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的南宋朝廷进行了谴责。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千古兴亡事如悠悠江水东流
不归。下片赞颂了孙权在这里坐断东南,身经百战的英雄气概。含有极其明
显的借古讽今的特色,词中连用问句,强劲有力,风格明快,情调激昂慷慨,
给人以鼓舞奋进的力量,堪称佳作。

(王军)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永康县)人。世称龙
川先生,永康学派创始人。宋代爱国词人。十八、九岁时,即有抗金救国,
奔走四方之志。光宗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至官而
卒。淳熙五年(1178)曾多次向孝宗皇帝上书,反对议和,主张抗金,对恢
复失地满怀信心,豪气逼人。痛斥秦桧之流是“国之贼”,提出“任贤使能”、
“简法重令”等主张。他反复陈词,未被采纳,反而被诬入狱。他喜谈兵法,
著有《酌古论》。为人才气超迈,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笔锋犀利。
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为学提倡“实事实功”,反对理学家空谈“性命”。
写作方法往往以词纵论国事,艺术上不如辛词丰富多采。著作有《龙川词》。
《龙川文集》。中华书局出版有《陈亮集》。

(鞠爱敏)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南宋文学家陈亮作于淳熙十三年
(1186)。题目是《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是作者送宋试户部尚书章森等至
金贺万寿节时所作。词中怒斥朝廷主和派,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极为愤慨,
对恢复中原满怀信心。词作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和对主和派的极大愤慨。作者作同也采取作文章的方法,往往以词纵论国事。
层层写来,大义凛然,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可作中兴露佈读。”

(鞠爱敏)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河)人,
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词人、诗人。宋光宗时,他曾上书宰相,
主张抗金,请求北伐。曾写两首〈六州歌头〉悼岳飞。他流落江湖,辛弃疾
安抚浙东时,招他作幕僚,以词相酬唱。其词作颇受辛词影响。抒发抗金抱
负的诗词,语意峻拔,风格豪放。有《龙州集》、《龙州词》。

(鞠爱敏)


《沁园春》(斗酒彘肩)词。南宋刘过作。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
朝廷起用辛弃疾知绍兴府(今浙江市名)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召刘过作幕
僚,刘过在杭州作此词寄给他。词中用散文调写了古人白居易、林逋、苏拭
三人的对话,描绘了西湖风光,说明自己被诗情画意所留,暂不应召。狂逸
清俊,才气横溢,体制和选用的题材都很奇特,完全解除了格律的拘束,表
达了作者高旷的胸怀,体现了辛派自由豪放的特征。

(王军)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
阳)人。宋代词人。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父卒后,过着游士式的生活,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一生未仕,卒于杭州。
姜夔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词人,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词坛。其词或感慨时世、
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其词字斟句琢,精工细雕。特别是在北
宋末期大晟乐府旧谱散失、音律不严的情况下,他精研音律、自度新腔,力
求醇厚。请周济说他“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介存斋论词杂著》)。
他以清冷刚健的词笔,开创了体制高雅的风雅词派。亦称格律同派。但其词
存在着藻绘太多,内容空洞,思想消沉,题材狭隘等缺点。主要作品有《白
石道人诗集》、《姜氏诗说》、《续书谱》、词有《白石道人歌曲》。

(楚伟)


《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姜夔作于淳熙三年(1176)。作者初到扬
州。扬州屡遭兵灾,古城内外一片荒凉景象,再也寻不到昔日的繁华。词人
目睹此景,怆然有感,自度《扬州慢》曲,抒发感时伤乱的心情。上片虚实
结合对比杨州今昔。昔日十里春风处已是荞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
一片空城。下片用杜牧诗意,伤今忆昔。二十四桥仍在,波荡冷月一派清凉。
全词以对比进行描写,写景时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来衬托心中的悲苦之情,自
始至终,脉络分明,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和对朝政的不满。

(楚伟)


林升(?~?)字梦屏。南宋初诗人。莆田(今属福建)人,一说浙江
省平阳县人。大约生活于南宋绍兴、淳熙年间。善诗文,有宫词百余首流传
下来。生平事迹不详。

(王军)


《题临安邸》七言绝句。南宋林升作。全诗如下:“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杏花春雨的江南名
城杭州,层恋耸翠,雕梁画栋重重叠叠。西子湖畔,游人如织。统治者沉迷
在无休无止的歌舞中,暖风醉人,他们哪里还会想到已经沦陷的中原汴京呢?
他们“直把杭州作汴州”。深刻地讽刺了南宋君臣苟安于东南这一片“残山
剩水”间,过着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之余,题
写了这一著名的讽刺诗。该诗寓意深刻,讽刺有力,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

(王军)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南
宋诗人。曾在朝为官。著有《靖逸小集》一卷和《四朝闻见录》五卷。为江
湖派诗人,所作多写田园生活,擅长七言绝句。其诗构思新颖,深刻醒豁,
鲜妍明丽。《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千
古传诵的佳句。

(王军)


《游园不值》七言绝句。南宋叶绍翁作。全诗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者怜惜地看着被
木鞋齿踏坏的青苔,轻轻敲打着柴门,好久不见有人出来。举目四望,一枝
鲜艳的红杏探出了大墙外面,春天的气息毕竟是关闭不住的。该诗寥寥几笔
就描绘出了一幅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妍丽景色。其构思之新颖,用词之朴
实巧妙,堪称一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历来传诵的
佳句,表现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向往和爱慕。诗意新警,有味外之味。

(王军)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
人。南宋著名词人。出身世家,以父荫补官。曾任建阳、仙都县令。因写《落
梅》诗,被当政者诬为讪谤,废置十年。理宗淳祐初(1241 年)赐同进士出
身。历任枢密院编修,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以党争激烈,屡次为官皆不
久于位,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为江湖诗派中著名诗人,也是南宋后期独
树一帜的重要词人。其词继承了辛派词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及其豪放的风格,
着重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尤其是他的长调不受格律的限制,说理叙
事,运用自如。他的某些词也反映了“除是无身方了,有身长有闲愁”的消
极思想。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 卷。

(王军)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词。南宋刘克庄作于宝庆三年(1227)送友
人陈子华赴真州(今江苏仪徵县)任时所作。词中对朝廷不信任义军共同北
代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讽刺当权者苟且偷安,懦弱无能,士大夫对国事只知
痛哭感叹,却谁也没有真正重视收复失地。作者把收复故土的希望寄托在友
人身上,盼望他能象宗泽、岳飞那样,联合义军,共创大业。全词意气风发,
豪气千云,读来令人壮心徒发。杨慎《词品》中称其“壮语可以立懦”。

(王军)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四明(今浙江鄞县)人,一生
未仕。南宋词人。早年多居苏州,后入杭,经常往返于江浙之间。一生交游
众广,除文人词客外,多为苏、杭两地僚属显贵。词多为恋情相思,感怀旧
人和登临酬唱之作。从总体上看,内容未免过于单调而偏狭。但也有些作品
境界开阔,意气豪放。如《高阳台》(修竹凝妆)、《八声甘州》(渺空烟
四远)《沁园春》(情如之何)等,或触景伤情,或感昔思今,或以肃清胡
尘,建功立业来勉励友人,都是富有时代气息的忧怀国事之作。在艺术上,
上承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