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盟誓,大恸而别。柳富返京之后,以亲老多故,未如约去衡阳,幼玉相思
成疾。一日,柳富忽于屏间瞥见幼玉,自言将托生兖州西门张遂家,复为女
子,要他“不忘昔日之旧”,还说“有遗物在侍儿处,”可求之以为验,语
毕即不见。后有人自衡阳来,说幼玉死前曾叮嘱其侍儿:“吾今剪发一缕,
手指甲数个,郎来访我,子与之。”通过这个悲剧,作者意在说明尽管娼门
中多以金钱为去就,但也有象幼玉这样以感情为重的女性,反映了作者对被
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的同情。作品中的诗词信函,也写得颇有文采,凄惋可
诵。

(邓海吉、李秀华)


《李师师外传》宋代传奇小说,出自《琳琅秘室丛书》,收入鲁迅校录
的《唐宋传奇集》。这篇传奇和大多数宋代传奇不一样,不写历史故事而写
当代的现实题材。描写宋徽宗穷奢极侈,荒淫失政,张迪阿谀逢迎的丑恶嘴
脸。李师师是一个色艺双绝的娼妓,经内侍官张迪引荐,结交了宋徽宗,前
后受赐金银财宝甚多,后师师将这些作为抗金的军饷献给官府,后来,金人
攻陷汴京,师师不屈吞金而死。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向来被视为下贱却为抗金
慷慨解囊,在敌人面前表现大义凛然的妓女形象,这对当时投降派来说无疑
是莫大讽刺。此书结构谨严,语言雅洁,描写细腻,是宋人传奇中一篇不可
多得的好作品。

(王振同)


元、明、清

白朴(1226~约1306 年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
山西河曲附近)后流寓到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元代戏曲作家。幼时正值
金国覆亡,饱经兵乱。随父好友元好问一起流亡,并且跟着元好问学习。元
世祖中统年间,拒绝出任为官。在大都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晚
年寄居建康(今南京)。杂剧作品据《录鬼簿》著录有十五种,现存只有三
种:《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除杂剧外,还有词集《天籁
集》两卷。另有绚丽秀美的散曲,散见于《雍熙乐府》等。为“元曲四大家”
之一。

(宁洪里)


《墙头马上》杂剧。白朴作。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唐高宗时的工
部尚书裴行俭的儿子裴少俊,替父到洛阳选择奇花异卉。遇上洛阳总管李世
杰的女儿李千金,两人一见倾心,私下结为夫妻,并生了子女。后被裴尚书
发现,把李千金赶走。裴少俊后来进士及第,去接她回来,她坚决不肯,最
后由于儿女的哀求,才夫妻团圆。作品以强烈地戏剧冲突,塑造了李千金这
个敢于同封建势力抗争,勇于追求婚姻自由、性格大胆泼辣的鲜明的女性形
象。作品是根据唐代白居易的新乐府《井底引银瓶》改写而成,被称为元杂
剧中著名的四大爱情剧之一。

(宁洪里)


关汉卿生于金末,卒于宋亡(1279)之后。字汉卿。号已斋叟。名不详。
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戏曲作家。元钟嗣成《录鬼薄》说他曾任太医院尹。
夏庭芝《青楼集》所载邾经序则以关为金遗民,入元不仁。他擅长歌舞,精
通音律,编写大量剧本,并亲自出台演出。南宋亡后曾漫游杭州、扬州等地,
推动了南方戏剧事业的发展。所作杂剧今知有60 余种。现存《窦娥冤》、《救
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蝴蝶梦》等18 种。所作
散曲现存套曲10 余套,小令50 余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过重要
作用。1958 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张新莉)


