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焚其作千余首”,转学陈师道、王安石,50 岁方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史称“诚斋体”。其诗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想象丰富新
颖,语言平易浅近,活泼自然、幽默,尤善熔俗谚口语入诗。内容上多关怀
民瘼。一生诗作二万余首,传世仅四千余。亦工词及辞赋,还精于《易》学,
有《诚斋集》传世。

(孙克勤)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梅子留酸软齿牙)七言绝句。南宋杨万
里作。写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在此以前,杨万里被抗金派首领张浚
荐为临安府教授。这是他入仕以来第一个较重要的职务。然而因居丧三年之
制所限,诗人丁父忧赋闲在家,放弃了一展抱负的机会。返家不久,战局失
利。因此这两首绝句表为闲散意绪,实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烦愁。在艺术上,
二绝句真切地体现“诚斋体”的特点,捕捉活生生的生活场景、瞬间的感触
兴会,加以真朴自然的表现。技法高妙,会反写、侧写、三折一反等等法门。
因此,意趣丰满而有层次。杨万里长于写景咏物,二绝句是其中的佼佼者。

(孙克勤)


《初入淮河四绝句》七言绝句。杨万里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共
四首。这年冬天,金派使臣来宋贺明年正旦。杨万里时任秘书监,奉命接待
金使。当时淮河是宋、金分界线。诗人北行,写下了这组诗。“船离洪泽岸
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中原父老
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淮河流域
本是宋朝版图,如今成了宋金疆界,中流以北即是天涯,南北人民,本是同
胞,现失去了来往自由。诗人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即景抒怀,比兴互陈,
达到了他所追求的“诗已尽而味方永”的艺术境界。

(周洁)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四川简阳)人,
后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宋代词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
廷试第一,曾因事忤秦桧而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
(1163),为建康留守。后因赞助张浚北伐,失败后被劾革职。起用后为荆
南湖北路安抚使,卓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著有《于湖集》40 卷、
《于湖词》1 卷。其才思敏捷,词多抒发爱国思想,骏发踔厉,豪放爽朗,
风格与苏轼相近。在南宋前期爱国词人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他的词对后
来辛派爱国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军)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词。南宋张孝祥作于隆兴元年(1163)建康
留守的宴席上。1163 年,南宋派军北伐,大败而回。主和派得势,与金国通
使议和。作者由于极力赞助北伐,受到主和派的排挤。该词就是在这个时候
创作的。词的前段描写了金兵占领地区人民的凄凉景象及金兵的骄纵横行,
谴责当权者屈辱求和的可耻行径。后段感叹自己空有报国之心而报国无门,
对渴望北伐的中原父老寄予深切的同情。全词忠愤填膺,音节急促,激情奔
放,一气呵成,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赞该词
“淋漓痛快,笔酣墨饱,读之令人起舞。”

(王军)


《念奴娇》(洞庭青草)词。南宋张孝祥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
时作者被谗言落职,从桂林北归,路过洞庭湖。词的前段描绘八百里洞庭月
华如水,天光水色上下一壁,美不胜收。后段,作者用“肝胆皆冰雪”,来
表示自己的高洁忠贞,用“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豪迈气概藐视小人的
谗害。“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想象丰富。全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情景交融,气势奔放,表现了诗人豪放乐观的生活态度。

(王军)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
著名词人。21 岁时参加耿京抗金起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
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九议》
等书,要求长期备战,恢复中原,以图取胜,但没有得到采纳,且遭到主和
派的打击,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一带。自号稼轩。晚年又被起用。任浙东
安抚使,镇江知府等职。在文学创作上以词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稼轩词》
存词600 多首,在数量上超过前辈和同时的作家。有《稼轩长短句》(12 卷)。
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成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健,与苏轼并称
为“苏辛”。词作多感慨国事,抒发爱国激情,倾诉壮志未酬的悲愤,并对
南宋王朝的屈辱投降进行了揭露,激荡着“整顿乾坤”的豪情壮志。

(鞠爱敏)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南宋辛弃疾作于淳熙元年(1174)。
题目是“登建康赏心亭”。上段即景抒情;千里清秋,水天相接,远山、落
日、断鸿,引人愁思。诗人本为雄姿英发的抗金之士,但23 岁南渡后,一直
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壮志难酬,无人理解,“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
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的后段曲折迂回地写出了作者的郁闷心情,
词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时的深情和岁月蹉跎,理想不能实现的激愤。词寓意
深刻,语句含蓄而错落有致,用典妥切,有沉郁顿挫之美。

(王军)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词。南宋弃疾作于淳熙三年(1176)。
题目是“书江西造口壁”。当时,作者任江西提总刑狱,驻节赣州。全词首
先以怀古开端,写40 多年前金兵南下侵略赣西地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接下
去作者转到当前,中原还没有收复,作者心情十分沉重。词的后段即景行情,
一方面写江水冲破重重叠叠的无数山峰的阻碍,一往无前,使人神往,另方
面又写鹧鸪“行不得也”的鸣声,令人精神沮丧。词中紧扣山水特色,运用
比兴手法,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王军)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南宋辛弃疾作。题目是“元夕”。
该词前段描写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繁华热闹景象。后段则写经过反复寻找,
终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之情。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
俗、厌恶繁华、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正是作者在政治上
失意之后,宁愿闲居也不肯同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的反映。梁启超
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周、秦之佳境也”。(《金粟词话》)。词中以伊人自甘寂寞、不
同流合污的品格自比。全词采用反衬手法,极力铺叙场景的繁闹,结尾突然
一转,反衬伊人的不同凡俗。

(王军)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词。南宋辛弃疾作。题目是“夜行黄沙道
中”。作者50 岁时,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对附近黄沙岭的溪山美景非常欣赏,
时常来此游玩。该词所描写的即是该地农村夏夜幽美的景色。浓馥的稻花香
味,一片报喜的蛙鼓声,反映了作者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后段写路转
溪桥,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笔调轻快灵活,与其喜悦心情相应。全词打破
了上下片分述的传统写法,从行路的先后为顺序逐步写景,形象生动,十分
自然。

(王军)


《永遇乐》(千古江山)词。南宋辛弃疾作于开禧元年(1205)题目是
“京曰北固亭怀古”,作者时任镇江知府。通过怀古伤今,体现了作者既坚
决主张抗金,又反对轻率冒进的思想。词中称颂了三国时孙权、南朝宋武帝
刘裕打败来自北方的侵略、气吞山河的业绩,对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不
能继承父业,使北伐失败表示不满。对于金兵统治下的北方人民,作者更是
不能忘怀。诗人抚今追昔,陈述建议,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和老当益壮的战
斗豪情。全词悲壮慷慨,用典多而贴切自然。

(王军)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词。南宋辛弃疾作于开禧元年(1205)。题
目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当时,作者任镇江知府。词中借怀古对苟且偷
安的南宋朝廷进行了谴责。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千古兴亡事如悠悠江水东流
不归。下片赞颂了孙权在这里坐断东南,身经百战的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