


《南北史合注》明末清初李清撰,191 卷。李清因南北朝诸史冗杂,李
延寿虽合为《南史》、《北史》而诸书兼行,仍多矛盾。遂博采诸书,参订
异同,删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八史为《南北史》而夹注其
下,间采《通鉴》、类书、杂史、文集等,所引皆注明出处、记载有出入者
加按语予以辨正,原书有失当者,则改其文字。八史之中,四史无志,《南
北吏》亦无,故将《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四史之志,
取其事实散入纪传。刊本少见。

(仝庆会)


张尔岐(1612~1677)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县人。明清之际经学
家。明诸生,人清不出,隐居教授。不求闻达,潜心治学,著作颇丰。尤其
晚年精研“三礼”(《仪礼》、《周礼》、《札记》),造诣很深。曾参加
编修《山东通志》。与顾炎武订交。宗程、朱之学,撰成《仪礼郑注句读》、
《仪礼考注订误》、《周易说略》、《老子说略》、《春秋传义》、《夏小
正传注》、《蒿庵闲活》等书。

(吕向奎)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更名继绅,字忠清,又尝名圭年;入清
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诸生。南明唐
王聿键曾授以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入清后,累征不任,遍游华北,所至访问
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纠合同道,不忘兴复。晚
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今河南省境内)。顾氏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
史学家、文学家。于政治、经济、经史、舆地、金石诸学、靡不淹通。生平
著作有四十多种,《日知录》是其代表作。其著作还有《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音学五书》、《五经同异》、《亭林文集》、《蒋山佣残稿》
等。在史学方面有《二十一史年表》、《明季实录》、《圣安皇帝本纪》,
治学严谨,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开有清一代朴学学风。

(宁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