《窦娥冤》杂剧。元戏曲作家关汉卿作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全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原本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作者把它溶入元代现实生
活写成此悲剧。剧本描写穷秀才窦天章把幼女端云卖给蔡婆作童养媳。改名
窦娥。丈夫死后,流氓张驴儿父子要挟蔡婆、窦娥招他们为婿,遭到拒绝。
张驴儿下毒想毒死蔡婆,强占窦娥,结果其父误服毒药身死。张驴儿借此威
逼窦娥顺从,仍遭拒绝后便诬告窦娥害死其父。昏官桃机严刑逼供成招,窦
娥被判死刑。临刑前窦娥指天为誓:死后必血贱白练,六月降雪,楚旱三年,
以白己冤。后一一应验。窦父天章为官后,予以昭雪。剧本成功地塑造了善
良正直、敢于反抗黑暗势力的青年妇女形象。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同精
练,人物性格鲜明,戏剧性强。早在百年前就有法文译本,后又译成日文等。
明传奇《金锁记》据此改编。

(张新莉)


《望江亭》杂剧。关汉卿作。一名《切脍旦》,全名为《望江亭中秋切
脍旦》。剧本为四折一楔子。写青年寡妇谭记儿嫁白士中为妻,有权有势的
“花花太岁”杨衙内图谋霸占,诬告白“贪花恋酒”。谭记儿利用杨好色贪
杯的弱点,化装成巧言善语的渔妇,于中秋夜到顿泊船的望江亭煮鱼劝酒,
赚得金牌和文书,使杨衙内失去迫害丈夫的凭据。后经湖南巡抚李秉忠察问,
杨的罪恶被清算并削职为民。作品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富有
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语言质朴自然,妙语天成。全剧洋溢欢乐愉快气氛,
充满喜剧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宁洪里)


《单刀会》杂剧,关汉卿作。全名是《关大王单刀会》,又作《关大王
独赴单刀会》。写于蒙古人统治下的元代。全剧分四折一楔子。写三国初,
东吴鲁肃为索还荆州,请关羽过江赴会。关羽明知是计,但仍赴会,凭着机
智勇敢,安全返回。这本戏的中心内容,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
说明荆州应归汉家,别人无权过问,这在元代是有现实意义的。为突出这一
中心问题,戏剧冲突处理很集中,采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方法。如借乔公、司
马徽之口叙述关羽的英雄业绩和盖世威风,起到人物未出场,他的形象已在
观众中牢牢树立,造成强烈的艺术气氛。这种写作艺术技巧成为后代戏剧家
们学习的典范。

(宁洪里)


马致远(约1250~1321 后)号东篱,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
代戏曲家。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来退隐田园。杂剧作品据《录鬼簿》
里著录有13 种,现存7 种。剧作多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消极思想,但也显
示其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代表作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
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其中散曲《夜行船、秋思》较著名。为“元曲四
大家”之一。

(宁洪里)


《汉宫秋》杂剧。马致远作。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剧取东晋葛
洪《西京杂记》中王昭君故事,但又多虚构。内容主要描写汉元帝时王昭君
的爱情,同时又写出了王昭君对祖国的感情,并把这两方面描写交织在一起,
此外还批判了封建社会昏庸无能的文武百官。全剧冲突不突出,抒写人物的
内心的感情,有浓厚的抒情意味。通过对周围环境中一景一物的描写,衬托
离情别绪,深刻地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作品曲辞优美,情思凄惋,
感染力强。近人王国维称赞它的写作技巧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
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宁洪里)


《天净沙·秋思》元散曲。马致远作。它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象,
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
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这首散曲小令共用了二十八个字。前三句用了十八个
字,抓住九种富有特征的事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灰暗、空寂、
悲凉的景物画面,后两句点出时间、地点、人物,抒发了作者飘流在外的思
乡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纯青地步。曲中以景托情,写景不言“秋”而“秋”
自见,不言“恩”而“思”自明。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小令定格》中
称之谓“秋思之祖”。

(宁洪里)


康进之(生卒年不详)一说姓陈。棣州(今山东惠民)人。元戏曲作家。
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杂剧今知有《水浒》剧2 种。《黑旋风老收心》已经失
传。现存《李逵负荆》是其代表作,也是传至今日的元代水浒戏中最优秀的
作品。

(张新莉)


《李逵负荆》杂剧。元戏曲作家康进之作。一名《黑旋风负荆》,全名
《梁山泊李逵负荆》,一作《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